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雍王 > 第八百六十四章杨一清的困境

大明雍王 第八百六十四章杨一清的困境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05:54 来源:9书院

第八百六十四章 杨一清的困境

很多人说大明是两京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南京才是大明的首都,而北京不过是行在,是陪都而已。

当然了从政治地位上,双方是翻过来的。但法统上就是这样的。

就好像是文臣一边拿祖宗家法说事,一边一致忽略了关于割皮充草的任何记录。

朱厚煌要是能得了南京,嘉靖的根基都会动摇。

“好。”朱厚煌说道:“只是派谁去西征啊?”

金华与处州空虚之极,只要派遣一支偏师,就能拿下来,可以说派谁都可以。这样的事情,俞大猷不愿意多插嘴,说道:“还请殿下圣断。”

朱厚煌沉吟一会儿,说道“就派元敬过去吧。”

朱厚煌之所以派戚继光去,是因为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义乌。

不知道戚继光因义乌兵,训练出天下精兵,还是义乌因为戚继光而天下知名。朱厚煌总是想让戚继光与义乌有所牵绊。而且朱厚煌看中戚继光,也必须认识到现在的戚继光,根本不是后世推崇的戚将军,必须加以历练才能担当大任,而让他独挡一面,就是最大的历练。

戚继光得了差事,以一个营的兵力,大举进攻金华,不过,他要先攻入绍兴府。

不过,戚继光这么一动,就将压力传到给了杨一清。

“大人,会稽山之东,已经全部沦陷了,雍贼兵锋直指山阴。另有偏师攻入金华,南方各府县人心惶惶,纷纷向杭州求救,这局面如何应对啊?”

“大人,陛下已经下旨斥责大人了,朝中已经有人说了,如果大人再不建立新功,纵敌玩寇,那么锦衣卫恐怕就要来,大人,不能再等了。”

“大人,各地乡绅都坐在门前,等着,已经堵不住,他们一定要大人给一个交代,大人,快想想办法吧。”

杨一清坐在书房之中,听着有一个又一个师爷上前禀报。

正如俞大猷所料,杨一清的压力极大。

这压力从各方而来,比如各地方管,金华,处州等地的官员,可不仅仅是向杭州的求援,还向各地求援,甚至江西,南京各地都收了告急文书。

对于金华本地的地方官来说,他们恨死杨一清,恨杨一清见死不救,绝对不会给杨一清说什么好话的。

这只是下面的压力,杨一清神经粗大,可以无视这些。

但是北京的压力,让杨一清不能无视了。

开战以来,杨一清不能得一胜,早已让嘉靖无法忍受了,如果不是嘉靖还找不到代替杨一清的人物,否则嘉靖早就将杨一清给撤换了。

不过,嘉靖鞭长莫及,甚至没有代替他的人,他咬着牙,还能硬抗着。

但是各地士绅的背离,对杨一清来说,却是不得不应对的难题。

浙江是科举大省,所以说,士绅的力量相当之大,想要在在浙江大举动作,杨一清也不得不与浙江本地士绅达成谅解。

没有他们的支持,杨一清这个总督,不过是一个空架子。平日里面种种掣肘也就罢了。如今面临大战,如果再不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杨一清根本没有能力击败雍王。

杨一清深吸一口气,说道:“双屿那边有消息吗?”

“大人,徐海冥顽不灵,最新消息,他已经离开双屿,带着所有船只,准备离开大明,去南洋讨生活。”

“徐海。”杨一清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忍不住怒火中烧,将砚台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杨一清现在最恨的就是徐海。

他觉得自己对徐海够好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徐海会这样,将自己仅有的海上力量,给抽走了。

徐海的背离,让杨一清陷入了全面被动之中,到现在还要面对整个东南有海无防的局面。

即便如此,杨一清也强忍着要杀了徐海,诛徐海九族的冲动。给徐海写一封封书信,要徐海回心转意。悬崖勒马。

只是杨一清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他一封封殷切期望的书信,让徐海根本不敢回来,徐海太明白了,杨一清写这些言辞低下的书信,将来清算的时候,会有多恨。徐海甚至有了投靠雍王的打算。

不过,还是念在杨一清栽培之恩,看不见胜算,临阵脱逃也便是了,如果反戈一击,就太没有江湖道义了。

所以决定一走了之。这也算是朱厚煌带来副作用,最少对跑海之人来说,从大明沿海到印度洋,根本不算是未知的旅途。有很多人常年在这路线上跑。

不要看徐海的一百多艘船,在雍军与明军的交战之中,那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放到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股相当强大海上力量,不管是做海商,还是做海盗,都能下半辈子过很滋润。

面临现在这个局面,杨一清不想救援吗?

杨一清做梦都想,只是他不敢动。

特别在沿海地域,杨一清恐怕是调虎离山之计,这边一出兵,那边大军直冲杭州。

杭州一下,恐怕杨一清即便是手中还有一些士卒,都不敢与雍军交战了。

但是雍军分兵数路,一种不将他放在眼中的意思,让杨一清特别恼怒,暗道:“我打不过你的主力,还打不过偏师吗?”

而且各房压力逼着杨一清不得不动,杨一清传令下去。道:“命令西南四府人马全部聚集在金华,令金华知府坚守城池,不得有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雍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雍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金华府不失,其他各府就不会暴漏在东雍的兵锋之下,这四府就可以暂时保全。

杨一清说道:“点起兵马,我亲自出兵,南下驱逐雍军。将这些告诉那些人,让他们安心。余杭一带,绝对不会波及战火的。”

杨一清虽然这样说,但是知道不过是扯谎而已。

杨一清虽然说点起兵马,但是不过是带两三万人,杭州城之中,还有数万人正在训练。杨一清的目的,不是宁波,而是戚继光。

不管怎么说,先吃掉雍军一子,向北京有一个交代,雍军兵兴以来,朝廷这方面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江南水利发达,杨一清大军乘船直接到绍兴,从曹娥江逆流而上,南下直指嵊县。

杨一清这一动,消息立即隐瞒不住,朱厚煌立即知道了。

朱厚煌皱着眉头说道:“杨一清去嵊县干什么?哪里有我们多少人马?”

俞大猷说道:“据戚继光的军报,哪里只有民壮五百,还是从当地招募的。戚继光路过新昌的搂草打兔子,顺便见嵊县给拿了下来,但是并没有驻军,正是从当地征募了五百人暂时安置下来。”

戚继光虽然只是带这一个营的军队西去,但朱厚煌给了戚继光一个特别的权限,就是戚继光就招兵的权力。

这个权力在大明军队之中,很寻常,但是在雍军之中,却是枢密府的权力,甚至即便是战时,也不能随便补充的。

必须从民夫之中增补,而民夫还在主帅的手中捏着。所以戚继光虽然兵马毕竟少,但是的的确确有了独挡一面的权力。

当然了,戚继光也不是仅仅一个营,还有一万多福建民夫,这些民夫跟着大军从福州打到这里,行程千里,一路都在训练,真正战斗力还不知道,但是已经有几分架势了,朱厚煌一路上收刮兵器,这些民夫之中也装备了不少,让外人看来,更是一支大军了。

毕竟在古代并不是每一支军队中的是士卒,都能刀枪剑棍,都配齐的,且不说,那些农民起义军,根本就是草台班子,单单是草台的经制之师,也有很多士卒手无寸铁。

喜欢大明雍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雍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