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综]把基三穿成筛子 完结+番外 > [综]把基三穿成筛子 完结 番外_45

“乐乐,你变坏了!”风雨落笑眯眯。

唐无乐和几十年前的谢云流一样答:“近墨者黑。”

唐无乐话音落,风雨落指尖微弹,一颗铜板落到唐无乐手中:“能不能顺便,把头颅送到杨宁账中?”

“便遂君愿!”唐无乐笑眯眯纵身而去。

“师父!这种事你得带上我啊!”唐万嘉也拉开飞鸢,往唐无乐追了过去。

七四六年夏,天策大将杨宁率部众围守范阳城,大战未起,有侠者夜入杨宁大帐,留下了安禄山及其部众的头颅。

安禄山及叛军首领遇刺,狼牙军最后的队伍分崩离析,至此,整场战事落下帷幕。

安禄山及其部众共九颗头颅被炮制后,送往长安。

此一战,因有万花弟子入营为医者,唐皇军队死伤甚少。

战后伤者痊愈速度也极快,且此战之后,天策军浴火重生。

第151章九曜理学院

六年后。

一群背着书匣的年轻人,正顺着南屏山的山道,前往南屏山的落雁峰。

这群年轻人乍一看是群书生,仔细打量会发现他们身上衣衫都是相同的式样,与寻常书塾中的学子衣衫,式样颇有些不同。

长衫前襟只及膝盖,便是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也不妨碍行动。

几人转过山脚,便见前头已有一群同样打扮的青年人,正在路边歇脚。

相同的打扮让他们互相打量一番,便少了尴尬,热情的打起招呼。

“几位学兄,是哪地九曜私塾的学生?”一位国字脸的学子问道。

“我们是九曜私塾洞庭湖院的学生。”后来的这群青年人应道。

“哈哈,我们是西湖院的学生。”国字脸的青年人笑应道。

“你们这次过来,都是准备考书院的哪科?”后来的这群青年人中,一位圆脸的青年人开口问道。

这些年轻人口中的书院,便是坐落在落雁峰顶的九曜理学院。

九曜理学院今年刚开始招收学子,但早在几年之前,便在大唐各地,有九曜私塾遍地开花。

这个私塾与别的私塾大不相同,教授了简单的千字文,在学生能识字知意之后,便开始教授杂学。

招收的弟子也大多以贫家弟子为主,且收授女**。

所学之杂,上至天文,下及地理,还另授各种谋生手段。

诸如《数》学的弟子,很快便可以成为优秀的账房。《工》学的弟子,则很快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制造各类器具。

另有其他各类杂学的弟子,进入各行各业,也很快能成为其中翘楚。

早年私塾刚刚开放时,颇受争议,弟子也不是很好招收。

为了更好的招收学生,九曜私塾甚至开放了一种在唐人看来非常奇怪的授课模式,名为半工半读,允许学子白天在外谋生,晚上回来学习。

只需要在原来的学费上,另交为数不多的灯油钱。

这点灯油钱,对于已经能够谋生的学子而言,实在九牛一毛,也让很多九曜私塾的学子,一直坚持**今天。

后来便有人发现,但凡在九曜私塾学上两到三年,学子便基本可以自谋出路,不仅很容易找到活计,薪资还都不低。

这时,九曜私塾学生才渐渐多起来,直到最近两年,九曜私塾内一座难求。

许多以手艺谋生之人,最初还与九曜私塾起过冲突。

九曜私塾表示,手艺精湛者,九曜私塾愿意请他们前来授课,且并不强求他们传授绝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