皇上无奈,只能同意了。
不说宝钗办学院的事情,单说之前使团进了京都,很是让人开了眼界,看了热闹。
金髮碧眼,原来这世间还有这种和大庆长相完全不同的人。而且还有一个国家的使团是女子带队,其他国家的使团中也不乏女子。
大庆百姓一边觉得有失体统,外邦之人缺乏教化,不及大庆是礼仪之邦,一边又看的津津有味。
外邦使团提处开放口岸,和大庆互市的要求,皇上和朝臣廷议数次,决定再开放一处口岸,开放互市。
如今大庆只开了广州一处口岸,只许广州十三行代表大庆政府和外邦交易,对外来贸易限制很严格。
如今水师已经练了起来,外贸利润不菲。皇上和朝臣商议,广州口岸现行的政策不变。除了广州口岸之外,将宁波口岸也放开。用宁波作为试点,看看开放口岸的利弊。以后试宁波的情况而定,要不要继续开放更多的口岸。
而薛蟠,被皇上外派出去。皇上任命薛蟠为宁波市知府,正四品官,总理宁波事务,将宁波口岸经营起来,包括和外邦进行贸易,征收商税的章程。
贾琏由正五品水师千户,升为正四品水师都司,统领宁波水师事务。手下兵额,由一千人,成为八千人,不足之处,贾琏可以自己招募兵员。
第120章 绛珠居士
薛蟠将黛玉和薛太太一起带去了宁波上任。
宁波港口之前被启用过, 后来随着禁海策略,又荒废了。很多住户被内迁,如今人烟稀少, 一片荒芜,所有的东西需要薛蟠自己重建。
这宁波的政务, 皇上给了薛蟠职权,让薛蟠可以自专。
薛蟠颁布了第一道政令, 宁波地界三年不征收田地赋税。第二道政令, 官府将在宁波修建码头,不派徭役,而是官府僱佣民工修建, 官府管一日三餐,根据工种不同,还有不同的酬劳可拿,从二十文到一百文不等。
很多之前内迁的住户,见免赋税和不派徭役,都纷纷回迁, 甚至附近几个县市的人都迁了过来。很多家中有多余的劳动力的人家,都去码头找了活做。
薛蟠忙着修建码头, 在码头旁边修建仓库,制定税收的章程。
而贾琏以自己原来水师的班底, 招募新的水师成员,如荆绩这样跟着贾琏一起的老兄弟,这次也都有了官职,根据出海的功劳,做了千户或者百户。贾琏将水师招募好之后,就开始训练水师, 从宁波港口出海,将航线上面的海盗清剿干净。
薛蟠根据大庆的农税和商税,以及对外贸易的利润,暂定普通商贸之物征收三成税。只要交税,在宁波地界,就享受官府和水师对所有商户的保护。
宁波允许民间商人和外邦之人交易。虽然要缴纳三成商税,如果用仓库,要缴纳租借的费用,但是和外邦交易,其中胡椒、玻璃、瓷器、茶叶等等的交易,一转手,三倍甚至十倍的利润都不止。而且这边有水师,水师不停的在海面上游曳巡逻,也保证了商家的安全。
民间商人自然蜂拥而来。
外邦看宁波这边交易比广州那边自由很多,对外邦人士也不排斥,允许外邦人交易互市,甚至可以在宁波上岸,在城中住下,因此外邦之人更多的选择在宁波这边进行通商贸易。一时间,宁波港口商贸蔚然成风。
宁波港口开放,禁海政策已经取消,大庆的商家开始造船,想出海到外邦去开展商业。
薛蟠知道后,自然大力支持,在宁波开了船厂,开始造船,或卖或租给大庆商家。
两年时间,宁波已经从一个荒废的乡镇,变得繁华程度不下于府城。商铺林立,大小商家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各行各业的商行都在宁波有了驻点,各种各样的厂房也在宁波附近开了起来。
随着宁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涌来,宁波收到的商税也是连年增多。开设口岸的第二年,宁波一年征收商税已经有五百万两,不仅养水师绰绰有余,还能每年给朝廷缴纳三百万两的税收。
宁波之地和外面格外不同的是,此处随处可见一些高鼻深目,金髮碧眼的异域之人。宁波此处男女大妨很弱,女子上街或者做生意,是寻常事情。这种现象,随着宁波的发展,往大庆各地扩散了开来。
皇上收到薛蟠的奏摺,看到宁波的发展,不禁击掌讚嘆,赞道:「薛卿真是朕之肱股之臣!」
因为宁波发展顺利,其后五年,皇上又陆陆续续的开放了厦门、福州、上海等口岸,具体情况参照宁波制定的政策。
但是宁波因为口岸开放的最早,还是大庆最繁华的沿海城市之一。
将公务的事情理顺,薛蟠閒暇之时,常常带着黛玉出去閒逛。有时他们会登上商船,到近海甚至真真国和茜香国游历一圈。他们穿上异域的衣服,漫步在和大庆环境迥然不同的国土上面。
黛玉看着外面的东西,很是新奇。毕竟,之前她一般都是待在家中,很少出门。
黛玉没有想到,如今能不带帷帽,自在的出门,而且以前只能在话本中看见的东西,如今都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游览大庆的山水,看着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海面,欣赏异域风景,体验人生百态,黛玉的心境和原来变化很多,不再拘泥于内宅,而是看向更广阔的天地。
黛玉喜欢写些诗词,写完后就放在自己房间的匣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