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经常来县城,知道清丰县戒备不怎么严,正常情况下只开两扇城门,每个城门只有一队门卒守着,对于进城的百姓也只是盘问几句就放进去了。
所谓门卒,其实就是衙役,在三班衙役中属于壮班。三班衙役,就是站班皂吏、捕班快手、壮班民壮这三班:站班皂吏就是县令审案时拄着水火棍喊“威武”的,也负责县太爷出行时走前面吆喝开道;捕班快手就是俗称的捕快,负责抓捕犯人;而壮班民壮则是负责各种勤杂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守城门。
而现在李平安看到的是,城门处的门卒不止一队,一个个如临大敌,手上拿着的武器也不是常见的棍棒,而是腰挎刀手持矛。对于进城的百姓,不但盘问的时间变长了,而且还要搜身搜车。
如此异常的情况,李平安又怎么能不怀疑是出大事呢。
事实上,不止李平安是这样认为的,小陈村的汉子乃至更多的平民百姓都觉得是出事了,有人惊慌出声,惹来门卒的厉喝警告。
好在的是,并没有规定需要出示户籍文书才能进城,很多人一般都不会将户籍文书带在身上。
经过一番严厉的盘查,李平安如实回答家住何处,有几口人,进城要干什么,书吏查询县衙的户籍档案证实李平安的回答没有错误后,门卒又搜过李平安还有小如意的身,才让他们进城。
村民们带来的棍棒锄头之类的就不能带进城了,统一放到城外,留下几个人看守。
药铺跟粮店不在同一个方向,李平安跟老爹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小如意往药铺走去。今天虽然没有下雨,但街道上的行人依然不多,两旁的商铺还是有不少是大门紧闭的。
李平安疑惑重重的来到昨天买药材的药铺,见到坐堂的老者便喊道:“朱大夫,我小妹昨夜发高热了,你给诊诊脉看看怎么回事。”
“那么大声做什么,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耳朵还没聋!”看着李平安在桌子对面坐下,朱大夫瞪了一眼过去,随即一变脸,和蔼地让小如意将手放到脉枕上。
李平安嘿嘿一笑,在朱大夫给小如意把脉时,好奇的打探道:“朱大夫,今天进城盘查严得很,你知道出什么事了吗?”
刚才在城门时他就想问门卒的了,但就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才不敢问,生怕会因此惹麻烦上身。他跟朱大夫比较熟悉,倒是能轻松询问。
可哪料到,李平安话音未落,朱大夫就严肃起来了,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忧色,把李平安吓得心里一激灵,就在他以为朱大夫会说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时,朱大夫去开口让小如意换一只手。
敲,就不应该在郎中把脉的时候打听其它事情的!
李平安摸不清朱大夫这副难看的表情到底是因为他打听进城查得严的原因,还是因为小如意的病情,便略带紧张的问道:“朱大夫,可是我小妹的病有哪里不对?”
“孩子的病没多大的问题,就是着凉了。”朱大夫没卖关子,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平安,“就不给你捡药了,昨天你买的药材中就有葛根汤的药材。”
try{mad1();} catch(ex){}
昨天就李平安一个来买药的,李平安要的药材种类多,徒弟抓药时他虽然也在一旁看着,但当时没多想,到晚上盘账时,才发现李平安买的那些药材都是治疗风寒风热的,只是在买药时打乱了方子。
他才知道自己一直看走眼了,原以为这个总想拜他为师学医的小伙子只认识一些普通的药材,却没想到居然还会开方子。
李平安摸了摸鼻子,“还是抓两副药吧。”
中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他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不到万不得已,他认为还是对症下药比较靠谱。
“不抓!”朱大夫先拒绝后解释,“我会将用量告诉你的,你还是多拿点钱去买粮食吧,昨夜里粮仓走水了,接下来日子可不好过。”
“什么?”李平安瞳孔地震。
“我说粮仓走水了,所有粮食都烧没了!”朱大夫一字一句的强调道,紧接着又说,“你今天是来得早,再晚一些,等官府的路引下来,我也关门去州府了,这里不能呆下去了。”
李平安大脑一片空白,良久才回过神来,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进城时门卒会盘查得那么严了。当下不敢过多逗留,匆忙付过诊费将朱大夫给的方子揣入怀中,抱着小如意急匆匆的离开药铺向粮店跑去,他需要尽快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他爹,还有村民们。
他嗅到了阴谋的气息,要不怎么会那么巧,在受灾的第一个晚上,粮仓就着火了呢?
烧掉的真是粮食吗?
但真到了粮店的时候,看着排到街口的队伍,他找到李二林后却没有急着告诉他,而是先问今日粮价如何。
“八十文一斗,而且每人最多只能买五斗。”李二林面色凝重,接着又问李平安,“你带如意看过郎中了吗,郎中怎么说?”
“就是着凉了,问题不大。”李平安回答,然后谨慎的左右看看,“爹,你下来一点,我跟你说个事。”
李二林屈腿,李平安附在李二林的耳边,将从朱大夫那里听来的消息说了出来,李二林身子一颤,可他毕竟是逃过难的,心理素质还算强大,很快就稳住了心神。
李平安握着李二林的手臂稍一用力,悄声说:“爹,你不要慌张,我估摸现在排队买粮的人没有几个知道这件事的,你别露出马脚了,万一引起什么不好的事,我们一个恐怕走不出县城一步。你在这里看着如意,如意也听到的,千万别让她乱说。我去粮仓那边看看情况。”
李二林担忧的迟疑片刻,最终点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