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他们,领导们也很头秃,洪武帝之前在三求四请之下好不容易养成的坐车习惯一朝更改,现在出行间他就喜欢骑马前行,每次帝王出行都能引得老百姓阵阵欢呼,而对于安保人员来说……
如今的安防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好在他们很快也配备瞭望远镜,民众中若有人有什么小动作均可被提前探知。倒是立了好几次功。
怎么说,痛并快乐着就是这个样子吧。
木白最近行走在宫廷中总能接到各种微妙的眼神,那种可怜巴巴却又带着点期盼的小眼神,搞得他很有些毛骨悚然。
因此在老爹得到申请后,木小白也毫不犹豫挥别了小弟们,包袱款款地跟着老爹带着弟弟去到了凤阳。
其实距离他们离开凤阳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但这次再回到凤阳,木白就有些惊奇得发现凤阳整个气氛都不一样了。
「好厉害啊!」城墙上的木文如此说道。
木文上次到凤阳已经是半年以前的事情了,他对此处的变化感触更深。小孩虽然年纪小,但词彙量已经相当巨大,而且比起兄长这种实用派,木文更喜欢用形容词。
于是在他的口中,如今的凤阳就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就像是被大水车带动的水流一样,呼啊呼的。」
木白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从城墙向下看,凤阳城里面的人步履匆匆,人流量比起上次来明显大了不少不说,最重要的是精气神,整座城池的氛围就像是枯木抽枝般带着昂扬的力道,滚滚向前。
「其实要说水车,咱们的确是建了一架。」凤阳府的知府虽然没明白小皇孙的意思,但他精准地抓住了关键词,此刻便恭敬又骄傲得说道:「如今制玻工坊日夜不息,于矿石需求巨大,偏矿石还要碾碎使用,工坊的驴子累倒了三匹尚嫌不够,于是我等便建了水车,以此力碾石。」
「水车?」木白扭头,面上露出了一丝不解,「此地地势平坦,也能建水车吗?」
木白所知道的水车多是建立在有落差的地方,藉由水从高处流下的衝击力和重力驱动,云南的的一些山区就有这样的水车,主要负责引水灌溉。
但凤阳所在的淮河流域恰是个大平地,这里要怎么建水车?难道是人造落差?那工程量好像有些太大了。
「回殿下,这种水碾体型较小,对水流强度要求也不大,所以勿须建坡度,只需适当增加河水流速即可。」
然后木白就看到了大明的工匠是怎么增加河水流速的……他们居然直接在河水中间利用淮河水衝来的沙子和碎石建了一个带着坡度的分水岭,这一改造立刻就让被拦截的水流变得湍急起来。
在以往怪石嶙峋的淮河南岸,他们离开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架起了三座水碾,似乎是嫌弃不够,当地还在架第四台。
运送山石的和带回石末的车队络绎不绝,另还有搬运的、收集的,现如今还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儿来回的工人却都已经穿上了短打背心,热得满身是汗。
冬天时候寂寥一片,只有星星点点鱼灯的淮河南岸在现在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出于好奇,木白抱着弟弟特地凑到搭建在淮河水道上的水碾上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在水面下另有别的设计,还是水碾本身就有奥妙,那水碾转起来的速度简直就是飞起,研磨效率也非常高。
被敲成小块的山石刚放入后不久,只要两三个轮迴就变成了碎屑,此地工作的工人用篦子一刷、一理便将其做了二次筛选——一次筛选当然是在采石之时。
就外行人来看,这一系列动作可谓行云流水,让人看着就觉得十分的愉快,只是……
木白微微蹙眉:「马上要到丰水季了,这样搭在水面上安全吗?」
「请殿下放心,」知府满脸严肃,信誓坦坦道:「在建造之初工坊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我等也留了专人观测水位,一旦有了水讯第一时间便会组织撤离。水碾本身也多有备用,等汛期结束后,我等也能以最快速度重建,再次投入生产。」
木白:= =
……倒也不必那么着急。
木小白不知道的是,其实急的不是知府,而是当地的劳动人民。
按规定,国家级别的工程建造上应当要动用匠户,但由于凤阳的特殊地位,本地居民多为民户,如果特地征召匠户,一方面违背了给当地居民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些兴师动众,不符合此地工程开启之初「低调」的目的,所以在木白提议,朱标以及朱元璋的首肯之下,凤阳开创性得使用了工匠僱佣制。
由国家出面,向周围的匠籍发出征调,但允许对方以钱抵役,然后使用这部分资金来僱佣凤阳当地的民众进行劳作。
对于匠户来说,虽然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但这笔钱他随随便便接个活就赚回来了,与其千里迢迢自带路费去现场无薪上班,干的还是又苦又累的活计,他们宁可花钱买太平。
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样的操作方法大大增加了当地百姓的工作热情。
因此,虽然朝廷在工费上精打细算的算了半天,算出了个比较安全的数字,但由于凤阳当地的劳动力十分廉价,反倒是显得朝廷的僱佣费极其良心了。
而且因为薪酬是月结,更能刺激民众的干活热情,如今已经有不少凤阳人特地辞了佃户的工作跑上了山头,如果当天没有活计民众还要闹,工作热情可以说是非常热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