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还不是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对各种奇闻异事往往兴趣浓厚又印象深刻,等到茶余饭后一传播,这件事很快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说起来,舒遥还要感谢对方的提醒,她当时还没想起来这会是纸媒的天下,而且人们对上面刊登的事往往深信不疑,哪怕是故事也会当作是现实改编的,再没有比报纸更具传播性和影响力的了。
相比较之前对孩子母亲的攻击,这会的读者要更加客观一些,他们普遍认为这个故事应该是虚构的,除非正好也有一对双胞胎同时段出生,才有不小心抱错的可能,但这种巧合就跟天上下红雨一样,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也有少数人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就那么巧,两个产妇一起生的孩子,接生的护士一开始就把孩子给错了家属,产妇自己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自然也不晓得抱错的事了。
其实他们已经说对了一半,产妇确实不知道,接生的护士也的确把孩子「给错」了,唯独有一点——家属是知情的。
作为目击这一切的人,舒遥知道很多本不该为外人道的「细节」。
上一次,文章是站在母亲的角度,讲述了对双胞胎身世的怀疑,而这一回舒遥用了旁观者的口吻,更加细緻地添补了一些充满矛盾的细节,譬如:
明明预产期还没有到,生下来的孩子却比足月的还要白白胖胖;孩子的父亲终年不在家,却准确无误地赶在孩子生产的那一日到达医院——并且还特意跑去了产房的后门,送了一包东西进去,完了才假装刚回来的样子和众人叙话。另外,就在同一天下午,一个刚出生的婴孩被丢弃在了无人的角落,若不是一位好心的大婶看见,婴儿差点就一命呜呼,后来检查下来,婴儿身上并没有疾病,只是看上去并不足月的样子……
这些线索单独看都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把它们联繫到了一起,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一个家庭故事,分分钟变成了探案悬疑。尤其是谈到弃婴的时候,文章还特意提了捡到孩子的日期和地点,有心人不难联想到一年前的那封求助信。
文章的最后,还揭露了那位母亲的悲惨结局——被夫家设计赶出了家门,而丈夫转身就娶了更漂亮更有钱的女人,一家四口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看似大圆满的结局,却是建立在一个女人的悲剧上,这让很多心性正直的人难以接受,特别是文末还加了一句,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编。
舒遥原本想等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再把最后的真相揭露出来,谁知道没多久就有以前的老街坊过来打听了。
正应了那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街坊一下就把秦圆圆、梁艷秋和窦建国三人联繫在了一起,加上那一对存在感十足的双胞胎,怎么看都觉得和故事的人一模一样。
「你看像不像?」街坊大姐指着报纸上的文章让舒遥看,「他们也是那个县里出来,双胞胎的年纪正好对得上,三个人的关係也一点没差,我瞧着肯定没错!」
舒遥暗暗惊讶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这位大姐的火眼金睛,她故作迟疑地说:「就算像也不一定是啊,一个县里有几对双胞胎也正常,碰巧都离婚了吧!」
大姐睨了她一眼,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你年纪轻,经过的事情少,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巧合。我和你讲啊,那姓窦的两口子蔫坏蔫坏的,特别是那老婆子,噢哟,不要太会算计,水电费都要儿媳妇出,店里赚的钱却都塞在了自己口袋里,这算盘打得精哦!那什么,上樑不正下樑歪,我瞧着那一家子都挺晦气的,以前小梁也还不错,和他们沾到一起后……」大姐扁着嘴摇了摇头,一副很不看好的样子。
同来的一位大婶附和道:「可不是嘛,亏她还和前头的媳妇那么要好,居然偷人家的男人!」
舒遥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大姐就不屑地撇了撇嘴,说:「什么要好啊,我看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才是,真要好能干得出这种事?指不定那两个孩子就是她的呢,让人家给她养孩子,到头来还把人给逼走了!」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对方才结伴离开。
舒遥见她们一边走还不忘交头接耳,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说是来向她求证,其实对方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不过是想找个熟人一起吐槽一下罢了。而听她们话里的意思,其他街坊不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和窦家有些熟悉的人,很容易就从双胞胎联想到他们一家。
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时候明眼人只是看破不戳破,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能说双胞胎太有辨识度了,不知窦家人意识到这一点后会怎么想。
舒遥觉得,也是时候把孙家拉进来了。
第87章 七零极品原配
狗血的故事最容易吸引人,尤其是豪门世家的狗血,绝对是平民百姓最喜爱的话题。
而孙家本身就自带狗血,舒遥都不需要特意製造舆论,只要一提孙家,老一辈人就会自动给他们戴上狗血的帽子。
在这之前,孙家又给舒遥找了一点麻烦。
想来,孙二老婆回去后肯定没少吹枕头风,没过几天,当年李明俊做过的事又叫孙家人做了一遍,只不过舒遥的店里不卖食品相关,对方想要栽赃嫁祸也没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