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警官似乎跟其他警官不一样,像是能提出有价值意见的样子:
「降谷,你怎么看?」
林新一随口一问,而降谷警官也没有藏着心里的想法:
「我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当时家里只有山崎先生一人。」
「凶手在杀死山崎先生之后,完全可以从容地打开院门离开,没必要特意翻墙逃跑。」
「除非……」
降谷还没说完,风见就来了个抢答:
「除非凶手是想故意製造来回翻墙的痕迹,让人觉得是外人干的?」
「而真正的凶手……其实就是山崎夫人!」
「她故意不走寻常路,翻墙进出,却反而弄巧成拙,留下了可疑之处!」
「额……」林新一和降谷警官一阵沉默。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新一到底还是没有轻易否定任何一种猜测。
他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查看着院内草坪上的痕迹:
案发时间是凌晨1点,而现在只不过是早晨8点。
草坪没有经过充足光照,被凶手踩踏后留下的倒伏草叶,大致都保持着原貌。
虽然这种草坪上的脚印看不见什么清晰的形状和花纹,但也能看出大致的轮廓:
「这脚印的『鞋号』比较小。」
「只是从大小上判断,凶手倒真有可能是女性。」
林新一嘴上这么说着,似乎更加肯定了风见警官的猜测。
「那……」风见警官迫不及待地问了一句:
「凶手果然就是山崎夫人吧?!」
「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否定他的不是林新一,而是他的同事降谷零。
眼见着风见都要兴冲冲地给山崎夫人定罪了,他终于按捺不住地说道:
「如果山崎夫人是凶手,还想製造是外人作案的假象。」
「她除了製造翻墙痕迹以外,最应该伪造的,应该是家中柜子被翻动、财物丢失的痕迹。」
「毕竟,相比于让警方怀疑是熟人作案,继而在死者的社交关係里展开调查……」
「把黑锅丢到根本找不到的随机入室窃贼,对不想自己被注意到的凶手来说,才是最好的甩锅方式。」
「额……这么说也是。」
风见警官悻悻地点了点头:
「那凶手到底会是什么人呢?」
「现在哪能知道这个……」
「这得详细调查死者的社会关係,才能有点眉目。」
林新一长长一嘆,神色古怪:
「不过,请你们帮忙打个电话,让鑑识课赶快给我把设备送过来。」
「我有必要用些专业手段,好好地勘察一下这个现场。」
「如果不幸的话……」
他微微一顿,笑容竟是有些艰难。
即使是面对穷凶极恶的组织,林新一都没有表现得这么头疼。
因为他已然隐隐发现,那个凶手:
「凶手可能会是我们惹不起的人。」
「我们惹不起的人?」
这下不只风见,就连降谷警官都有些惊讶了:
他们可是日本公安啊!
还有他们惹不起的人?
难道这个凶手,要比组织的杀手更加可怕?
都别说组织了……
降谷警官作为爱国先锋、日本队长,就算是对手是米国爸爸的FBI,他也敢招惹不误啊!
「组织的杀手,虽然难对付,但至少你可以抓。」
「可这种凶手,你拿他根本没办法。」
「什么人这么厉害?」降谷和风见齐齐皱紧眉头。
林新一一阵沉默,答道:
「未成年人。」
第365章 数学破案
未成年人,听到这个答案,降谷零和风见裕也都沉默了。
这的确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如果凶手是未成年人,即使把他抓到了,也没法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而林新一比他们更加为之头疼:
因为他已经知道,现在(1996年)日本法律对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比他认知中的14岁刑责年限还要再大2岁——
是的,日本在2000年以前:
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直到1997年的「神户儿童连续杀害事件」激起了强烈社会反响,日本国会才在2000年,将将犯罪刑责的最低适用年龄从16岁降至14岁。
而「神户儿童连续杀害事件」中,专挑小学生下手,用分尸、毁尸等极其残忍血腥的手段,连续杀害2人、重伤3人的凶手「少年A」。
因为其作案时仅有14岁,所以被捕后在少年感化院住了7年不到,就被放出来了。
2015年,早已重返社会的凶手「少年A」还根据自身经历写了本自传,据说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
面对未成年人作案,林新一感受到的只有无力:
「16岁的刑责年限……」
「如果我的推测成立,那凶手的生理年龄,是绝对会小于16岁的。」
「也就是说,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他送进少年感化院,帮助他『改过自新』,日后重返社会。」
林新一不知道日本的少年感化院改造效果到底如何。
但是想一想,凶手「少年A」长大之后还有脸出版自传吃人血馒头……这思想改造的效果,就很值得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