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宁聿饮了一口茶,问宋真清。
刚刚宋真清一直隐在书房隔间,对于宁聿与钟秀才的对话一清二楚。
宋真清摩挲着手中的茶杯,转着眼珠道:「钟秀才与布庄掌柜的话只能证明冯氏在巳时一刻还活着。」
她不敢妄加揣测,鲁班门前耍大斧,眼前的这位宁知府人可是胸有千壑,事事尽在掌握。
「你呀,狡猾的小丫头,」宁聿失笑,噙了一口茶水,随口问了一句:「此事了了,准备去往哪里?」
说来奇怪,两人虽相交甚短,又相差了十来岁,但却有种得遇至交的感觉,这让宁聿生出一丝恍惚,在这南安城,殚精竭虑,已好久不曾这般放鬆心怀了。
宋真清却被这话问的愣住了,她一时真没想好离开南安城还要去哪里。
但常留在南安城,又非她所愿。
「还没想好,宁大人觉得京城怎么样?」
南安城虽繁华,但定不及京城。
「京城啊,」宁聿长长嘆了一声,「去看看也好。」
说着他意味深长的瞅了宋真清一眼又道:「不过,京城的人心眼多,你可要小心些。」
宋真清听这话,莫名觉得有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她饮了一口茶,也好心好意提醒道:「大人,听说您的家眷还在京城呢,您就不想他们吗?」
宁聿一口茶噗了出来,似有些痛心疾首,指着宋真清道:「你,你,无冕都被你带坏了。」
宋真清捂嘴偷笑,她听韦无冕提过一嘴,说宁聿是康平二年的探花郎,当年皇榜一出,京城诸家小姐便被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探花郎吸引了目光,在京城那可谓是轰动一时。
虽得众小姐垂青,可宁聿愣是谁家的女婿也没做,直到五年后,当年探花郎的光环逐渐褪去,才有传言,说宁聿入赘了一家镖局,成了上门女婿。
但坊间却对宁聿夫人知之甚少,有传言道宁聿夫人彪悍无比,辣手摧花,因为曾有一日,宁聿顶着一张鼻青眼红的脸去了衙门,被同僚好一顿笑话。
后来,京城传言不断,皆道宁聿惧怕夫人,才主动请缨外调京城做官,是以,宁聿来到了这南安城,知府一做便是五年。
好一个探花郎与镖局小姐的爱情故事,连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宋真清向来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人戳她痛处,她必然要回敬的,一时之间并未意识到眼前的人是知府大人。
还好,宁聿虽是吹鬍子瞪眼的,但却未生气。
宋真清莞尔,人们想当然的以为探花郎配镖局小姐不会幸福,却从未想过,有些人压根不在意身份地位,只愿与一人白头。
她知宁聿来南安城定然不如表面上惧妻避妻这般简单,所以那话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
「宁大人勿怪,我一时嘴快,还请大人不要放在心上,」该道歉的话还是要说的。
「小丫头,你呀,」宁聿摇头笑了笑,「有些事到了我这般年纪,你便懂了。」
终究是还小,只知儿女情长的年纪,不懂家国天下,哪里又知道没国何来的家?
宁聿怅惶的想,也不知那个死女人如今在何处?又在做什么?
第35章
秦香楼所在是南安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大小乞丐多在那里聚集,也因此,没费多大的功夫,钟秀才画的小乞丐便被找到了。
小乞丐看模样不过十二三岁,被带到宁聿面前时,一直哆嗦个不停。
宁聿见状,放软了语气对小乞丐道:「莫慌,抬起头来,本官问你,你只需如实答来便是。」
小乞丐跪在地上俯首,结结巴巴应道:「大人……大人问……问就是,小的……小的一定说实话。」
「好,」宁聿抚须,问道:「七月二十那日是不是有人让你送了一张字条到晏家布庄?」
小乞丐年纪虽小,但常年混迹市井,晏冯氏之死当然听说了,此时听到宁聿问起那日的事,忙点头如捣蒜,一五一十回道:「是,是,有人给了我三个铜板,让我将纸条送到晏家布庄,交给晏二夫人。」
「那人是在何处给你的纸条?」
「就在布庄对面的巷子里。」
「那你可知纸条上写了什么?」
「不知,小的不识字。」
「晏二夫人看到纸条时是什么神色?」
「好像有些欢喜,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她看过后就将纸条撕碎了,似乎怕人看见。」
「你可还记得让你送纸条的人的长相?」
「记得记得。」
宁聿听小乞丐答的笃定,朝马捕头道:「将钟秀才带过来,让他来画。」
「是,」马捕头转身离去,过了片刻,又返了回来,身后还跟着钟秀才。
钟秀才一见小乞丐,忙对宁聿道:「就是他,就是他,大人。」
「本官已知晓,」宁聿颔首,对钟秀才道:「你且将他说的此人画出来,便可回家了。」
「是,是,我一定好好画,」钟秀才方才还惧怕自己被关进大牢,此时一听可以回去了,不免鬆了一口气,又听到宁聿让他画画,顿时又觉受宠若惊。
「说吧,」宁聿吩咐小乞丐。
「那人身长五尺左右,着一件银白色长袍,瘦长脸,唇上无须,眼角翘起,眉梢带痣……指尖有层厚厚的茧子……」
等小乞丐说完,钟秀才也完成了手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