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将白 > 第627章 外放

将白 第627章 外放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3:49:55 来源:9书院

第627章 外放

这个翰林院的李朔,乃是成康十三年的榜眼,也就是一甲进士及第,今年三十一岁,在翰林院做编撰已经四年了。

按照朝堂潜规则,这种进士及第的功名,一般要在翰林院熬上几年,然后送往六部打磨,最后历练个十几二十年,就有机会登堂拜相,成为指点江山的宰辅。

就拿成康朝的五个宰辅来说,除却以名士身份做官的谢康以外,其余四个宰辅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曾经在翰林院渡过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日子是很难熬的,寒窗苦读十几年,好容易金榜题名,很难有人能按捺住内心的野心,安安心心的在翰林院修书做学问。

这个李朔,显然就按捺不住自己心里的寂寞,想凭着“劝进”,给自己一个进身之阶。

说实在了,李朔这个人,乃是一甲进士及第出身,只要老老实实在朝堂上熬资历,将来哪怕做不成宰辅,熬到一部侍郎的位置也是不成问题的,他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去做什么“劝进”。

可是他偏偏做了。

对于这件事情,赵显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回应,如果他默认了李朔这种行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种劝进的文书,会向雪花一样飘向他的桌案,挡也挡不住。

可是他对这个李朔的态度也不能太过激烈,否则那些肃王党们难免会有些心寒,甚至会有生出一些别的乱子出来。

所以这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拿捏的好。

大约子时初刻,穿着厚重袍子的赵炳赶到了肃王府书房门前,赵显开门把他迎了进去,轻笑道:“大冷的天,大半夜还劳动大统领跑一趟,辛苦大统领了。”

赵炳弯腰道:“王爷这是哪里话,宗卫府本就是王爷的左右手,不分时间的。”

事实上,赵显平日里有什么事情,往往都是派人知会赵炳一声,像这样直接派人唤他过府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的。

相比来说,先帝赵睿,倒是经常大半夜把赵炳喊到宫里去,次数远比赵显要频繁的多了。

赵显给赵炳搬了把椅子,然后自己也在座位上坐了下来,把桌子上李朔的奏书递在赵炳面前,笑道:“大统领看一看这个。”

赵炳双手接过,只是轻轻扫了一眼,这位大统领的角色就瞬间变得惨白。

无论在什么时候,“篡位”这两个都是极为敏感的,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要了无数人性命,在看到这份奏书以后,向来沉稳的赵炳瞬间就慌了神,甚至身子也跟着颤了一颤。

因为他不清楚赵显的想法,他不知道赵显给他看这份文书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让他去着手处理这个上书的李翰林,还是让他着手协助赵显登基……

想到这里,赵炳声音都有些颤抖:“王……王爷的意思是?”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近来江北初定,我大启也勉强算是中兴,所以朝中有些人开始起了别的心思,但是现在我大启百废待兴,朝堂之上最需要的就是稳固二字,本王不想看到有人再拿“劝进”这两个字做文章,大统领执掌宗卫府十余年,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赵炳闻言,长出了一口气。

赵炳其实没有谢康高明玉那样的野心,他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跟随在赵睿身后,之所以后来倒向赵显,也是因为旧主将死的原因,他就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宗卫府大统领,并不想有什么从龙之功。

“王爷的意思,卑职明白了。”

赵炳低声道:“这个李朔,卑职立刻派人去处理。”

赵显摇头:“本王要你处理的不是李朔这个人,而是朝堂上的这些苗头,从现在开始,宗卫府要抽出一部分人力,去监察百官,最起码不能让他们再背地里结盟议事,本王不希望有一天本王上朝的时候,这些人来一个黄袍加身,逼着本王坐上那个位置,你明白了吗?”

赵炳虽然不明白“黄袍加身”的典故,但是字面意思已经足够这位大统领理解了,他点头之后,有些迟疑的说道:“王爷,我宗卫府最近一直在做军器监的事情,如果再抽出人手去监察百官,卑职怕人手不够,误了王爷的事情……”

这是在跟赵显要人要钱。

赵显用手敲了敲桌案,淡然道:“内府人手不够,那就放一些事情给外府去做,宗卫府外府已经成立两年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遴选出一些能用的人?”

赵炳低下头:“卑职知道了。”

“那这个李翰林……”

“李朔这个人,你把他详细资料整理一番,送到本王这里来,之后的事情你们就不必多管了,本王自己处理。”

“卑职明白。”

赵炳在赵显的书房里,足足待了近一个时辰,一直到丑时初刻的时候,他才从赵显的书房里出来,此时这位见过不知道多少大风大浪的宗卫府大统领,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了。

他今天晚上经历的事情,是关乎启国无数生民性命的大事,因为只要那位年轻的肃王殿下一念之差,临安城里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这其中,也包括了那个小皇帝的性命。

赵炳站在肃王府门口,望着皇城方向,轻轻叹了一口气。

随后,这位宗卫府大统领,迈着沉重的步伐,踏进了夜色里。

此时夜风凄冷,临安城寂静无声。

次日,翰林院正六品的翰林编撰李朔,被吏部一纸文书调出了京城,调往南边的一出偏远县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七品县太爷。

要知道,京官外调一般是平升两级甚至三级,也就是说向李朔这种在翰林院打磨了四年的正六品翰林官,如果外调到外地,至少也该是一个正五品的通判,甚至是从四品的一府知府,如今他莫名其妙成了一个县令,已经是连降三级的重罚了。

如果朝廷的风向不出什么变化,这位李翰林这辈子恐怕都没有什么机会回京了。

赵显的这个举动,给临安城里的所有官员敲响了一个警钟,至少短时间内,没有人会再在赵显面前提“劝进”两个字了。

想来谢康跟高明玉这两个老货,也会在这场试探里感受到赵显的意志,最近一段时间里,不会再给赵显找事了。


 
推本朋友的书。


 穿越战国,却是魏国一武卒,值此秦国统一前夕,他该何去何从?


 地狱级难度,考究向老白文《战国魏武卒》







喜欢将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将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