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明末疯狂 > 第913章 水银泻地

明末疯狂 第913章 水银泻地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6:39 来源:9书院

穹源元年七月十四日,潞王朱常淓就任监国。在初掌政权后,除任命了一批官员以外,另派使者陈洪范去同大平军讲和,以割让江南四郡为条件,还是想苟安一方。

在当年,陈洪范曾虽弘光朝使节团去北京通好,在那时已经暗中投降了大平朝,被派回江南充当内奸。他回到江南以后写了一篇名为《北使纪略》的文章恬不知耻地宣扬自己效忠于明朝廷,背后却到处散布大平军势大难敌,劝人及早投降,被人称为“活秦桧”。

这次,陈洪范又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乘坐悬挂着“奉使平朝”旗帜的船只,去同平方密商卖国事宜了。

可就在朱常淓仍梦想苟且偷安的时候,大平军却迅速地向杭州逼进。迟明收取了南直隶十四个府、州后,全军向浙江进发,直趋杭州驻马。七月十七日,清兵进抵塘西,潞王身边的文臣武官们再次发生了大溃逃。

此时,陈洪范同浙江将军迟明已经商议妥当,回到杭州同张秉贞一道劝朱常淓投降。朱常淓贪生怕死,决定奉表降平。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原先率领兵马护送弘光帝到芜湖,朱由崧被俘以后,他们又来到杭州,所部兵马还有一万名左右,准备拥立潞王保卫杭州。没想到朱常淓已决意降平,在方军同大平军战于湧金门下时,朱常淓竟丧心病狂地以酒食从城上扔下,犒劳大平军。方元科等极为愤慨,东渡钱塘江,后来参加拥立鲁监国的行列。

七月二十日,大平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迟明趁势派出使者招降浙东各府州和避居这一地区的明藩王。时周王寓萧山,惠王寓会稽,鲁王寓临海。迟明遣骑修书,以参、貂等物为贽,邀诸王相见。鲁王以道稍远,辞疾不至。周、惠两王渡江赴召。寻送南京,同弘光帝、潞王俱北去。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严州等府州官也纳土归降大平朝。

穹源元年七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键见潞王朱常淓已经决定投降,不胜愤慨,在一批文官武将的支持下,离开杭州前往福州筹办监国。

虽然唐藩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的八代孙,在谱系上同崇祯皇帝相距很远,按常规是轮不到他的。可是因为当时的南明政治中心却在东南,朱常淓、朱常润降清以后东南士绅也急于解决继统问题,不得不就近从疏藩中推选。

朱聿键以明朝疏藩即位称帝,尽管他颇想有一番作为,重建明朝江山,但他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的名分,这一先天弱点使他不能不依赖倡先拥立的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即位后就以拥戴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

而隆武朝廷建立后,颁诏各地,得到了两广、赣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残明政权的承认。

此外,鲁王朱以海监国浙东;分封于广西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黄袍加身。残明事实上变成了兄弟萧墙状态了。

而此时在福建的郑芝龙兄弟,他们即以迎立隆武作为定策勋臣第一,借隆武朝廷的名义巩固自己在福建等地区惟我独尊的地位,带有很大的割据色彩。又派出使节与大平朝勾勾搭搭,做好了随风而倒的准备。

唐王朱聿键原本希望郑芝龙、郑鸿逵统兵出福建,建功立业。在他的一再训令下,郑芝龙不得不派永胜伯郑彩带兵出杉关,援救江西建昌残明部队。郑彩到达杉关之后却按兵不动,无论监军给事中张家玉怎样催促,他一概置之不理。不久听说大平军将至,拉起队伍就跑,三日夜退到浦城。

随着双方矛盾的激化,唐王朱聿键明白除了离开福建,摆脱郑芝龙兄弟的控制,不可能有任何作为。于是,他决意亲征,目的是第一步把行在移到江西赣州,然后视情况而定,如果江西用兵得手,局势稳定,可以西连湖南何腾蛟部,东接福建郑芝龙部,南靠广东,收就近指挥之效。即便江西作战不利,还可以西移湖南,南下广东。

唐王朱聿键锐意恢复,郑芝龙却拥兵自重,挟制朝廷,无意进取,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首席大学士黄道周不胜愤慨,自告奋勇督兵出福建,联络江西,援救徽州、衢州一带的金声等部残明部队,设法为隆武朝廷打开局面。

穹源元年九月二十八日,黄道周勉强拼凑了三千多名士卒踏上了征途,唐王朱聿键派赵士超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任军前监纪。掌握兵马钱粮大权的郑芝龙内心窃喜,惟恐其不去,既不拨给精兵,粮饷也只支给一个月的定额。

师出不久,兵饷就接济不上。黄道周只好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书法亲笔书写委任状,沿途召募一些忠贞之士。黄道周本人,毫无军事经验。他所知的兵事,都只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部下兵将也大抵是应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凭着一腔热血奋勇向前。

施琅当时充当偏裨,随同道周出征,他凭军事眼光看出依靠这样一支队伍同大平军作战必败无疑。因此,他就向黄道周建议,遣散队伍,只带少数经过挑选的人由小路直接进入赣州,以首席大学士督师的名义节制和调遣南赣、湖广、广东、广西等地总督、巡抚、总兵,会师进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黄道周为人迂执,不达权变,以为自己有这么一支松松垮垮的军队总比没有好,又把自己的声望估计过高,认为所到之处必将群起响应;何况在他心目中施郎不过一介卑微末将,哪能有什么奇谋良策。施郎见黄道周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陪着他送死,径自返回福建。

黄道周到达徽州府境之后,朦头转向,直到金声兵败被俘,他才弄清楚原来自己的军队同金声部残明军只隔一座山。他的兵力能不能解救金声固然是个问题,但至少说明他情报不明,缺乏军事才能。

金声部既已覆败,黄道周带领的少数军队又不是大平军对手,出兵援徽的目的落了空。他率部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转入江西,穹源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大平军探听到黄道周在婺源县境明堂里下营;第二天,被大平军三路围攻,黄道周部下士卒阵亡的有一千多人,余众星散,他本人和文官兵部主事赵士超、通判毛志洁、中书蔡雍、赖继谨,武官游击朱家弟等被俘。之后,依《大赦令》,黄道周等人皆被斩首。

黄道周此次的反击,完全是形同儿戏。不过这也是南明至残明阶段的唯一一次反击。至此以后,大平军又开始了一路平推的过程,直至把所有残明部队围至广西、云南等西南边陲。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大平军的进军过程:

迟明的东路军进占浙东府县后,大学士张国维、督师兵部尚书余煌、礼部尚书陈函辉、大理寺少卿陈潜夫等先后自杀。

督师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誓死不降。迟明亲率大军从绍兴前往金华,把该城四面包围。但守城明军在朱大典指挥下凭城顽抗,直至迟明从杭州调来红衣大炮,又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猛攻了二十天,金华才被攻破。

朱大典带领家属和亲信将校来到城中火药局,用绳索捆在火药桶上,点燃引线,轰然一声,壮烈成仁。

朱大典这位与吴世恭有着交情的前明官员,吴世恭也几次去信联络劝降,但都被他断然拒绝。而在明末官场上,朱大典也以贪婪著称,可其最终还是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而吴世恭得知此一结果后,也只能扼腕感叹:“可惜!可惜!”

周巡、薛强的西路军攻克吉安,向赣南推进。之后大败残明军于赣州城下,抢占了这一东连福建、西接湖南,又是广东的屏障的战略要地。

不久,迟明的东路军高歌猛进,不久,郑芝龙等人归降大平,唐王朱聿键被俘杀,闽、赣、粤相继失陷,驻守在湖南的何腾蛟也被张彪的中路军和周巡、薛强的西路军三面合围。在溃逃之中,何腾蛟部几乎全军覆没,残部随何腾蛟逃至广西。

四川之南明军得知南京沦陷后,也相继献出了成都、重庆,并大多归降了全大山至四川军。四川全境落入到了大平军手中。

从穹源二年下半年至穹源三年之间,残明各支部队、大顺军和大西军残部、云南广西地方明军等部队,已经在大平军水银泻地般的攻势下,不得不暂时联合了起来,共同抵抗着大平军的进攻。直到穹源四年末,西南边陲的这些残余部队才被大平军完全肃清。

当大平朝刚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时,其动用的兵力还不到大平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可是当把残余抵抗部队包围在西南边陲时,南征大平军的总兵力已达到了一百三十多万。由此可见,南明的军心溃散和民心所向。

而在最后,就要看看大平军集中所有精锐展开的对清作战了。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