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大唐第一厨 > 第4章

大唐第一厨 第4章

作者:浮云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6 23:35:41 来源:9书院

桃子果酱受到了母子俩的一致好评,李三娘用筷子搅拌后尝味道:“酸甜可口。”她心说空口吃味道有点重,但包在麦面中,将果酱与面香相融合,应该刚刚好。

在做完蒸饼与笼饼之后,面团还有剩,李三娘揪了一小块放在手掌心中,把果酱包进去,她伸出手指摆弄面团,不会儿一角尖尖的馒头新鲜出炉。

唐朝馒头与现代馒头包子形状皆不一样,为方便蘸酱,半边白胖,半边有一尖角,吃时用尖角蘸糖或酱。

她现在所包的馒头,比平日里的还要扁些,莫文远眼瞅是按照桃子的模样包的,他道:“阿娘,桃子尖头是红的,我们要不也把尖角染红?”

李三娘盘算道:“染红容易,紫苏苋菜无论哪种炖煮后都出红汁,到时多加点水蒸之前在面上过一圈便是。”

莫文远主动道:“阿娘我来帮你。”

李三娘看他人小小的,好笑道:“你帮我蘸红汁?”

莫文远点头。

母子俩都是行动力强的,一碗桃酱熬出来,李三娘便用剩下来的麦面包馒头,而莫文远则拿几枚铜板去街上买苋菜。

苋菜是唐代常见蔬菜,再加上小孩儿多喜欢色彩鲜艳的饭食,李三娘经常买一把闷锅里,莫文远倒是无所谓,莫小狗吃得高兴的不得了。

他将买来的苋菜放在陶瓮里煮,三娘则飞速地包馒头,量计算得刚刚好,一罐试做的桃子酱包了20个馒头,一个时辰过后就在蒸笼里蒸上了。

出笼时正是饭点,三娘抬起蒸笼盖子,她之前把剩下来的桃汁与面一起和了,果酱混着麦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街上玩耍的孩子鼻子最灵,他们立刻簇拥在饼店门口。

“好香啊!”

“什么味道?”

“莫大,你阿娘又做了什么?”

莫文远从灶台后探出脑袋笑嘻嘻道:“桃子馒头,可好吃了,让你们阿娘阿爷来买啊!”说着就拿起了李三娘给他的桃子馒头,在孩子们面前掰开了,浓重的酸甜味侵入他们的口鼻,前者都撅着鼻子使劲吸,口舌生津。

莫文远的广告打得妙,不一会儿就听见家家户户传来小孩儿的哭闹声。

“阿娘,我要吃馒头!”

“莫大他们家的馒头可香了!”

“说是桃子做的。”

“吃吃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有的家长对孩子不假辞色,见闹开了,反手就在头上拍一个巴掌,有的倒是给闹得不行,揪孩子耳朵到店门口。

张四娘好笑道:“三娘,给这小子来一个。”她道,“要是不买给他估计能把我闹死。”

李三娘笑眯眯道:“两文钱一个。”

蒸笼掀开,馒头白胖可爱,红苋菜染的尖比起桃子本身的红色差得很远,但毕竟有点红,比起颜色单一的普通笼饼,看上去很是喜人。

张四娘惊讶道:“哎呀,这馒头怪可爱的。”

李三娘加大力度宣传道:“桃子馒头,我欲在盂兰盆节上售卖,今日先试做一番。”

孩子拿到馒头后立刻掰开,大快朵颐,桃酱溅到脸上,又伸出舌头把酸甜可口的酱汁舔掉。

张四娘见他吃得香,伸手把另外一半夺了,那孩子见给阿娘抢了吃食,屁都不敢放一个,就是脸皱成一团,好不委屈。

好在他阿娘只是尝了一口,就把东西还给儿子了,她惊呆:“这是桃子?我平日蒸桃怎不是这味道?”时人吃水果好蒸煮,像梨子桃子之类从不生啃。

李三娘玩笑道:“若与蒸桃一个味,我还怎么做生意?”

莫文远插口道:“张婶可要再来两个?我家桃子馒头甜口又开胃,卖得还比饴糖便宜,买几个回去吃了玩玩吧。”

张四娘给他说的心动,又拿了两个馒头。

不一会儿,在小朋友们的号召力下,试做的二十只馒头都卖完了。

……

七月天气炎热,即使早做了馒头都放不住,所以在七月十五当天,李三娘凌晨就起来做馒头。

她总算没有拒绝莫文远的帮助,小小的孩子在厨房里上蹿下跳,一会儿看火熬制桃子酱,一会儿分面团。

一块一块的麦面被他从长条面上揪下来,整齐摆放在砧板上,形状相似,份量相同,比林大娘做得都好。

林大娘与莫小狗被分配去做体力活,挥舞菜刀,将桃块剁碎。

莫文远边掐面团边道:“其他瓜果怕也能和桃一样,做成果酱,到时娘可以做别种馒头,定有人来买。”

但李三娘却摇摇头道:“瓜果馒头不宜多做,少量做些也就罢了。”

“蒸饼笼饼皆做饱腹之用,甜口馒头少吃还成,吃多了只会腻得慌,没有羊肉馒头实在。”

“偶尔尝鲜还好,做多了肯定卖不出去。”

莫文远听后一拍脑袋,心道阿娘真有商业头脑,比他想得多多了。

他以前光顾着钻研手艺,台头卖菜酒店管理装修都有专人管,故而莫文远对此很不通窍,但李三娘却不同,蒸饼屋乃是她一人撑起来,除了好手艺外,饼店经营人际交往她都能处理得紧紧有条。

莫文远心道:要多向阿娘学学。

……

开门鼓咚咚咚咚咚响,坊门大开。

莫文远被李三娘牵着,埋没在人堆中,他抬头只可看见天边的熹微,明亮的星星在黑与白的交界线上闪烁。

身边是各种各样的人,男人女人百姓官人,偶尔还能听见牲畜的嘶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第一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第一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盂兰盆节当日,街上的人流量较之以往多了几倍。

唐代佛教盛行,仅一个长安寺庙都不下百所,然寺庙虽多,却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像今日最有节日气息,聚集人最多的无外乎官府斥巨资举办盂兰盆会的皇家寺庙。

皇室会向几家著名寺庙献盂兰盆供,就算是为了看浩荡的皇室仪仗队,百姓都更愿意去大寺庙。

李三娘欲往地处靖善坊的大兴善寺,眼下正是贞观九年,大慈恩寺等后世著名寺院尚未建立。

大兴善寺寺殿崇广,规模为京城之最,制度更与太庙同,为皇家寺院。

莫文远跟在人流中,发现一半以上人都是往大兴善寺去的。

三娘一手牵莫文远,另转头对莫小狗道:“等一会儿到寺庙,你先将盆中供奉送去,我与大郎在山门高座附近等着。”

莫文远奇道:“我们送甚供奉?”他分明记得阿娘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啊!

盂兰盆节这日,大兴善寺除了接收皇家供奉之外,城中的富人平民也都会送来供奉,供奉内容不限,除了吃食经书日常用品,甚至还会有人拉来百戏班子,伎乐木偶戏杂技在山门口轮番上演,好不热闹。

莫文远家才奔赴小康,最多就送点蒸饼馒头,但他奇的是前两年也没见三娘送供奉上寺庙,怎么今日……

城中百姓佛教徒众多,但他阿娘却偏偏是不信教的。

李三娘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企图:“虽说供奉是给佛的,但法会结束后还不是给大师们吃了去,如果有大师吃到我们的供奉觉得好,说不定还能结个善缘。”

莫文远眼皮子一抽一抽,心说这叫什么善缘,应该说是财缘吧?

用盂兰盆供奉打广告,他娘也是绝了。

莫小狗听了不觉得有问题,他道:“高座?已经搭好了?”

高座是给俗讲僧人坐的地方,保证僧人盘腿坐在上面能高出听众一线。

一般在盂兰盆节后一天,也就是农历七月十六,寺庙会开佛讲,内容是《佛说目连救母经》。

俗讲虽也是讲经却不缺乏趣味性,毕竟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给众人在枯燥的生活中增添乐趣,所以讲经过程中不仅穿插音乐,还以白话叙述,说经僧人怕是练过口技,模仿中年妇女、孩童、老人,皆惟妙惟肖,还能以木鱼配音唱歌。

与百戏艺人相去不远,莫文远之前看过一回,都感叹唐代僧人技能太多。

哎,这年头哪行都不是好混的。

三人说定之后便兵分两路,朝着既定地点去了,莫文远身子小小,手上挎篮子,快步跟李三娘走。

山门外人如潮水,要小心别走丢了!

※※※※※※※※※※※※※※※※※※※※

太狠心了你们,没有加更就不能有留言吗(嚷嚷)

给营养液也行啊!

——————

妖星双子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1-21 12:43:24

yuejiahuli04615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1-21 13:02:21

颜盛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1-21 16:33:33

感谢小天使们投的地雷!

喜欢大唐第一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第一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