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明末疯狂 > 第622章 考校

明末疯狂 第622章 考校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6:39 来源:9书院

又近年关,吴世恭带着一群护卫在大营中散着步,他们牵着人来疯等马围着校场在遛着圈。

“大人!其实南阳军、本部出一个镇,再加上归德协三路出兵,只要一个冬季,我们汝宁军就可以荡平河南。留着那些流匪,麻烦!”迟明对吴世恭说道。

为了让部队的分级更清晰。吴世恭就把在南阳的部队升级为军,下辖团练镇和从南阳军团扩编的熊捶镇,共五个军团一万八千人马,由周巡为南阳军的统领。为了区分,汝宁军也取消了军团的名称,改为“协”。因此,现在汝宁军由小到大的编制是:小队——连——营——团——协——镇——军。真有些古今名称混杂使用的味道。

由于连续两年的大旱。被汝宁军和河南官军好不容易平息的地方匪乱又兴旺了起来。虽然这些流匪不敢靠近汝宁军的控制区,汝宁军消灭他们也费不了什么气力,但是有着这群苍蝇在一旁“飞舞”,总让人感到闹心。

“怎么?没待几天就想活动了?连年都不要过了。是不是陪着我这老头子感到没劲啊?”吴世恭开玩笑道。

“哪能啊?大人怎么会老啊?”迟明连忙笑道。

“和你们比,我可就算老了。这次你们一进我的亲兵队,立刻把亲兵队变成了青年近卫军。谁还敢说自己不老啊?”吴世恭的玩笑话引起了一阵大笑。虽然吴世恭还未满三十,可与二十不到的迟明、黄定他们相比,确实算是一个“老头子”了。

“青年近卫军?这名字不错啊!大人!以后我们亲兵队就叫这个名字吧!”黄定听到了吴世恭在无意中说的一个后世的名词,立刻就亮了双眼。

“好吧!”吴世恭当然是无可无不可,“不过首先要考校你们,为什么我不派兵到豫中、豫北扫荡流匪?”

“大人!南阳军现在不可以动!”一旁的一名亲兵禀告道。

“哦?你叫赵敢吧!说说为什么?”吴世恭笑着说道。

赵敢立刻立正,说道:“相对豫中、豫北的流匪来说,谷城的张贼威胁更大。南阳军要保障南阳铁矿,又要挡住陕贼侵扰汝州,还需防住张贼再反,因而不得轻动。”

张献忠在谷城接受明廷的招抚,固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不能否认,他当时在思想上是有动摇的一面,也做了一些很有欺骗性的动作。而且张献忠对熊文灿等官员贿赂又厚,在朝廷中找到了许多“干爹”。虽然汝宁军是确定而且肯定张献忠是诈降,可是并无可能冒然地出兵,去剿灭张献忠的农民军。

可是山川司和军情局的密探也探知:张献忠在受抚以后,接受了朝廷授予的副将官职,也领取了一些粮饷。并在与朝廷官员的接触中,张献忠也尽可能遵守明朝官场的惯例。而且张献忠还曾到沔阳港拜见总理熊文灿。

但在实际上,张献忠在谷城始终保持了农民军的独立性。他虽然伸手向明政府要粮饷,却不接受明政府调他去镇压其他农民军的命令,也不接受改编或遣散。表面上他同明朝地方官员和当地乡绅时有礼节上的往还,内心里却处处戒备,保持着高度警惕。他在“受抚”的掩护下做了许多再反的准备工作。

在军事上,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受抚”期间仍然人不散队,械不去身,并且不断操练士马,保持着临战体制。并且每日置造战船,打造极精军器。买马制器,日夜整办,惟恐不及。反正是厉兵秣马,做好了一切造反准备。

而在经济上,张献忠也在谷城实行过屯田,并利用自己的副将官职,勒令当地士绅把收来的租子交充军粮。张献忠还改谷城王家河为太平镇,在镇上设立关卡,往来货物一律征收一半,充作养兵费用。不仅保护了民间贸易,还为农民军获得了必要的物资装备。

此外,张献忠招揽了一批士绅出身的文人作为参谋人员,帮助策划军机进止。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湖北应城县生员潘独鳌和谷城的徐以显、王秉真。这些人大抵是在朝廷统治下感到受压抑而参加农民军的。如潘独鳌就是因同本县乡绅争夺田产,败讼后愤愤不平才投入张献忠队伍的。

这些文人的加入,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例如:徐以显就曾给张献忠讲解《孙吴兵法》,帮助农民军制造三眼火铳、狼牙棒、埋伏连弩,指导布设团营方阵、左右营诸法。使得张献忠的农民军战斗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并且五省总理熊文灿等官员还贪得无厌。因为熊文灿在担任福建巡抚和两广总督时,通过招降郑芝龙勒索到大批财宝。而张献忠受抚以后,他又故伎重演,责赂黄金蹏褭千,珠琲盈斗,瓖货累万万。使得张献忠都对部下笑道:“这是把我当作郑芝龙了。”

如果破财消灾倒也罢了,可是那些朝廷官员不仅是勒索财货,一些对农民军怀着仇恨心理者,还一再秘密策划并向朝廷建议,趁张献忠部屯扎谷城的机会,调集重兵加以歼灭。谷城知县阮之钿甚至准备用下毒的办法谋害张献忠。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张献忠必定会反。无非是怎么反和什么时候反的问题。但只要看看谷城离襄阳、离南阳和汝宁距离,就使得汝宁军一定要预备好一支部队,随时准备张献忠的再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世恭对赵敢的回答比较满意。不过他接着考校道:“你们再说说,那为何不调动在大别山的蛟击镇和猿跃镇呢?”

这次迟明就抢着回答了:“以鹰博兔,消大别山匪患。护汝宁。归德两地南翼。”

吴世恭笑着点点头。汝宁军如果展开全面大战,主战场一定会在西方和北方。所以维护南翼的安全就相当重要。而大别山一直是匪盗聚集之地,所以汝宁军只有消除了这个隐患,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向西、向北展开军事行动。

再说,如果控制了大别山地区,再加上在黄冈、桐城和六安的屯田庄子,汝宁军只要在此地驻扎一个镇,就可以有效的威胁在凤阳的官军和在南京的京营。使得这两支朝廷军队不能够随便地向汝宁军发起进攻。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够出兵了吧!”吴世恭又问道。

迟明他们点点头,说道:“因为出兵了以后,汝宁、归德空了。就怕陕贼再入河南。”

当“十面张网”的军事大战略开始以后,明军确实是一帆风顺,捷报频传。而且张献忠和刘国能的投降也给予农民军的那些首领很大的影响。在各路明军的围剿中,农民军的声势已经被打落了下去。

可是吴世恭知道,将来李自成的农民军将会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所以现在肯定是暂时的低潮期,将来也肯定会卷土重来的。

而且现在各路明军的主力都集中在陕西、四川,如果农民军想要流窜,最好的流窜地点无非是河南和湖广。而这两个地区,都是汝宁军的作战区域。因此,吴世恭就一直在做着与农民军决战的准备。

“是一个原因。还有呢?”

“保证我们汝宁军的实力,等待以后的大战。”

“这也算是一个。还有没有?”

迟明他们对视了一会儿,都摇了摇头。吴世恭一下子笑了出来:“你们在我身边,不是光护卫我的,还要多学啊!看样子要把你们踢到作战部去好好待上一阵子。”

“告诉给你们,还有以下的原因:我们汝宁军的财力只能够支撑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再多,就要寅吃卯粮了,等到全面大战,哪里来的粮饷支撑啊?”

“还有,你们不要忘记了!我们是汝宁军,只能够在汝宁、归德作战。到南阳、湖广我们是取巧,正好那里有贼军。可是到豫中、豫北去,没朝廷的征召令怎么行?”

“不过,你们也不要这样丧气,没人天生就会打仗。能够成为我的亲卫,你们的战技应该都很出色,可现在就要学习怎么样指挥、怎么样打仗。以前的如松、小辛子也一样在学习,等到他们满师了,我才把他们放出去。如果你们满师不了,到时候我可不会放你们出去的!”

“诺!”

结束了散步,吴世恭回到了内宅。管家刘远出门迎接。吴世恭就问道:“年礼都送出去了吗?”

“都送了!”刘远连忙回答,“不过!不过其他人都收了,就六安的孙爷没有收。”

“嗯?”吴世恭感到相当奇怪,“他为什么不收?”

“这……孙爷给老爷来了封信呢。”

“信在哪里?”

“在书房给老爷搁着呢。”

吴世恭回到书房,拆开了孙呈秀给自己写的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他是越看越怒,孙呈秀分明写的是一封绝交信。

所以吴世恭看完以后,他是一拍桌子,大喊道:“让薛志农滚过来。”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