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然后下面没有了 > 第九十三章

然后下面没有了 第九十三章

作者:渔小乖乖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9:06 来源:9书院

最近这些日子的事情太多了。边静玉忙着宴请。沈怡忙着督建房子。苏氏和鲁氏忙着商量孩子们成亲的事。沈德源忙着朝廷的公务。总之, 大家都不得闲。不过,这种忙碌能够带给人一种充实感。

边静玉派人去请沈家父子过门,沈德源白天不得闲,就披着夜幕上门了。

沈德源直到这时才知道孩子们捣鼓出了晒盐法,并且晒盐法还取得成功了!他眉头一皱,道:“现在并不是什么好时机。”显武帝很明显要就赋税和土地的事对豪强们开刀了,根本腾不出心力忙别的。

制盐成本高和运输成本高造成了如今盐贵的现状。晒盐法降低了制盐成本,似乎可以大大降低盐价,让更多的人吃得起盐。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盐的定价掌握在朝廷手里, 但朝廷不可能不考虑贩卖食盐这条利益链上的众多势力。如果朝廷贸然降价,那些大盐商及他们背后的势力肯定要乱上一乱。

边、沈、鲁三家合力发现了晒盐法,此**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这却触犯了贩卖食盐的利益链上的很多势力的利益。这些势力一旦合起来, 他们三家肯定无力招架。若是皇上站在他们这一边, 他们或许还能坚持一会儿,可皇上现在明显更重视赋税及土地改革一事。皇上既然对豪强开刀了,他不可能同时拉开两条战线,对盐商及盐商背后的势力肯定是安抚为主,到时候边、沈、鲁三家就倒霉了。

纵观历史,忠良被陷害的事情还少么?

这里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在如今这种社会体制下, 最底层的老百姓们掌握不了多少话语权, 权利都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里。若是有人想要触犯这少部分人的利益, 他必当寸步难行, 且步步惊心。

沈德源自然是个好官,可是他熟谙官场规则,从来都不是凭着热血上头就敢一往无前的愣头青。

鲁舅舅被泼了一头的冷水,整个人迅速冷静下来了。他想了想,道:“晒盐田建在崇海湾,那儿本就是我们鲁家的渔场,渔场里的人都和我们鲁家签了契约。想要把晒盐一事彻底瞒下来,这并不难。”

这事既然还不能上报,那就握在手里当个底牌。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沈怡立刻有了主意,道:“只要舅舅能将这事彻底瞒好,不如叫盐田继续制盐。制得的盐不能卖给本国的人,却可以卖往海外。”如此一来,鲁家靠着买盐就能够大赚一笔了。

沈怡这话一出,大家心里便是一动。在场的人都不是什么愚忠的人,他们不觉得用上沈怡这个方法就对不住皇上,只是担心这里头的风险。这事一旦泄露了风声,他们的脑袋就不能待在脖子上了。

边静玉说:“正所谓灯下黑,我们索性造个灯下黑,把造船出海这事直接告知给皇上。舅舅得了如意果,先前的玉米是从异国他乡传来的,如意果也是从异国他乡来的物种,怡弟找个时间把如意果献上去,再对皇上直言,只说想要造船去海外,为皇上寻找更多的可食用的物种。皇上肯定会答应的。”

边静玉口中的“海外”,和遥远的美洲大陆没有关系,此时的人还不知道有美洲大陆呢,仅仅是指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范围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时的航海技术已经能够支持这一点了,并且已经有了相关的航海图,海上的风险大大降低。只要皇上答应了沈怡寻粮一说,那么他们的船就是奉旨出海了。至于这船到了海外后又到底做了什么,皇上哪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呢?他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

沈德源只觉得边静玉再次出乎他意料了。这孩子着实有些大胆!

边静玉又说:“晒盐这事也可以告诉皇上。盐田那么大,若有人远远瞧见了,觉得这事稀奇,说不得就把事情泄露出去了……到时候若有人告我们图谋不轨,我们就无可辩驳了。所以,不如我们把这事当笑话先说给皇上听,只说晒盐的效率太低了,完全不能代替煮盐法!”他有些调皮地眨了下眼睛。

鲁舅舅愣了一下,晒盐的效率确实比不上煮盐法,但怎么就是个笑话了呢?

沈德源却立刻就明白了边静玉的意思,点了点头,说:“此法可行。”

鲁舅舅虽慢了一拍,但他很快也想明白了,指着边静玉笑了起来:“你小子……还好你读书去了,若你跟着我做生意,脑子活络又有胆子,哪里还有我们的饭吃!”他这话虽是在赞扬边静玉,其实细究起来是有些失礼的。商人的地位远远不如读书人,更何况边静玉都已经高中状元了,鲁舅舅这话却把商人、读书人的地位同等了,若是边静玉没那么亲近鲁舅舅,他听到这话后难免会心生不满。好在边静玉完全不会介意,他从来没有瞧不起自己的母族。鲁舅舅这话在他听来,反而觉得就是一种认可。

边静玉只抿着嘴唇笑,脸上的笑容与沈德源如出一辙。

第二天,沈怡就以自己新诚伯的身份给显武帝上了请安折子。像他这种有爵位的人,过年过节时都要给皇上献请安折子,即使边缘化如安平侯,他也是要定期给皇上请安的。不过,皇上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看请安的折子呢?因此,像安平侯这样的,他们的请安折子到不了皇上的面前,一般在礼部挂个档,折子就被积压了。新诚伯却不一样,他圣眷正隆,请安折子肯定要叫皇上真正过一过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然后下面没有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然后下面没有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怡按照请安折子的套路先说了一堆废话,反正就是各种拍皇上马屁,祝愿皇上洪福齐天等等,到了折子的最后,他才恭敬地提了一句,只说最近新得了一样东西,待皇上闲暇时就献给皇上赏玩。

没过几天,皇上果然召见沈怡。沈怡就把盆栽的西红柿带到宫里去了。

西红柿和玉米皆可使用,从营养价值来说,它们更是难分上下,但西红柿的政治价值是远远不如玉米的。玉米能让百姓填饱肚子,西红柿只是让餐桌上多一道菜而已。所以,如果这回献西红柿的是别的什么人,皇上估计见都不会见他。但因为献西红柿的是沈怡,倒叫人觉得沈怡果然蒙神眷顾了。

沈怡说了一堆西红柿的药用价值,比如说能治疗牙龈出血等等。总之,若是西红柿被推广开,虽不能像玉米那样填饱肚子,也能叫民众强身健体。末了,他道:“这西红柿其实是皇商鲁家找到的。”

沈怡把鲁家派人在各通商口寻找新粮种的事情细细说了,他没有说出红薯这两个字,只说若还有像玉米那样高产的粮食,就不会错过了。这端的是一片忠心啊!西红柿只是一个开始,绝不是结束。

显武帝果然很高兴。

沈怡趁机说出了想造船出海寻新粮种的事。

此时出海是有很多风险的,近海处海匪猖獗,远海上波涛奇诡,像玉米那样高产的新粮种到底存不存在还不好说,但出海的风险却是无可避免的。鲁家为了沈怡说的一个可能性就出海了,他们得多看重沈怡啊!显武帝不知道鲁家想出海卖盐、做海上贸易,只按照常理推断,觉得鲁家肯定亏大了。

沈怡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圣上英明,想必已经知道了微臣和边状元之间的亲事。现任的鲁家家主正是边状元的舅舅,他极为疼爱边状元,微臣便是被爱屋及乌的那只乌鸦吧!之前微臣突发奇想,想出了晒盐这个办法,觉得晒盐不必伐木烧炭,能降低不少成本,鲁舅舅就在自家的渔场试验了……”

“哦?最后结果如何?”显武帝显然不觉得晒盐可行,这话只是随口一问而已。

沈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唉,虽说晒盐确实能够出盐,但速度太慢了。需要连着曝晒好些日子,中途还不能下雨,才能勉强晒出一些盐来,实在是得不偿失啊!可见微臣先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他把卤水一事瞒下了。若不往盐田里加入卤水,晒盐的效率确实非常非常低,不能取代煮盐法。

显武帝果然没有把晒盐一事放在心上,道:“鲁商果然疼爱你们这些小辈,竟由得你们胡闹。”

“为了这晒盐法,微臣连累得鲁舅舅亏了好些钱,现在都没脸见他了……”沈怡哀叹着说。

正如边静玉推测的那样,显武帝果真把这事当个笑话听了。毕竟,按照常理来推断,晒盐法确实存在着诸多的缺陷。而这事既然已经为显武帝所知,那么边、沈、鲁三家所担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显武帝看着一盆红彤彤的如意果,见沈怡始终忠心耿耿——虽然他也觉得年轻人的很多想法太过异想天开了——心里对沈怡难得有了些真心的喜爱,道:“你怕是还没有取字?不如朕赐你一字吧。”

沈怡连忙拜谢。皇上都说要给他取字了,他肯定不能拒绝,还不如欢天喜地应下来。

显武帝沉思片刻,道:“你是个有福的……朕便唤你神佑吧。”

若不是得天庇佑,怎么能发现新粮种呢?

其实这字从文学的价值来看,也不能说取得多好,但总比沈怡噩梦中的“喜儿”要好,而且还是皇上赐的,这价值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只要沈家不造反,皇上这字差不多能保得沈怡一世平安了。

沈怡再次拜谢皇恩。显武帝除了赐字,还有别的奖赏,连带着鲁家也有赏赐。

沈怡入宫一回,满载而归。

“神佑……神佑……”沈怡坐在回家的马车里,轻轻念着自己的字。忽然,他全身僵硬了。

皇上取字时显然没有考虑到沈怡的姓氏,沈神佑三个字连起来念就像是“婶婶哟”一样。日后若有人提起沈怡,难免会说“那婶婶哟如何如何了”;而有友人当面叫着沈怡的字,听上去也像是“婶哟”……

很好,从此以后,天下皆红薯了。(红薯唤边静玉小叔,叫边静玉媳妇小婶。虽男人成亲另有一套叫法,红薯其实应该叫沈怡小叔,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怡确实也算红薯的婶婶,没有错啊。)

万万没想到,逃过了喜儿,却没逃过“婶婶哟”!

喜欢然后下面没有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然后下面没有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