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暴秦年年征战,天下早就承平。」
荆轲大声地斥责了李雷。
「是么,荆轲先生?」
李雷嘴角浮上一丝冷笑,「你在说如果秦国不征战就天下太平的话时,你良心没有感到一丝丝痛么?
不说当年五霸,就说后来六国之间没有衝突么?
既然你们七个国家打来打去,为什么不干脆让一个国家一统天下呢?
当完成天下一统之后,内部衝突就没有那么多了,大家也能休养生息。
未来再有西戎或北狄入侵的时候,那么你们也团结一致对外不是么?
因此,虽然我同情你所在的燕国及其他国家,但是我还是认为秦国的统一战争是正义的。
荆轲先生,你有没有去看过秦国?
暴秦,真的残暴么?」
李雷并不是一个「秦朝吹」
既然秦朝作为一个短命王朝,那么它在制度上肯定有着很大的问题。
同时由于秦朝从秦国开始信奉法家而采用严刑峻法管理个国家的做法,李雷也觉得需要分阶段来看待问题。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并不算是一个强国,几乎被邻居楚国按在地上摩擦,晋国及后来的韩赵魏三国也能时不时来来欺负秦国一下。
可是就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走上了富国强兵的快车道,并开始了制霸天下的征途。
即便后来商鞅被车裂了,他留下来的法制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可见这套制度是适合秦国的。
至于后来的「焚书坑儒」
经过史学家的考证,这些被后来的儒家过分夸大了。
秦朝的焚书坑儒说到底还是为秦朝的大统一服务的,毕竟当时的儒家是过分讲究「崇古」
不仅认为秦始皇应该废除郡县制而采用分封制,甚至还将早就扫入历史旮旯角的「井田制」
拿出来说事。
秦始皇及其当时的统治阶级当然不能容忍,故而才有了所谓的「焚书」
和「坑儒」
而事实上秦始皇焚烧的书籍大多以世家子弟私藏的书籍为主,秦朝的官方图书馆内的书籍可是丝毫没有动。
这可比后世某个「十全老人」
打着修书目的而焚书要好太多了,而那位铁齿铜牙的风流才子可是帮忙篡改或焚毁了不少华夏古典。
真要论历史罪名的话,这位风流才子可比那位中堂大人更应该被打入历史的垃圾堆。
至于坑儒,如果秦始皇真的像埃及国王那样大肆搜捕基督徒的话,儒家可能真的就在秦朝被折腾得断了根。
事实上,秦始皇是将反对他的政府官员给处死了。
虽然那些官员出身儒家,可他的主要身份还是秦朝官员。
一个统治者如何能容下反对他的官员?
因此与其将这些联想为秦始皇对文化的打压,还不如简单地看作就是一场政治清洗罢了。
而且从华夏传承来说,秦朝单单凭藉它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以及建立郡县制这种大一统国家爱体制就足以成为一个被歌颂的朝代 ,而秦始皇也可以凭藉一统天下而被历史记住了。
因此李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统一有人成功刺杀秦始皇而导致华夏的统一被延后。
李雷的问题让荆轲不知道该说什么,身为最顶级的刺客,他当然去秦国实际考察过,他当然明白燕太子丹的很多指责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再想到燕太子丹的恩情。
荆轲只能继续梗着脑袋说道:「我既为燕国人,那刺杀秦王嬴政就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李雷虽然不赞同荆轲,但是也理解荆轲。
对于李雷来说,燕国就是华夏的一部分,也就是未来秦朝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荆轲来说,燕国却是他的祖国,而秦国则是要灭亡自己祖国的死敌。
如果能以刺杀秦王为代价而拯救燕国的话,荆轲肯定会选择赴汤蹈火。
而且燕太子丹此人虽然治国方面一般,但是在收买人心方面却是一等一的高手。
能让荆轲这样的当世绝顶高手愿意臣服于自己,燕太子丹的人格魅力和情商还是值得褒扬的。
「我无法赞同阁下刺杀秦王的举动,但我却也敬佩阁下为自己祖国的牺牲。
因此,我只有选择中立。」
李雷说道,「如果阁下想要一把好刀,我可以提供给阁下。
但是热|兵|器,那是绝对不行的。」
李雷不知道荆轲有没有得到那把刺秦的短匕首,不过李雷倒是愿意提供一把更加锋利的匕首。
李雷不会淬毒,否则这把匕首搞不好真的刺秦成功了。
这就是李雷能够帮助荆轲的底线。
「如果先生愿意提供一把神兵给在下,在下愧领了。」
荆轲行礼道。
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李雷,现在能让李雷同情自己过给自己一把神兵利器其实也算是自己赚了。
荆轲看了下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那是远胜自己所在的时代。
在战国时代,大家使用的兵器还是以青铜兵器为主。
青铜武器笨重,而铁製兵器则相对要轻便坚固许多。
可问题在于华夏所蕴藏的铁矿品位不高,都需要经过专业锻炼才能获得较好品质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