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的盛夏,怀着翻盘的决心,杜拉拉冒着酷暑踏上了漫漫的求职之路。
求职这事儿和找对象适用大致相同的原则。有的人信缘分,随缘,碰上谁就是谁了。有的人有讲究,要定出几个条件,不符合条件的就不要。事实上,所有清醒的求职都有三样讲究:定位,简历和备战。就是求职者应该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职位,再给自己一份恰当的包装,然后为面试中会重点考察的部分准备好有说服力的实例。
拉拉就属于清醒的求职者。虽然满腹郁闷,但脑子没坏,她一再告诫自己,绝不仅仅因为不满意现在的工作而跳槽,而是为了更满意的新工作而跳。
关于新工作,公司自然要是个好公司,至于具体的职位,拉拉有三个选择。她可以做一个行政经理,只做行政;也可以做一个HR&Admin经理(人力资源和行政经理),既做行政又做HR;当然,最好是能做一个纯粹的HR经理,彻底不做行政,只做HR。
如果接受“行政经理”的职位,那么拉拉找起工作来会容易很多,因为行政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敢说她是中国最优秀的行政经理之一。但是,这是三个职位中含金量最低的工作,重要性最低,级别最低,收入最低,也谈不上进一步发展的前途。因此,拉拉是绝不肯考虑走这一步棋的,除非DB让她马上走人—眼下她在DB虽然处境尴尬,倒还不至于连几个月都待不下去。
从拉拉的内心而言,不论是出于对收入和前途的考虑,还是对个人成就感的考虑,她都渴望做比行政更重要的工作。不过她清楚,在找新工作这件事儿上,行政能为她加分,只要能利用行政帮她拿下HR经理部分的职责,那么她没有资格不接受。所以,对拉拉而言,“HR&Admin经理”的职位非常值得考虑,只要HR部分在整个经理职责中的比例足够重,而且下面配有能干的行政主管—以便于她放心地把日常行政事务交出去,这样她就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HR相关部分。
“纯粹的HR经理”是拉拉心目中最理想的目标,然而,她在HR上只有三年多的经验,而且主要接触的工作内容只有招聘。唯一参与过的有分量的HR项目就是管理培训生项目,就这还失败了。凭着这么薄的底子想到一家好公司去做HR经理,不说是天方夜谭,至少难度绝对不低。
然而,在HR的六个模块中,拉拉还不太想做“招聘”或者“培训”,更不愿意做“员工关系”和“绩效管理”,她希望做的是OD(组织发展)经理,或者是C&B(薪酬福利)
经理。
OD挺像党的组织部,它很大一部分的使命就是为组织吸引、甄别、培养和保留人才制定策略。一些很具体很刺激的秘密,比如谁是接班人,谁可能成为接班人,谁该被替换掉,OD经理都心中有数。
每个月财务都会往大家的银行存折上打钱,但是财务只管发,按照C&B给的指示发,C&B管着人们该拿多少工资该得哪些福利,管着公司的薪酬战略,替老板当着人力成本的家。
李斯特早就教导过拉拉,凡是关系到“钱”和“权”的,就是大事要事,对员工如此,对公司亦然。事实上,拉拉自己也看得很明白,李斯特本人就很重视C&B经理王宏,甚至达到有些偏袒的地步,以至于当时的招聘经理李文华大为不满。李文华离开DB之前曾耿耿于怀地在拉拉面前抱怨过,说自己的工资比王宏的差了一截,手下招聘专员的工资也比王宏手下的薪酬专员差了一截。这事儿给拉拉留下很深的印象。
后来的HR总监曲络绎虽然不似李斯特那么器重王宏,但是王宏的话在曲络绎那里照样分量不轻。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曲络绎最倚重的HR经理则是组织发展经理朱启东。这年DB最重要的HR项目—宽带薪酬制项目,正是这两位HR经理搭档负责的。
现实情况是:五百强企业的在华总部多半设在上海或者北京,因此,设在广州的HR经理职位以招聘经理为主,C&B经理的职位设在广州的很少,OD经理就更是稀罕得跟大熊猫差不多了。此外,拉拉对王宏的工作职责比较了解,对朱启东的职责把握则小得多。
拉拉把各方面的情况衡量了一下,拿准主意,找工作就奔C&B经理去。
接下来就是写简历。简历是给负责招聘的人看的,所以招聘者会有什么感受是首先要考虑的。
拉拉闭上眼睛回想自己做招聘时的心情。
每次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查阅那些堆成小山丘一样五花八门的简历时,她总是巴不得每份简历都只有一页内容,清晰、准确、简单。
最好应聘者把要点用粗体字标示出来,好让她一眼看到。而一份简历最重要的部分,是应聘者在什么公司担任何种职务、为期多长。
能做到上面这几点的人,首先在第一阶段就胜出了,起码逻辑好,善于换位思考,让人家能在三分钟之内完成对简历的初步扫描。
拉拉动手飞快地敲了一份简历,果然只有一页内容,当然,是中文一页,英文一页。内容包括性别、教育程度、行业年资,简单明确到几乎是一份表格式的描述,一目了然,何年至何年,某公司某职位,向谁报告,其间主要业绩。
写完后,拉拉自己看看也暗自好笑,这种毫无情感只有数据的简历,要是个学数学的来求职倒也罢了,一个想做HR经理的,这么写会吓到人家的。她想多少还是得给简历添点儿属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