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枣儿沟发家记 > 办学堂

枣儿沟发家记 办学堂

作者:孟冬十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7 00:06:47 来源:9书院

村里多了些小鸭子, 也多了几分生气。每天一大早就能听到河边稚嫩的叫声, 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

出来放鸭子的都是半大的孩子,平时上山捣蛋下水摸鱼的事做熟了, 放个鸭子算不上什么,江逸可不放心还没有野草高的小宝整日往河边凑。

江逸干脆在对着侧门的空地上挖了个半米深的小水塘,引进河里的活水, 又种了些水草, 就成了小宝放小鸭子的地方。反正从院门口往北一直到河边的地全是他家的,就算他挖个大坑别人都说不上什么。

于是,小小放“鸭”郎的生活就开始了——小宝每天一大早就自己打开侧门, 把小鸭子们赶到水塘里, 傍晚的时候再点好数, 从侧门把它们赶回来。这样让小鸭子们形成习惯,以后自己就能按时回家。

通过这件事, 江逸发现了一个他一直忽略的问题——小宝早该启蒙了。他都五岁了, 竟然从一到一百都数不清。

现在他家有二十只小鸭子,小宝也就跟着学会了从一数到二十。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因为口吃的问题, 小宝在学习上竟然被忽略得彻底。

江逸跟苏云起说这件事的时候,苏云起心里也正琢磨着。

如今小宝过继到他已故父母的名下, 可以说是正正经经的长房嫡子,名义上就是他的亲弟弟。苏云起父母早逝,然而长兄如父, 他对小宝的要求自然会比以前要高上许多。

江逸想给小宝找个学堂读书, 他首先争求了一下小宝本人的意见, 没想到小家伙对读书异常期待。

“你现在要放小鸭子,还要帮小黑洗澡,还要拉着小灰去吃草,如果再加上读书的话,就一点儿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江逸拿话逗他。

小宝一本正经地想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坚定地说:“要读书。”

江逸带着笑意摸摸小家伙的小脑袋,满意极了。

可是,当他打听过后悲催地发现,村里压根就没有学堂。不仅枣儿沟没有,整个银坊镇从南到北十来个村子,没有一个有学堂的。

至于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小上族塾,考过童生之后就送到县里的书院。

江家以前也是办过族塾的,先后也出过几个秀才。可是这几年枣儿沟越来越穷,即使族里拿得出钱也请不来先生。

小宝这么小,总不能送到县里吧?江逸听说古代读书规矩可多了,吃不好住不好,没准还得挨师兄们欺负,想想就舍不得。

江逸挠着脑袋琢磨了半天,还是没想到好对策。

最后,苏云起看不惯他连日里神色恍惚的样子,把人按在饭桌前,强硬地说道:“你好好吃饭,吃完我给你支个招。”

江逸仰头看了他半秒钟,果断端起饭碗,认认真真吃完了大半桌子菜——他心里明白,苏云起说的“好好吃饭”可不是随意扒几口就能应付过去的。当然,他也不会怀疑苏云起会骗他,他说有招儿,就一定有。

“吃好了,现在能说了吧?”江逸亮了亮一粒饭都没剩的碗。

苏云起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说道:“你不是发愁给小宝找先生的事吗?要我说,这先生也不用找了,现成的就有。”

江逸一愣,“哪有?”

苏云起看着他,勾起嘴角,“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说这话时,云舒恰好从堂屋经过,江逸看到他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不就是现成的先生吗?实打实的案首啊!可比某些不知根不知底的酸秀才们强多了。

江逸情不自禁地勾着云舒去商量小宝的教育问题了。留下苏云起一个人站在桌边,看着江逸的背影无奈地揉揉额角。

自幼读书,少年成名,家学渊博,先帝盛赞——我说的那个人明明是你。

江逸当然不知道原身还有那样辉煌的过往。在他的宝贝疙瘩小宝的问题上,他表现出了少有的强势,威逼利诱地镇压了云舒的谦虚和推诿之后,强势地规定了教学的一应细节。

所谓能者多劳,云舒原本活也不少,做鞋盒的事主要是他管着,他每隔一两天还得帮着英花她们打袼褙,空余时间还要帮着夏荷管账。

江逸把这些一细算,发现云舒还真是大忙人。

最后,他跟苏云起商量了一下,干脆把小六从地里揪回来,顶替了云舒的一些工作,这样云舒每天能抽出上午的时间给小宝上课。

不得不说云舒的确是个好先生,他在课堂上完全卸下了那副兄长架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时候习字,有时候讲地理名物,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讲些志怪故事。

别说小宝,就连江逸有时候都会听得入迷,完全不是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只让学生摇头晃脑背文章的情景。

教了五天之后,云舒列出了一个单子交给江逸,“需要这些东西。”

江逸乐呵呵地接了,拿眼扫了一遍,有启蒙阶段用得着的书籍,还有不同功用的纸张和笔墨,在哪里买,买多少,写得清楚明白。

江逸又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地竖起大拇指,“你就是天生当先生的料!”

若是云舒一开始就将这个单子交给他,他还不会有这样的感叹,而云舒在观察了小宝几天之后才列出这张单子,无疑就多了层因材施教的心思。

云舒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补充道:“这些得在县里买,镇上不一定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枣儿沟发家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枣儿沟发家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逸点点头,“明天我跟你大哥去趟县里,正好也买些蔬菜种子。”

这是让江逸忧心的另一件事。他家冬小麦种得比别人家晚,地里苗缺得厉害。江逸想着若是再补种麦苗也不一定能活,干脆种些耐寒的白菜萝卜,放到冬天也是样菜。

江逸发了话,苏云起无论有什么事都得往后推。

第二天,俩从交待好了家里的事,就驾着马车出发了。

临出门江逸还问小宝,要不要跟着去县里玩。

小宝眼中露出期待的光彩,刚要点头,随即看到一旁板着脸的云舒,最终艰难地摇了摇头。

江逸忍着笑,坏心眼儿地诱惑:“真不去?去了就可以吃到糖葫芦和肉包子!”

小宝瞪大眼睛,明显地吞了吞口水,转身就往上课的屋子跑,边跑嘴里边喊:“逸哥……早点回来!带……糖葫芦、肉包子!”

江逸忍不住哈哈大笑。

******

他们赶得巧,这天正好是县城每旬一次的大集,十里八乡的商贩们都会在这一天聚到集上售卖自己的商品,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商人。

村民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县城赶集,尤其是农闲的时候,即使不买东西,也愿意拖家带口地看看热闹。

江逸在路上碰到了好几波去赶集的人,有枣儿沟的,也有外村的。其中赶车的极少,大多都是用两条腿走路,他们天不亮就出发,到县城大概□□点的样子,正好是最热闹的时候。

江逸和苏云起驾着马车,速度要快上一倍,虽然出发得晚,最终还是赶上了这些人。

如今江逸断了回现代的念想,心态上也放开了很多,遇到认识地总会主动打个招呼,邀请人家到自己车上来。

村民们几乎没人客气,手一拄就能蹦到车上。

于是,江逸家的平板车上人越来越多,眼看着就装满了。小孩子们坐在车梆上,女人们搭着腿坐在后面,上些年纪的坐在中间最稳的地方,男人们就坐在前面和江逸说话。

再往前走,如果再碰到了女人小孩或者老人,就会有一两个男人主动跳下来让他们上车。

其他村子也有驾着平板车的,上面的情况和江逸这个没什么两样。

大家见了别管认识不认识都会笑着调侃两句,在这个过程中,枣儿沟的人明显底气要足一些,因为他们坐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马”车,真是既快又宽敞,可不是那些牛车或者驴车能比的。

其他村子的人忍不住啧啧称奇,这枣儿沟以往可是最穷的,到年根儿底下才舍得赶一两回集,身上穿的也是补丁叠补丁,鲜少见到这种喜气的样子。

如今一看,人家那穿着,那气色,看来外面传得没错,这枣儿沟眼瞅着就要富起来了。

于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开始动起了心思,盘算着家里有适龄女儿的,赶紧着往枣儿沟嫁吧!

苏云起在前面板着脸赶车,村民们也对他带了几分敬畏的心思,于是就剩下江逸成了大伙搭话的对象。

江逸倒也从中了解到了不少事情。

有个姓吴的大叔问江逸去集上打算买什么,江逸就说了买菜籽的事。

吴大叔抽了口旱烟,慢悠悠地说:“若是在麦子地里补苗的话,倒不如用菠斯菜种,比白菜和水萝卜都好。”

“菠斯菜?”江逸脑子一转,“是不是能和小麦一起越冬,来年春天收的那种绿叶菜?”

吴大叔点点头,“听起来是,城里有不同的叫法吗?”

江逸开心起来,“如果和我想得一样的话,我们叫菠菜。”

殊不知他心里都乐开了花,菠菜哎!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找到菠菜!若是种上几垄菠菜,早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完全就不用发愁没蔬菜吃了。更何况菠菜营养丰富,不可多得。

车上其他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纷纷打听那是种什么样的菜,好不好养活。

江逸这才知道,枣儿沟根本没人种菠菜。整个车上,也就吴大叔一个人知道有这种菜,这还是因为他和卖菜籽的那个商贩熟,从他那里听来的。

没关系,江逸给自己打了打气,只要能找到菠菜种子,由他开头,保管三五年内能流行起来。

江逸沉浸在喜悦之中,并没有发现,当他提到进城还要买些笔墨给家里的小弟弟启蒙时,一车人艳羡的眼神。

车上凡是带着孩子的,都忍不住拉住自家孩子的手,露出期待又愧疚的复杂神色。

※※※※※※※※※※※※※※※※※※※※

之后还有第二更,兑现之前报答大家安慰和地雷的承诺~~

会晚些,亲们睡前再来刷吧!

喜欢枣儿沟发家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枣儿沟发家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