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红楼之开国风云 > 第十八章

红楼之开国风云 第十八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5:30 来源:9书院

小花园师徒论宫闱,因子嗣林翊收内宠

以往,其实舒静韵并不大理解林翊对于林靖无原则的宠爱。

说林翊在对待林靖的问题上没有原则,是因为舒静韵对林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林翊有着令人敬佩的胸襟,不过,他年纪轻轻便能坐稳一族之长的位子,并不欠缺心机与手段。

如林靖这种小小年纪便敢耍心眼儿把自己的授业先生给算计跑的,搁在哪家都要受些教训。而林翊对此仿佛视而不见,反是一味要促成他与林靖的师徒之分。

舒静韵心下并不是没有想法。

而今,舒静韵隐隐有些明白了林翊的感受。

林靖人小鬼大,非但天资过人,便是拍马屁上也是一把好手啊。

不说别人,就这次宴席上,林靖那种恰到好处的机伶谈吐,舒静韵这种以往对林靖有些小成见的人,都被林靖哄的眉开眼笑,更不必说对林翊了。何况林翊是林靖的嫡亲兄长,原就兄弟情深。在山东时,舒静韵不止一次的听林翊提起过远在帝都的幼弟。

总之,舒静韵被林靖哄的早已芥蒂全无,他又受林翊之托,对林靖的身体自然要全力以尽。而且,舒静韵简直头一遭遇到这么配合他治病的病人。

舒静韵开出长长的一篇医嘱,林靖看过之后严格按照执行,倒是他的奶嬷嬷张氏有些担心,背地里嘀咕,“现在也不叫哥儿喝药了,天天就那一两个药丸子,也不知成不成?别倒耽误了哥儿呢。”张氏将林靖自小带到大,林靖又是可人疼的孩子,张氏对他十分尽心。

林靖笑劝,“嬷嬷,我这不也没再病么。”他之所以严丝合缝的按照舒静韵说的话去做,便是想瞧瞧舒静韵有几分本事,省得日后再病,给舒静韵以“不遵医嘱”的借口。舒静韵有无本事,他自己就是最好的检测人。林靖的此种心思,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何况,舒静韵减了御医给他开的汤药而改为丸药时,林靖所倒觉着胃口好像稍稍好了一些,他头一回喝光一碗粥的时候,张嬷嬷念叨了半日的佛祖。

在天气好的时候,舒静韵还会带着他在外头散步,一大一小在花园里溜达。

林靖很爱打听些个事儿,尤其他知晓舒静韵是他大哥的首席心腹,对外头的事情知道的肯定比他多。林靖生就是个拐弯抹角的脾气,道,“先生,我有件事想托先生。”

“哦,什么事?”舒静韵随口问。

林靖一脸担忧的小模样,道,“我看大哥哥这几天怪忙的,都没空回家吃饭了。先生在大哥哥身边,我想请先生帮我多留意大哥哥的身体,别叫大哥哥累着了。”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林靖道,“现在大哥哥年轻,不留意也是有的。可等以后知道留意的时候,就晚了呢。”

林靖句句在理,兄友弟恭,舒静韵自然应下。

林靖歪头打量舒静韵一眼,见舒静韵竟不顺嘴儿跟他透露些什么,林靖只得再次开口,“上次姑母千秋节,陛下说起立太子的事。先生,大哥哥是不是在为这个忙碌啊?”当初,昭德帝赐爵林翊,就有些不情不愿。故而,林翊初时只是得一爵位,却未有实际的差事。还是千秋节时,昭德帝脑袋里不知动了哪根弦,给林翊赏了实缺,如今就在礼部当差。

舒静韵听着林靖一套一套的来套他的话,只管敷衍于他,或是笑而不答。

林靖说了半天,也未能从舒静韵嘴里套出一句有用的来,眨眨大凤眼瞧向舒静韵,思量着干脆晚上去找大嫂嫂问个究竟,总比从舒静韵这边套话容易些。

舒静韵还想听林靖下面有何手段呢,结果林靖竟然不跟他打听林翊的事了,反是一心一意的散起步来,观花赏鱼,天真可爱。舒静韵转念便知林靖是有了其他主意,笑问,“今晚是去跟你大嫂子一道用晚饭吧?”

林靖不说话,先是转头,与舒静韵对视一眼。林靖叹气,“人都说师徒如父子,我待先生是如父,先生防我却如贼,委实叫我伤心啊。”

有时,舒静韵都好奇林靖哪里学来的这些大人话。舒静韵却不吃林靖这一套,问,“你跟你爹说话也会这样拐弯抹脚?”

“别说我爹了,我跟我爷爷也是这样说。”林靖这样说完全没有任何压力,不为别的,他根本没见过自己的爹跟爷爷。

舒静韵带他去亭子里坐,笑骂,“少跟我来抖这机伶。”若是他现在给林靖给糊弄了,干脆不必做林翊的幕僚,直接一头撞死是真。

林靖还有些小委屈哩,“我就是想问问大哥哥现在做什么呢,看先生这不爽快劲儿,哪里像我们山东人呢。”

舒静韵道,“我本就不是山东人。”

“啊?”明明听青松说舒静韵是山东人的啊,看来情报有误。林靖好奇的问,“先生,那你是哪里人。”

“你猜猜看?”

林靖脑筋极快,问,“先生是南人么?”

舒静韵反问,“怎么这样说?”

林靖便知自己猜的有些门道,一笑道,“我说先生是山东人,先生不认。我听外面人说,北人粗犷些,南人精细些。再者,先生虽然一口上好的官话,不过有时候一些字眼儿不如我们说的清楚。像‘四’和‘十’,你就说的不好。以前我在宫里,姑母身边有个宫人便是南人,说话就这样。还有,先生喜欢吃鱼吃虾,我听说南方较北方水产丰富,故而多以鱼虾为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开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开国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舒静韵微微含笑,与林靖道,“你大哥的确在忙太子册立大典的事。”在教导林靖方面,舒静韵与林翊的认知有些许不同。林翊是希望林靖好生念书,其他家里的事不必他小小人儿操心。舒静韵却觉着,林靖有这样的天分,他本就是喜欢搀和事儿的性子,你不告诉他,他自己也很会七想八想、四下打听。

孩子么,你越不告诉他,他越是好奇。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教他知个好歹,日后也好为家族出力。

其实林靖早猜到林翊是在忙立太子的事,立太子向来是国之大事,自千秋节,算一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林靖想问的另有他事,道,“先生,大哥有没有担任个礼仪官之类的?”册立东宫是国之大典,其排场非一般盛事能比,也就比皇帝登基稍逊一筹而已。

而整个册立大典中,最光鲜的职位就是大典中的礼仪官了,非帝王心腹、皇室宗亲不能担任。

林靖这样问,倒并不是关心林翊当多大的官儿。林翊已是一品公爵,官职高低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林翊在昭德帝心中的位子,以及林家在昭德帝心中的位子。

舒静韵摇一摇头,“担任典仪官的是荣菘淮与唐赢。”

林靖立刻便知事情不对了,问,“怎么会是姓荣的?”林太后千秋节时,若非昭德帝对荣家大为不满,也不至于叫谢家渔翁得利,而直接立了嫡皇子为太子。虽知昭德帝素来心软,但,对荣家,这心也软的忒快了吧?

外臣与宠妃联手,意图东宫之位,这在哪朝哪代,都是帝王大忌!

若是权臣架空君主的年头儿,皇帝做的窝囊,没办法只得哑忍,还情有可原。但,昭德帝如今的情势,他虽非盛世明君,权利却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必去看谁的脸色行事,怎么对荣家宽厚至此?

便是叫谢家担任太子的典仪官,都比荣家强啊!

见林靖敏锐至此,舒静韵并不瞒他,道,“善德宫甄妃因对太后不敬被贬入冷宫,甄氏先时所出公主不幸夭亡,接着荣妃的二皇子一场大病,陛下便转变了对荣家的态度。”

林靖眨眨眼,“就这样?”

“是啊。”舒静韵温声道,“能打听出来的就这些了,或许也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

林靖简直无语,嘀咕一句,“若换了我,除非夭亡的是二皇子,我才信呢。”林靖话一落,就挨了舒静韵一记敲,舒静韵皱眉斥道,“你也算念过书的人,当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你这般轻浮,还敢跟你说什么。”什么叫‘若换了我’,这话若传出去,林家就麻烦了!

林靖揉揉脑袋,“知道啦。”

舒静韵寒着一张脸,不理会他。

林靖本就是个胆子足的,大人给他摆脸色,他也不怎么怕,反是跟舒静韵道,“以往我在宫里时,常与陛下见面,瞧着真不像……”这么蠢的。

不要说后宫,整个皇室,皇子公主的身份听着尊贵,其实拿皇子公主性命做筹码的事屡见不鲜。这些宫妃外戚,为争帝宠,什么事情干不出来!而今,死的小公主是冷宫的甄氏所出,荣家才不心疼呢。更兼二皇子只是病,又没要了命,病一场算什么?

这种把戏,昭德帝竟然信了……

林靖又忍不住问,“先生,那甄氏现在又复宠了么?”

舒静韵依旧不说话,林靖去拉舒静韵的手,嘿嘿笑,“先生,你还在生气啊。我记得啦,以后不会说无礼的话了。”

林靖从来很会哄人,连林太后都很喜欢他,这其中自然有血亲的关系,但与林靖本身的聪慧也脱不开关系的。林靖知道自己口无遮拦,犯了大忌,舒静韵斥他,是为他好。林靖是个很讲道理的人,舒静韵恼了他,他倒很能放下脸面架子的来跟舒静韵说好话。

舒静韵怎会与小小的林靖记较,早便不气了,只是想给林靖个教训,方冷着一张脸罢了。却又见林靖说出无数好话来哄他,舒静韵越发觉着林靖人小鬼大,有说不出的有趣,故此更加拿捏起架子,就是想听林靖的讨好。

林靖毕竟年纪小,竟未察觉这一点,正打叠起千百花样跟舒静韵说好话呢,便见林靖身边的嬷嬷朱氏带着另一个大丫头喜儿朝亭子走来。

林靖暂且住了嘴,重往椅中规矩的坐了,待朱嬷嬷与喜儿近前行过礼。林靖方问,“嬷嬷可是有什么事?大嫂找我吗?”朱嬷嬷是越氏的陪嫁嬷嬷,很得越氏信任,但有跑腿的事,一般都是丫头干,怎么今日倒是朱嬷嬷亲自出马了?

朱嬷嬷笑道,“太太慈悲,将喜儿给了大老爷收房。太太吩咐了,叫奴才带了喜儿来给小主子们嗑头请安,算是认个门。”

林靖眼睛很尖,已看到喜儿的辫子已改做盘头,心下一动,却未曾什么。只略点一点头,算是知道了。朱嬷嬷遂带着喜儿去了他处。

喜欢红楼之开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开国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