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 > 第320页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 第320页

作者:凤羽零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3 10:42:03 来源:23小说

紫薇这举动简直是直白的打太后的脸面,左等右等,等到这么一个结果的太后在慈宁宫大发脾气,随后不久,超勇公府突然降下太后懿旨,称紫薇言行失宜,顶撞太后,屡犯皇家规矩,其禁足再延期三个月,并抄写女戒百遍思过。

对太后这道懿旨,干隆没任何反应,这让紫薇的心不由更冷,彻底决定不在去管他们之间的你争我斗,决心等海兰察回来,想办法离开这风起云涌,尔虞我诈的京畿要地,紫薇却不知道,她等待的海兰察本该早就回来。

只是被十二阿哥使了各种手段,让他和傅恆在缅甸滞留到如今,甚至,不到大势已定,十二阿哥是不会让他们回来的。

时光如梭,在金锁嫁出去,紫薇被罚并训斥后,本来风云暗涌的京城忽然恢復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似乎一切纷争都安静下来,被过继的十二阿哥成了新一任端亲王,被干隆下旨,前往皇陵守墓,那拉皇后病的难以起身。

宫物现在由僖皇贵妃和出了禁足期的月贵妃一起摄理,太后频繁的举动也安静下来,在一切诡异的平衡和安静中,时间从六月跨入了七月,直到七月十三日,直到前世那拉皇后七月十四日去世的紫薇,默默为那拉皇后诵经,希望她能过着一个劫难。

却不知这一天,十二阿哥永璂即将引燃一场早已经浇好热油的大火,为前生七月十四日逝去的皇额娘燃放一支艷丽的烟花,为明日母亲的自由奏响号角。

七月十三日凌晨,朝会刚刚开始,众嫔妃还不到去慈宁宫为太后请安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慈宁宫忽然燃起熊熊大火,转眼间烧了小半个偏殿,正向太后居住的慈宁宫正殿烧去。

第129章 落定

那一场熊熊大火,燃烧起了一场风起云涌,后史书记载:干隆三十一年,永庆元年七月十一日起,阴雨连绵,七月十二日雷鸣阵阵,至七月十三日凌晨,慈宁宫殿乎受雷击,被连日阴雨浇灌,已经湿透的宫殿因雷击竟违反常理的燃起熊熊大火。

慈宁宫烈火熊熊,很快烧向正殿,此时正逢朝会刚刚开始,忧虑生母安慰的忏王,匆忙赶往慈宁宫,众大臣尾随而去,待众人到达时,火已经烧往慈宁宫正殿,忏王忙令众侍卫搭救太后,只是烈火熊熊,根本无法冲入,就在这时,一名身高体健,身着里衣,原慈宁宫掌事太监张顺。

背负着衣衫不整,同样只着里衣的忏王生母,废太后自烈火中逃出,整个慈宁宫一干宫女、太监等,烧死烧伤多半,忏王哀嘆垂泪后,要重赏救凤驾有功的掌事太监张顺,张顺却在行礼叩谢时,使烧焦衣物纷落,竟当众露出其硕(⊙o⊙)大阳(⊙o⊙)物。

慈宁宫掌事太监竟然是个根本俱全,身高体健的男人,他和废太后两人还是都身着里衣逃出来的,忏王、众大臣大吃一惊,忏王当即命令,要把乔装仪容,混入宫禁,图谋不轨的细作处死,但此命令受到宗令、几位王爷和众臣的反对。

天降雷罚,定有不详,雷落慈宁宫,定是慈宁宫有天罚之恶,随后庄亲王再次挺身,满脸悲痛的陈诉,凌柱嫡长女入先帝府邸多年,没有子嗣,御医诊断,其有不育之症,后其在先帝染疫症期间,细心服侍,先帝感其诚心,予以重赏。

钮咕噜氏对先帝哭诉,本不敢心存奢望,只是身有隐疾,恐暮年孤苦,望先帝恩典……先帝闻言知其所求,允之……后不久,凌柱夫人奉凌柱之命,送两名侍女入先帝府邸服侍钮咕噜格格,两名侍女很快升为先帝侍妾。

其中一名钱姓侍妾很快有了身孕,先帝闻后允诺,无论所出子女是男是女,都记入钮咕噜格格名下,由她抚养,后十月怀胎,就在孩子即将生下时,钮咕噜格格忽然暴病而亡,不久,钱氏生下男孩,正是日后的干隆帝——忏王。

当时钮咕噜格格病故,钱氏身份低微,身为侍妾无抚养子女资格,李侧福晋要照料弘时阿哥,嫡福晋身体需要休养……出于种种考虑,将忏王交予刚刚产子不久的耿氏格格抚养,数年后,忏王得康熙爷恩典,允其入上书房读书,然入书房数月,因生母为汉人奴婢,多受委屈与轻视。

钱氏闻知悲痛万分,在先帝面前哭诉,自陈生母虽是出身贱籍,生父却是满洲大姓……庄亲王一番话,是许多不知情大臣们了解到,原来,太后本姓钱,为凌柱外室所出之女,后因凌柱嫡长女患有不育之症,得先帝恩典,允其借腹生女。

大概出于血脉各方面考虑,在嫡长女借腹生子之事上,凌柱竟欺上瞒下,把自己贱籍出身的外室所生之女,当成奴婢送入了当时的雍王府,并顺利怀了先帝子嗣,可惜,钮咕噜格格福薄,疫病没有要了她的命,却在钱氏生产前夕,暴病而亡。

说是这么说,在庄亲王陈情期间,刚知情的众人都各自脑补了一番内宅姐妹内斗风云,也都知道事情哪有庄亲王说的那么简单……随后,众人在庄亲王的叙述中了解道,听闻了钱氏哭诉,先帝当然愤怒非常,然当时先帝子嗣艰难。

经历了子嗣多次夭折,现在只有三个儿子的先帝自不想儿子受人轻视嘲讽,左思右想干脆求了康熙爷……给了钱氏一个身份…改称钱氏为小钮咕噜氏………此事经过,经历过康熙朝末年、雍正朝的大臣、王爷们都很清楚。

甚至宗卷玉牒上在干隆登基前,都清晰记载着干隆生母为钱氏,直到干隆登基,大改史册宗卷才渐渐不为人知,先帝也正是在考虑由忏王继承皇位时,才着手废除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