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超级军工帝国 > 966 长空利剑铸成(二)

超级军工帝国 966 长空利剑铸成(二)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6 21:28:36 来源:9书院

(因为书友群9512455@天珠的妹纸强烈要求,特为军工帝国那不到双位数的女性读者加更3/9)

“是呀,这个比采用16位芯片数量少了三分之一,模组少了三组,温度下降了不少,但是还是不够,除非我们有更加先进的芯片……”任新民在一边说道。

他总感觉到九院手中应该还有更先进的芯片。

虽然16位就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毕竟国外最先进的才是8位,以前用的都是4位的微处理器,而32就完全让他们彻底疯狂了。

想到九院一开始根本就不打算让他们知道32位芯片的存在,所以,任新民等人希望能够有更加先进的芯片出现,那样就能够让数据处理不需要全功率开启。

这正是了解九院真正技术水平实力的机会。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九院心甘情愿待这么长的时间。

“任总,您觉得咱们九院里面能够有超越整个世界数代的芯片技术?32位都搞了多少年了,到现在都还有着不少的问题,要不然,也不会产生这样大的热量啊!”刘一九苦笑着说道。“如果把制导系统的散热孔开大一些呢?能行吗?”

他不想再去应付这些事情,转移了话题。

“不能,我们也在计算机上面模拟过,会影响导弹的飞行姿态……”刘一九刚刚有着想法,杜仲坤等人就摇头。

先进的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因为内部电子元部件以及电源等等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而且外部也会产生热量,必须通过散热孔把导弹制导舱的热量给散发出来才行。

“采用液氮呢?”刘一九突然想到,美国的很多主动雷达制导,都是利用液氮进行散热的。

“液氮?”其他众人顿时就直愣愣地盯着刘一九。

他们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对,液氮,按照我们中距离空对空导弹的速度,速度达到3马赫,按照90公里的最大射程算,从发射到最大射程,也仅仅只需要不到90秒的时间,算上前面没有达到3马赫的速度,也不会超过一百秒的时间……”刘一九大脑飞快地运转着,计算着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导弹在战机的发射架上面,因为战机的速度,也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散热系统在战机起飞的时候就得工作,不然会损坏里面精密的电子系统。

仅仅只是靠着散热孔,无法让制导舱里面的热量散发出去,或者说散发的不够,也会影响性能。

在刘一九提出用液氮对制导舱里面进行散热之后,一众技术大佬很快就开始了方案的论证,然后把设计方案弄好之后,加入到了超级计算机中进行模拟,结果是让人非常兴奋的。

“实在是没有想到,仅仅是用一点液氮进行散热,而且增加的重量也不是很多,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老了!思维僵化了……”

“小刘同志果然厉害啊……”

在得到结果之后,一众技术人员都对刘一九竖起了大拇指。

刘一九很是无奈,不是他不享受这种恭维,而是他非常蛋痛,这些技术大牛对于先进的电子元器件的运用还不是非常熟悉,如同梁思礼说的,他们的思维有些僵化!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都知道,但是没有谁能够想到那上面去。

如果不是想到美国的一些高速导弹就是利用这玩意儿散热,刘一九也没有办法。

液氮的散热效果非常理想,而且也比较容易保存,直接在电子元部件周围围绕几圈装着液氮的不锈钢钢管就能够解决。

利用计算机模拟,证实方法确实有效,然后再让生产部门赶工制造出来,装配到制导系统上面,在测试室里面,居然可以让制导系统一直保持十多度的温度!在这样温度的状况下,整个制导系统的运算速度可以一直保持到最大。

解决了散热的问题,整个导弹也就没有什么大的技术问题了。

“下一步工作,就是让仿制F-14加载武器系统进行测试,必须在打靶之前测试一番我们这些导弹的性能!”刘一九不希望在伊朗人面前出现试射的失误。“必须要确保命中精度达到最高!”

百发百中,谁都不敢保证。

这次测试的靶机,毕竟是使用的强五进行改进,最高速度能够达到一千多公里没小时的极速,在不载弹的情况下,还能够把这速度提高得更多,先进的控制系统让靶机拥有更强的机动性,这些都比用来打长空一号那样的高亚音速靶机要复杂很多。

超视距作战,靠的只能是导弹的性能。

如果能够在打靶的时候做到百发百中,伊朗人的订单能够跑了那才是怪事情!

“用歼八或者歼七试射几发如何?先用长空一号靶机……”杜仲坤对着刘一九提议着。

这个方案被刘一九拒绝了。

“既然选择了这样复杂的技术难度,我们就必须得保持高标准,高要求。这不是为了给我们的客户看,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国防!”

“如果这样,试射的时候打掉靶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成本不考虑,再高的成本,只要能够卖出去,那都不是我们承担!”对于这样的问题,刘一九仅仅只是提点一番,杜仲坤等人就能够非常容易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超级军工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超级军工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九院开发的各种武器装备,不管是直-91还是龙卫坦克,或者原本的336火箭炮,成本都是不低,最终卖出去了,直接就把研发成本给算到了上面。

航天工业部的一众技术人员有些不理解,他们认为,必须控制成本才是最合适的。

当初研究歼五,所有的成本可是仅仅只有120万元!

“现在战争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拼数量的时候的战争势态了。如果装备歼五歼六,遇到F-14这样的先进战机,多少架能够干翻?即使一次性起飞几十架,别人如果不纠缠……”刘一九自然知道他们是考虑成本问题超过性能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先是性能,然后才是成本。九院的存在就是为了开发更高的技术,更顶级的武器装备!”

通俗一点讲,那就是先解决有无问题,再去考虑成本。

这跟国内其他的单位都是一样的思路,唯一不同的是,别的单位资金都得国家财政拨款,国家的钱都投入到基础建设上面,成本是需要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性价比几乎成了决定因素。

性能差不多就行,但是成本必须低到最低的程度。

九院自己有着庞大的收入来源,掌握着众多先进武器装备的出口,所以他们也就只追求性能了。为的就是尽快地追上欧美的脚步,在高精尖端的地方不再受到威胁。

“国防军工领域,哪里有封锁垄断,哪里就有自主创新!”这句话,可不能简单地理解。因为自主创新不仅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积累,更得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没有足够的经济,无法去让一些需要高昂成本的想法以及设计变成现实。

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国家穷,技术人员的胆子也就小了很多。

对于九院的事情,任新民等人也不好说什么。他们从一开始就发现了,九院跟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九院的技术人员只要有了想法,马上就会着手去验证,失败了,就换另外一种方案,直到最终搞出来他们需要的技术。经验积累的足够快,足够多,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快。

而他们不行,有想法,必须论证了又论证,否则一旦研究失败,就是对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

这是之前受到了“多、快、好、省”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技术行业中一直流传一种思维:设计员笔下有黄金,一点一线都联系着飞机的制造成本,设计资料不能留下祸根。有问题,设计时改好了,只需花1元钱;试制时改好就可能花百元、千元;批生产时再改,可能就得花万元、几十万元,设计人员不能不算这笔帐呀,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工厂眼下还很穷。

在共和**工领域里面,一直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满足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省,才是最为主要的!为了省,必要时候甚至可以降低一些性能要求。

什么样的思维,造就什么样的创造精神和工作态度。

建国初期的共和国高层,没有几个人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技术的研发,是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资金才能搞出来的。每一点的科技进步,都是需要无数的资金!

航天的众多技术人员,同样也是这种思维,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实现技术,达到要求就可以了,必须控制成本问题。

九院开始进行中程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的最后总装,刘一九通知611那边,做好准备进行仿制F-14加载武器系统的试飞实验。三架样机全部准备进行载弹飞行。

对于这样的结果,诸厚道早就盼着了,给刘一九的答复是只要导弹到位,马上就可以。

战机上面的火控系统早就加载上了,就等着导弹到位了。

“小刘,这玩意儿叫啥名字合适?咱们还真想不到个什么好名字!”杜仲坤在导弹进行总装的时候,一直守在车间里面。

就连刘一九,也是守在组装车间里面。

“这是守卫共和国长空的利剑,可以在飞行员没有看到目标的时候就发射,就叫长空利剑吧!”刘一九早就想好了名字。

喜欢超级军工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超级军工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