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警方既然查不出头号嫌疑人如月峰水的杀人动机,就必须更加慎重地考虑,那个神秘人是真实存在的可能性。
「但我还有一个证据:」
林新一微微一顿,语气严肃地强调道:
「这个证据,可以再度加重如月峰水身上的嫌疑。」
「而这个证据就是……凶器!」
他再度将手指向那张,死者大木议员头部的特写照片:
「左颞部的中空性皮下出血损伤,说明凶手用以攻击死者头部的凶器,是棍棒类的钝器。」
「而死者头面部多处损伤,损伤处多为单纯性表皮剥落、皮肤出血。」
「出血相对轻微,界线不甚明显。」
「再加上凶手用棍棒全力多次击打死者头部,都没能击碎颅骨、造成骨质损伤。」
「这就说明——」
「凶手用的是一种规则、细长、表面光滑的木质棍棒,不是金属类棍棒。」
林新一先是摆出证据,确定了致伤物的材质类型。
然后,他又加重语气说道:
「死者左颞部有12cm x 2cm的中空性皮下出血。」
「注意,这个『2cm』。」
2cm,是那棍棒伤痕的宽度。
木棍的宽度会略大于此,但也不会大上多少。
「为了保证杀伤力和用着顺手,一般能够作为凶器被凶手选中的木棍,都比较结实粗壮。」
「所以在木质棍棒作为凶器的案件中,打击伤痕的宽度,一般都在3cm以上。」
「而这个案子,死者身上的伤痕宽度只有堪堪2cm。」
「这说明,凶手用的木棍区别于一般棍棒类凶器,形制比较细长。」
「嗯……」降谷警官微微点头。
他似乎已经在悄然间意识到了什么:
只听林新一继续解释道:
「凶手除了一开始偷袭用的匕首,后来纠缠搏斗时,又用上了木质的棍棒。」
「但降谷警官,你还记得我们上次查案时的情形吧?」
「那时我们就讨论过:」
「一般凶手上门作案,身上只会带一种趁手的武器。」
「如果出现第二种武器,就往往是凶手从案发现场拿的。」
「案发现场是大木议员住的豪华酒店包间。」
「在这种高檔酒店房间里,怎么会出现这么一根规则、细长、表面光滑的圆柱木棍呢?」
酒店房间里当然不会摆着木棍这种东西。
那木棍不是凶手从现场拿的。
而是凶手自己带到现场的。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案子里的凶手,为什么要带两种武器?」
「难道是因为他预料到自己用匕首解决不了大木议员,所以除了匕首以为,还得另外带根棍子防身?」
「可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般人也不会选择带木棍这种长度过长、携带不便、杀伤力还有限的东西,作为自己的防身武器吧?」
「再带一把匕首,或者是锤子、剪子一类的武器,难道不比木棍更好用吗?」
「而最重要的是……」
林新一一连问出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在这最后一个问题上,他更是悄然加重了语气:
「匕首能完美地藏在怀里,但那根细长的木棍可不行。」
「而凶手是以熟人身份和平进入现场,然后乘人不备伺机偷袭的。」
「可当时,他手上却拿着那么一根细长显眼的木棍。」
「这难道不会被大木议员看到吗?」
「大木议员既然看到了这根可以充作凶器的木棍,那他为什么会没有生出戒备之心,让凶手偷袭得手呢?」
「这……」降谷零嘴角露出笑容:「我明白了。」
林新一的提醒,让他瞬间想通了一切:
「因为那根『木棍』另有用处,它本就不是被凶手作为防身武器带入现场的。」
「所以大木议员即使看到了这根『木棍』,心里也不会起疑心。」
「毕竟……」
降谷零微微一顿。
他的目光,和林新一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那一张照片上。
那是案件资料里,嫌疑人如月峰水的照片。
照片里,老画家如月峰水穿着古朴纯素的浴衣,微微佝偻着身体,手里……
还拄着一根结实细长的木拐杖。
「凶手用的第二种凶器,是他平时就随身携带的拐杖。」
「没有人会对一个拄拐杖的老头起疑心。」
「凶手……就是如月峰水!」
第437章 柯学推理
那所谓的「木质棍棒类凶器」,就是拐杖。
知道这一点,就能解释很多问题:
凶手不是刻意带上了一根不顺手的细长木棍,而是他平时就随身携带拐杖。
正因如此,看到凶手携带的「凶器」,大木议员才没有生出疑心。
「而且,假如凶手是什么从外界潜入的『神秘人』。」
「这个神秘人要不知不觉地潜入大厦,恐怕也不会带木棍这种既碍事、又不好用的武器。」
「这更加说明,凶手是拐不离手的如月峰水,而不是什么外界潜入的神秘人。」
分析到这里,凶手的身份便基本可以确定了。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