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另外又跟着一个丫鬟,抱着一个大铜壶。
付拾一先将银壶装满,这才将剩余的全倒进了大铜壶里。
刚好就剩下一个底子——
方良问价格:「多少钱?」
付拾一便给了一个价格。
方良拿出一块碎银子,只多不少:「多的也不必找,是老夫人喝了好,赏的。」
付拾一笑着谢过,又将茶叶蛋递给方良:「这是添头。还请老夫人尝个鲜。」
方良接过去,觉得付拾一真是识趣懂事——
此时李长博已将一碗热玫瑰饮喝尽了,将碗还给付拾一,惜字如金的点评:「好喝。」
付拾一谢过,目送李长博走远了,就开始收摊——现在人流也开始渐渐散了,她东西也都基本清空。
刘大郎后知后觉凑过来:「刚才是李县令过去了?」
付拾一探口气,认真和他道:「阿兄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刘大郎低头:「巧娘没了,我……」
「逝者已逝,生者节哀。日子还要好好过。」付拾一打断他,「阿兄年纪轻轻,却暮气沉沉,白白辜负好时光。多少人想活还活不了呢。」
刘大郎讪讪:「可我这样……」
「怎么样?就算是娶不到媳妇了,收养个孩子,也算后继有人。若不喜欢这个,也可以行走天下去游山玩水。再不行,不管做点什么喜欢的事情,也比虚度光阴强。」付拾一是真忍不住了。
这些日子,刘大郎就让他想起一个词:行尸走肉。
好好一个人,就这么废了。
刘大郎被一顿连珠炮轰得头更低:「可是……」
「没有可是。」付拾一瞪他:「阿兄再不是我认识那个阿兄了。」
刘大郎一愣,不吭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低着头在琢磨这个事儿。
付拾一懒得管他,继续收拾东西。
东西快收拾好了,刘大郎忽然道:「今日是三月三,你也去洗洗手和脸,剩下东西我来搬。然后咱们回家去,你替我出个主意,房子是卖还是怎么样——」
付拾一眼眸就弯起来:「好。」
这就对了。
付拾一干脆利落的将东西交给刘大郎:「阿兄仔细点。别落了东西。」
刘大郎似整个人都亮堂起来:「你放心。」
付拾一便去了。
来长安之前,每年三月三也有这个习俗,不过那时候住在蜀地,遍地都是江水河流和分支,所以并不觉得多热闹和稀奇——出家门就洗了手和脸,还能顺带洗个衣服。
可现在,虽然城里有护城河,有穿城而过的水渠,可到底不像蜀地那样。
以至于这江河湖泊都成了稀奇的景致。
付拾一一路去了江边,寻了个位置不大好的僻静地方,撩起水来洗了一把脸,又洗了洗手,刚要走,就听见「噗通」一声,像是什么重物落水。
付拾一闻声看过去,却被树挡住视野。等绕一下,却已不见水花。
付拾一皱起眉头,又等片刻,依旧没动静,这才走了。
或许,是什么大鱼?
第29章 该说什么
付拾一慢慢走回去,还没等到和刘大郎往回走,忽然就听见江边上有人惊呼:「死人了!死人了!」
付拾一一愣。下意识的转身朝着江边望去。
刘大郎脸色不太好看,大约是想起了巧娘。
付拾一便垂下眼皮,「走吧。」
这个事情,和她没有关係。她不应多管閒事。
可付拾一他们到底还是没能走了。
江边出了事儿,所以开始戒严,所有人没洗清嫌疑之前,都不能走。
付拾一和刘大郎略等了一会儿,就看见衙役和兵丁匆匆过去。
又过一会儿,连厉海他们都来了。
付拾一这才恍然:原来这里也是长安县的辖区?
那这个案子,是要交给李长博了。
付拾一思忖片刻,看一眼刘大郎:「阿兄在这里等我,我去瞧热闹。」
刘大郎点点头:「去吧。小心些。」
刘大郎不知付拾一暗地里做的事儿,更不知她本事,真以为她是觉得好奇,想去凑热闹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江边已是里三层外三层。
这会儿人都散得差不多,可也毕竟还是不少人。
出了这个事儿,都围过来了。
李长博得了消息时候,心里便微微一沉。
随后,便对祖母抱歉告罪:「恐怕祖母要自己先回去了。我这里有个公务——」
萧太夫人摆摆手,韶华不再的面上是体贴的笑:「去吧去吧。只别太晚归家。」
李长博不好意思的笑一笑:「祖母放心。路上慢些,别颠簸了。」
萧太夫人年岁大了,颠簸得厉害,容易闹头晕。
萧太夫人见他贴心,面上笑容就更和蔼:「去吧。」
李长博匆匆带着方良走,只叮嘱管家方参好好照顾萧太夫人。
方参是方良的爹,跟了萧太夫人有三十好几年。如今过来长安这边,萧太夫人就将他们一家带着了。正好也和方良多团聚。
方参历来稳重,只让李长博放心去,家里不必忧心。又叮嘱儿子好好当差。
李长博去后,萧太夫人看着他走远的背影,这才嘆了一口气:「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