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哎,付小娘子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钱啊。
付拾一「嘿嘿」笑:「快了,快了。」
付拾一咳嗽一声,然后看向李长博,提了一句:「我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不知妥当不妥当。」
李长博扬眉:「付小娘子只管说。」
付拾一就小心提到:「别的地方先不说,只说咱们衙门,我想看看近十年的案子,看看有没有冤假错案——」
马车里一阵安静。
付拾一心头微微忐忑。
最后也不知过多久,才听李长博道:「可是如此,对付小娘子来说,未免太累。」
付拾一垂眸而笑:「不累。能为死者伸冤,是我的愿望。」
李长博便颔首:「若真如此,那最近让人整理一下卷宗,对有疑虑的案子,挑出来看看。」
说话间到了桥头,过了桥,方良就将马车停下来。
付拾一下了马车,郑重跟李长博道谢:「多谢李县令。」
李长博目送付拾一进了门,这才吩咐方良:「回去。」
李长博放下帘子,若有所思:付小娘子她……
方良悄悄的多嘴:「郎君,那个翟仵作,会不会悄悄给付小娘子使绊子找麻烦?」
李长博垂眸,思绪飞回来:「他纵有心,也不敢。长安县毕竟还是我的地盘。」
方良还是担心:「可他那样,看着可不是个大度的。」
李长博笑一笑:「无妨。他若真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况且,付小娘子也不是个软麵团。」
方良细细品了品:「也是,他敢惹付小娘子,说不定就被扒一层皮。」
说着说着,方良自己打了个寒噤:「付小娘子看着秀秀气气,身手是真了得!您是没看见,付小娘子就一根手指头,就将人打趴下了!」
李长博:……
方良滔滔不绝:「郎君您听说没,端午那天,付小娘子可大展神威……」
李长博什么话都不想说:我好像明白那天付小娘子的心情了。
付拾一回了家,就发现前头铺面可谓是焕然一新了。
房顶上瓦片重新翻过一次不说,顶棚也重做了——顶棚是竹片编织的,既透气,又不怕上头掉灰下来。
付拾一很满意:「看样子,要不了几天,咱们这里就能翻新妥当。」
张春盛已经动弹不得:「厨房也要弄。还有桌椅——」
付拾一笑眯眯:「桌椅早就定好了。应该就在这几天就能取回来。墙壁上我也定了画。这几日就能画好。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装修。」
张春盛有些惊讶,却还是不肯表现出佩服来:「那锅碗瓢盆呢?」
付拾一也早就有所准备:「我已经去问过行情了。咱们就买普通的白瓷盘子或是陶盘就行。这个便宜。至于好看,恐怕是需要你辛苦一些,到时候做个摆盘——」
张春盛对这个还是有研究的,当下就不赞同:「咱们这个地方,要价贵不了,还要雕龙刻凤,不太合适——」
付拾一一听就知他误解了:「今晚我做饭,你琢磨琢磨?」
第248章 琢磨琢磨
付拾一晚上做菜就简单得多。
炒一个莴笋叶,炒一个空心菜。
肉菜就来一个白斩鸡。
最后再来一个鸡蛋空心菜尖作为汤菜。
莴笋叶和空心菜炒起来都简单,关键就是在于一个蒜蓉火候,一定不能让蒜蓉糊了。否则味道不够香不说,蒜蓉还发苦。
而白斩鸡就比较考验火候拿捏。
白斩鸡的肉,一定要嫩,嫩得切开鸡肉,骨头都还见红,吃起来口感才最好。
而要口感好,一定要选择年轻的鸡。
连体重都要严格控制在两斤之内。
所以选三黄鸡是最合适的。三黄鸡因羽毛黄、爪黄、喙黄,所以被明朝朱元璋赐名。
当然,现在也有这种鸡。只是不叫这个名罢了。
三黄鸡成年在三斤到四斤左右,最适合做白斩鸡。
而且如果体重在两斤半左右,就更好了。
三黄鸡放血去毛,内臟掏干净,再将鸡爪折断塞进鸡肚子里,锅中放入水,米酒,姜片和几颗花椒。
这里花椒就不是为了麻,而是为了去除腥味。
尤其注意是,那水一定要没过整个鸡。
冷水下锅,盖上锅盖后,就大火烧开。
水开后,数三分钟,再熄火闷上半个小时也就是两刻钟。
中间一定不能打开锅盖。因为要用水的温度,将整个鸡焖熟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鸡肉是最嫩。
而这个时候,就要去准备一锅凉水,最好是刚打上来的井水,有条件加点冰块——
这样鸡一出锅,立刻给它来个凉水澡,就能保证皮是脆嫩紧緻,而不是鬆散油腻。
鸡肉凉下来,立刻捞出剁成块——为了讲究摆盘,付拾一剁得很整齐。摆放在碟子里后,再将刚才用红萝卜薄片组装成的玫瑰花放在鸡头旁边,又去掐两片香菜叶子作为花叶点缀。
这样一盘鸡肉,无形之中,就精緻了许多。
付拾一很满意的点点头:我真是个有审美的人啊。
付拾一再调一碗蘸料:蒜末放入碗里,用热油倒入炸一下,然后加入酱油和一点醋,再来一点葱花和熟芝麻——
菜一上桌,张春盛就盯着那朵玫瑰花研究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