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298章 殿中演武(为勿忘黑岛加更)

一世富贵 第298章 殿中演武(为勿忘黑岛加更)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0:03:02 来源:9书院

崇政殿位于大内深处,紧挨皇城最北端的后苑,是皇帝最常呆的地方,诸凡殿试、虑囚、官员召对与引见及选汰禁兵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当然,还有军头司呈试武艺人和演武,也一样是在这里。

对于现在的皇帝而言,崇政殿还有另一层含义。自十三岁登基,一直是太后垂帘听政,开始年龄小还不觉得,到如今十年过去,已经二十多岁了,国家大事还全都由太后作主,再是没脾气的人心里也窝火。

太后垂帘听政在旁边的端明殿,而这崇政殿则是天子私人地方,做任何事情都相对没有拘束,小皇帝没事便喜欢呆在这里。

今天崇政殿里格外热闹,从邕州回来的石全彬带来了徐平对交趾大胜的捷报,还带回了各种新奇玩艺,要把那场大胜在殿里演示给小皇帝看。

靠近殿门的地方,刘永年领着一群少年,举着木刀木剑,跃跃欲试。

刘永年是刘从德的儿子,父亲早亡,自小被养在宫中,十二岁才允许他到宫外居住。

刘从德无才无德,只是倚仗刘太后的宠爱,一生荣华富贵,为人处事却一无可取。这个儿子与父亲却完全不同,自小工书画,又富勇力,舞刀弄剑不在一般武将之下,可谓是文武双全。

小皇帝对他喜爱非常,自小就经常带在身边,以至引起群臣议论,强行让他搬出宫来。

说到刘永年,就不能不说小皇帝的花边新闻。

据说当年选皇后的时候,小皇帝看中的是太后老家一位姓王的少女,但太后却以这少女太过漂亮不适合为由,别选了现在的郭皇后。转过头来,却把这位落选的少女嫁给了她前夫的儿子刘从德,也正是刘永年的母亲。刘从德早死,年轻守寡的刘夫人以看望太后为名,经常出入宫中,小皇帝又把刘永年自小养在身边。诸般事情加起来,京城便有流言,说小皇帝与刘夫人私通,刘永年实际上是小皇帝的私生子。

这种事情真真假假,京城的百姓又一向是大嘴巴,传得多了,外朝的大臣们又不能真地查这事情的真假,小皇帝在私生活尤其是男女之事上也一向给人把柄,便合力把刘永年逐出宫了事。

虽然不能在宫里居住了,刘永年却依然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像今天这种热闹场面,便由他带着一帮宗室外戚少年扮演进攻的交趾军队。

石全彬带着几个小黄门,则扮演防守的宋军。认真地摆弄过了各种器具,检查无误,石全彬对小皇帝道:“官家,诸般都已就绪,听您号令!”

小皇帝兴奋地摆手道:“既已妥当,便就开始!”

殿门旁的刘永年似模似样地行个军礼:“遵诏旨!”

说完,手中木刀一挥,带人朝着殿中的一众小黄门冲了过来。

这少年自小长在宫中,皇子一般的人物,小黄门一向恭谨惯了,突然见他向自己冲过来,不由慌了手脚。

石全彬敲了旁边的小黄门脑袋一下,口中骂道:“我大宋官军,岂能临阵措手不及!还不快放炮!”

小黄门这才清醒过来,慌不迭地点着了身前的迷你型小火炮。

随着一声爆响,炮口飞出一粒豌豆,正中冲来的刘永年小腹。

见刘永年混不在意,石全彬急忙高声喊道:“大郎,你已中炮,如何不倒?这样就演不下去了!”

刘永年把掉到地上的豌豆捡起来,不屑地道:“我是披坚持锐的战场大将,一粒豌豆如何打得倒我?”

石全彬无奈地道:“我们殿上官家面前演武,自然用的是豌豆。若是战阵之上,炮里打出去的可是脑袋般大的巨石,别说是大郎,壮年也打倒了!”

刘永年犹自不服,看着端坐的小皇帝,高声问道:“官家,我可是这样就要倒了?如此太过儿戏!”

“倒了,倒了!”小皇帝笑着摆手,“你如今演的是交趾武将,中了我大宋的炮,如何能够不倒!”

刘永年无奈,苦着脸拄着刀慢慢倒在地上,还不甘心地在地上抖手抖脚。

见首领一下就中炮倒地,其他少年都是怔了一下,在原地左看右看,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进攻。

刘永年见了,气得躺在地上用拳头捶地:“战阵之上,怎能左顾右盼!两军相交,自当奋勇向前,你们还不快快向前冲杀!”

小黄门们初战告捷,立即来了勇气,七手八脚地摆弄着迷你的弩箭,向火炮里重新塞火药装豌豆,一时忙个不休。

当年在谷口,交趾一万多军队,不过几轮炮轰,箭雨之下就溃不成军,这些宫中少年自小娇生惯养,嘻嘻哈哈的,更加无法躲避。

看着一众少年或中炮,或中弩箭,纷纷倒在地上,小皇乐不可支,问一边的石全彬:“你这演武太也儿戏,当是谷中难不成胜得也是如此轻松?”

“官家明鉴,当日谷中一战,小的亲眼目睹,仅仅半日时间,全歼交趾精兵一万余人,我大宋无甚伤亡。我大宋上下用命,徐平指挥得当,比今日殿上所示,赢得还要轻松许多。”

刘永年从地上蹦起来,口中喊道:“阁长你说得太也夸张,战阵之上刀枪相见,箭矢纷飞,哪里能够这样不近身就赢下一战?刚才是我们这些人没经过战阵,阵形纷乱,不如再比试一回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季良是刘永年的亲姑父,虽然他自己自小长在宫里,对马家与徐家的争执只是略有耳闻,心里还是对徐平有偏见,怎么甘心轻松长徐平的脸?

小皇帝正在兴头,刚要答应刘永年的话,门口侍立的一个小黄门进来启奏道:“官家,上御药供奉罗崇勋求见!”

这是太后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小皇帝也不敢怠慢,急忙上他进殿。

崇政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自真宗皇帝起,为防止泄露朝廷机密,内外都有内侍和兵士把守,门窗都有遮掩,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地方。以罗崇勋的地位,也不能想进就进。

得了旨意,罗崇勋向小皇帝见过了礼,沉着脸道:“太后教旨,着小的来问官家,今日缘何罢了经筵?”

太祖太宗两朝,都勤于政务,定下日朝的规矩,天不亮上朝,然后便殿召对大臣,处理政事,往往一直到深夜。真宗后期身体不允许,才改为两日一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小皇帝上朝的日子少了,但每天的作息却有了规矩,上午上朝视事,与太后一起在便殿与宰执大臣处理政事,下午则是经筵,跟着几个有名的儒臣学习,晚上往往还要与太后一起垂帘理事。

今日要看石全彬殿中演武,便罢了经筵。因为太后这些日子一直身体不舒服,小皇帝便自作主张,没向太后请假,没想到太后发觉之后派人来问罪。

刘太后一向严厉,对小皇帝管束得极紧,不仅仅是把持着国家大政,连小皇帝的饮食起居也都一一过问,定的规矩连从小带着小皇帝的杨贵妃也得小心遵守。自小养成的习惯,小皇帝对这位太后一向都有些惧怕。

听见罗崇勋代太后向自己问罪,小皇帝忙起身道:“石廷彬从邕州回来,今日在殿里演示邕州之战,以故暂罢经筵一日。大娘娘最近身体欠安,不欲让他分心,却没告诉一声。”

罗崇勋道:“为了邕州的事,太后烦心得很,没想到官家却还在这里看这些小孩把戏!刚刚吕相公带着宰执大臣,入宫求对,说的就是邕州的事!太后已让他们到端明殿稍待,官家也速速过去!”

这位小皇帝,也就是徐平前世历史上的仁宗皇帝,一向是以宽厚没有脾气著称,手下的这些内侍,尤其是太后面前正当红的内侍,在他面前一向没有规矩。自小到大,已经习惯,今天对罗崇勋的这副嘴脸倒也习以为常。

当然,小皇帝到底有没有脾气,外人是不会知道的。但从他的各种事迹看起来,脾气只怕还是有的,不过是被他惊世骇俗的克制力掩盖起来罢了。

刘太后是严母,从小到大,把小皇帝管得死死的。而负责小皇帝日常生活的杨贵妃就完全不一样,对小皇帝充满溺爱,甚至与他一起对抗刘太后定下的严厉规矩。

被这样两位母亲养大,小皇帝还能对两人同样亲近,并不与一般的孩子那样谁对自己好就对谁好,谁管自己就讨厌谁,气度见识非比寻常。

徐平前世的历史上,仁宗皇帝的这种特点几乎贯穿一生。在公事上,他表现得极其克制,被包拯喷一脸唾沫也擦擦脸没事人一样。而在私事上却非常任性,几乎是不讲道理,废皇后立皇后,谁也劝不住地追封自己喜欢的人为皇后。宠爱长女安康公主,各种破格坏规矩,闹出宋朝公主最大的丑闻,接班的数任皇帝都腹诽不已,神宗甚至为此专门立规矩。

历史上的仁宗,应该说是把当皇帝作为自己的职业,而且并不怎么热衷这份职业。不过他表现出了极高的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地扮演了这个角色。

一直到宋室南渡,历史上的仁宗在宋人眼里评价不高,所谓“仁宗皇帝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因为他对皇帝这份工作并不怎么满意,所以很少有魄力十足的举措,但他又极有职业操守,把皇帝当得似模似样。

而今天,徐平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终于真正地影响到了这位小皇帝,他必须要做出选择,选择之后,他还能不能以小职员的心态当皇帝呢?

(一直说有了盟主之后要加更,结果拖了这么多天也加不出来,感觉自己的话都快没信誉了。今天算是了结了这份承诺,一下就觉得轻松许多。晚上的两更照常,谢谢大家的支持。)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