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896章 疯狂时代(六)

一世富贵 第896章 疯狂时代(六)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0:03:02 来源:9书院

太阳落山了,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少了一些。徐平站起身来,对王尧臣道:“我们到前边走一走,都说自从棉布上市,整个洛阳城就像疯了一样。就连我衙门里的人都说,现在洛阳城里好赚钱,就是站在大街上,天上都会掉铜钱砸中脑袋。”

王尧臣笑道:“这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也不算过于离谱。若是以外城以内论,西京城里的人户本就不多,哪怕只有拾把草的力气,也能够赚出钱来。不瞒云行,现在河南府半个月收上来的商税,比去年一年都多。只是啊,好多都在钱庄的账上,我手里没有现钱。反倒是从外地州军来的客商带的飞票,要我兑换,折来折去河南府还欠着钱庄的!”

说到这里,王尧臣无奈地摊开手,连连摇头。

钱庄是个新生事物,那里账上挂着的,在王尧臣这些人的心里,还是习惯性地不当作现成的财产。他折腾来折腾去,河南府手里就剩下一大把飞票,钱全进钱庄里了,他怎么都觉得有些不甘心。要把钱庄变成银行,仅仅是观念的转变就要下大功夫,将来就是发行纸币,大部分的财富也是挂在银行的账上,全都印成钱发出来,物价要涨上天去。

徐平一边走一边笑:“你不要老是盯着钱庄,多看看手里的飞票是哪些州军发来的,把他们一一列出来。没事的时候,给那些州军去封书信,告诉他们长贰欠着你钱呢!你现在可是天下第一大的债主,要有点债主的威风。”

“威风?我就怕三司到时把飞票的账一笔勾了,到时找哪里说理去?”

听了这话,徐平转过身正色道:“伯庸,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往常各州军的飞票进出不大,因为铜钱运输不便,三司把账勾了就勾了。现在可不同,你手里的飞票数额大且不说,那可是营田务和各场务赚出来的血汗,可不能凭空勾掉。要是三司勾掉了,本来河南府靠着棉布应该钱粮充足,政绩彪炳,勾掉一下子成了欠债的,你可没法跟下属交待!”

王尧臣叹气:“我知道,不单是没法向下属交待,整个京西路都没法交待。我这不是担心吗,数额这么大,三司从哪里找这么多现钱来补?”

“那自有陈昭誉去头痛,我们地方官,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陈执中接了三司使,开封府那里有徐平留下的底子,中央财政应该很充裕,但是河南府这笔账怎么处理,对他是很大的考验。在徐平看来,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成立中央银行,通过银行系统结算,理顺全国的金融系统。如果还跟以前那样,规规矩矩按照账面拨付铜钱,下年哪怕把内藏库出来的铜钱全拨到河南府,也远远填不上窟窿。

一般来说,州与州之间是没有铜钱往来的,飞票也不在州间结算,都是按发出飞票的数量,与其他赋税等项目一起,解送铜钱到京师,三司统一清算。再加上每年内藏库出来的新铸铜钱,三司大致能够保证全国现钱的平衡。但是在今年河南府的棉布突然大规模上市,所值钱数很可能超出全国的两税收入,旧的清算系统就不堪重负了。

银行金融是应商品经济的需要而出现的,商品经济发展了,银行系统就必然会应运而生。因为具体的条件和人的认识,面目或许有不同,但基本的功能是必然具备的。相反如果商品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强行催生出银行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发挥不了作用。

别说是银行,就是徐平最开始设立的钱庄,没有棉布突然爆发的刺激,等到徐平离开也会人亡政息。无他,社会没有强烈的需求,那就是多余的,多余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

今年棉布行销四方,与之相随的就是天量资金在全国的流动,这种流动要求银行必须出现,不出现下年的棉布交易就无法继续。徐平也很好奇,以这个年代官员的见识,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提出什么样的办法。是原始的银行?还是什么怪物?

走不多远,就看见前边路边挑出来一个高高的望子,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中间写了四个大字“龙门制衣”。正是唐大姐和秦二嫂、尤三姐三个人开的铺子,现在应该叫制衣公司,“龙门制衣”已经成了她们的商标了。

徐平对王尧臣道:“这是第一家从钱庄借贷扩大经营规模的,也不知道到现在是赔了还是赚了,我们过去看看。他们做好了,是个榜样,以后钱庄的借贷生意做起来,好处不少。”

说着,与王尧臣一起到了铺子前。

门前一个小厮不认识徐平和王尧臣,急忙上前招呼:“客人是要制棉衣?自己穿的?”

徐平摆了摆手:“你忙自己的去吧,我们随便看看。”

虽然两人都穿的便服,但那种气质还在,再加上后边跟着的谭虎几个护卫,小厮也看出来不是普通百姓。心里嘀咕,乖乖地到一边忙自己的了。

进了铺子,里面点着煤油灯,照得亮如白昼。这个时候了,还有几个客人在那里让铺子里的人量尺寸,生意确实红火。不过最显眼的还是前面摆的一排一排成衣,只要不是特别讲究的,都可以从这里挑一件穿在身上,比专门裁缝缝制要便宜不少。

随便转着看了一看,到柜台前,就看见旁边角落里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穿了一身花花绿绿的棉衣,正热切地与面前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讲价钱。

年纪大些的妇人道:“二嫂,最近卖出来的棉布越来越多,价钱降下来了,生意不好做了啊!好坏你再降一降,少收几十文我回家给孙子给果子吃也是好的。”

年少的妇人道:“古妈妈,我们这里不是一个人的生意,不好随便作主的。价钱早已经定了下来,你要收便就拿走,价钱不好讲的。”

洛阳的女子在全国本就地位特别高,随着商业的发达,很多妇人都参与到商业大潮中来,抛头露面已经是常事,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徐平和王尧臣两人见那妇人并不是要买衣服的,一时好奇,站在那里看两个妇人讲价钱。

旁边看着成衣的一个女使见了,撇了撇嘴,小声道:“那个古妈妈,靠着我们铺子不知赚了多少钱,每次还想着占点小便宜,真是不知羞!秦二嫂老实人,怎么讲得过她?”

徐平不由问道:“她是做什么意?”

“收布头的!店里制衣总是要裁下许多碎布来,她收回去拼着卖,赚好多钱呢!”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