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林 译
那部稿子是从气窗上面投进来的,和每周的几百份其他来稿一样。其中有来自默默无名的作者的论文集;有一开篇就谈论天气、在最初的两页纸里就出现三十位人物的长篇小说;还有某人祖母写作的让人没有丝毫阅读兴趣的厚重诗歌集。
来稿全都堆成一堆,留给筛选编辑们挑选,他们负责浏览稿件,然后贴上我们的拒稿表格,再把它们寄回去。
其实呢,我们只有一位筛选编辑。她名叫麦拉·奎斯碧,有一只眼睛是绿色的,另外一只则是蓝色的,拥有快速浏览大堆烂稿子的非凡才华。她挑选出那些偶尔会有可能发表的稿件,清除掉其余的。每天都如此。我爱我的工作,她总是这样说。我问她原因的时候,她说是因为我支付给她一大笔钱。
坦帕斯出版社并不是一家大型出版机构,不过我们经营得还不错。我们并不专门出版某一类型的书,坦帕斯出版任何看起来就会赚钱的东西。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稿件,都是已经从兰登书屋、哈泼克林斯①以及其他大型出版社绕过一圈淘汰出来的。有些稿件是由经纪人推荐过来的,不过那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待稿件的严苛态度。除非我们认识那位作家,否则它们全都得堆在那一堆等待筛选的稿子里。
有时候我们很走运。我们去年出版了几本自助出版的书,销量非常好,还有一本关于诺亚方舟的长篇小说,也成为获得巨大成功的畅销书。
不管怎样,那部手稿到达的那天,天气阴冷潮湿,暖气系统又出了故障,我只好套上一件厚毛线衫取暖。
我刚刚打开办公室的大门、转身去取咖啡的时候,麦拉走进来,随身带着雨伞和一本手稿。这种情况可不常见。她通常不会把这些稿件带回家的。
“嗨,杰瑞,”她说,“我想我们找到了一位优胜者!”
“真的?”
她高兴得满脸发光,“没错。我昨天晚上一直熬到半夜才把它看完。”
她匆匆走到她的办公桌前,一屁股坐在我以为是另外一部手稿的东西前,其实那是那部手稿的其余部分。
“我的天。”我说,“看上去似乎有一千多页呢。”
她快速瞥了一眼最底下一页的页码,“一共一千两百一十二页。我只看完了其中几章,不过,如果剩下的部分也和我看过的一样——”
“真有那么好看,哈?”
“我根本无法释手。”啊,多么有魔力的字眼!我们很少看到那些能让人轻易无法走开的来稿。她一页页地快速翻动稿纸。“真是不可思议,”她赞叹说,“这家伙到底是谁啊?”
“讲什么内容的?”我问。
“书名是《漫长的战争》,内容是关于中东战争的。”
“哪一场战争?”
“我们卷进了多少场战争啊?我今天早晨没看新闻。”
“有人写过。”我说。
“和这本可不一样,老板。”她还在埋头一页页翻看着。
“是谁写的?”
“一个姓帕特森的家伙。”她摇摇头,“埃德华·帕特森。听说过这个人吗?”
对这个名字我很陌生,“附言上是怎么说的?”
她只花一分钟就找到了,“小说附上。”
“就那么多?”
“就这些。”
我们过去有一个筛选箱,她可以在箱子里存放那些可能会出版的来稿。可我们根本就没用过它,因为麦拉难得会把什么稿子放进去。所以,她把那部手稿拿到旁边,放在靠墙的桌子上。然后,她走回自己的办公桌,从那一堆稿子中再抽出另外一部,开始翻看。不过,我知道她其实是在等我,想让我拿起那部《漫长的战争》好好看一看。
“我回家前会看上一眼的。”我说。
她继续翻看稿件,叹息一声,敲了一下她的键盘。打印机打出一张新的拒绝表。“好吧。”她说。
我一直在忙着阅读《让道路变径直》,那是亚当·特仑特写的一本充满灵感的书。写作风格虔诚而可靠,里面充满奇闻逸事,显示不信教的人是如何受到惩罚的。你绝对不会相信他其他书的销量多么惊人。企鹅丛书的人一定会乐于拥有他的。
我一直在坚持看那本书,抵抗住诱惑不去翻看帕特森的宏大史诗。它有点像是史诗。手稿让桌子上方15厘米处的那块咖啡污迹显得不那么明显了,那让它显得更加正式。
现在,免得你误会我是那些只关心有多少本书可以出版销售的编辑们中的一个,让我来告诉你好了,尽管销售数字很重要,但我心中始终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想要发掘出一位新作家。喂,好了,我承认,其实所有的编辑都有那种想法的。但是,那是因为我们都很慷慨大方而且富有同情心。所以,当麦拉起身朝洗手间走去时,我忍不住还是看了一眼。
帕特森住在新汉普郡。
我翻开封面,匆匆瞥了一眼开篇的几行文字。那天晚上,我抱着它下电梯,整整一千两百一十二页手稿,把它带回家。
我在地铁上看它,在米洛餐厅吃晚饭时看它,整个晚上都在看,还把它带到床上继续看。
在2001年的夏天,“我”和那位年轻的大学生男主人公一起走进军队的征兵办公室,与他一起战战兢兢地加入预备役军。
“我”开车与联合国调查员们同行,他们与伊拉克“护卫队”玩弄陈词滥调的套话,还试图用那些不怎么可靠的设备吓唬他们的主人。
“我”坐在总统参议会里,他的幕僚们正力劝他对萨达姆进行军事攻击,并编造出一套他们希望联合国与选民们会接受的合理论据。
一晚上的时间就这样悄悄度过了,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到窗帘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