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这个导演很靠谱 > 第二十九章 互联网+电影+金融=?

这个导演很靠谱 第二十九章 互联网+电影+金融=?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7 00:17:59 来源:9书院

妮妮是第二次来长林公司。

上次没有仔细参观,这次,她要好好看看!

外界传言长林最大的财富就是智囊团…

华语电影制作公司学习好莱坞,在好莱坞,一个故事创意出来以后,为了保证创作者不陷入盲目自信,往往会邀请来自各方的专业人士提供意见。

国内很多公司也搞这样的模式。

但在沈长林看来,这种做法非常荒谬,很多意见小组的人完全不懂创作,更不能深刻理解故事,属于无效反馈,更糟糕的是,他们意见会导致创作者失去激情。

沈长林组织了智囊团,每次有新的剧本了,智囊团就会聚到一起头脑风暴,为作品出谋划策。

智囊团提的意见,从来不是泛泛的感受,他们要为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哪个角色性格有矛盾,哪个行为缺少动机,哪个场景缺少表现力等等。

当然啦,最终决定权交给沈长林…

一般剧本,他是不会过问的,除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另外,还有一个丑陋婴儿试验场…

其实就是孵化培育计划,用以开展了独立的实验项目——一年二十个名额,成本基本都在300万以下,主要来鼓励新人创作影片,不用听从公司任何人的建议。

为什么是300万以下?

因为,卖给电影频道、视频网站,300万足够回本!

逛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更没有发生偶遇明星的事情。

干脆跟着工作人员下喝咖啡去了!

咖啡厅,沈长林正在跟郭松姜聊事情。

郭松姜指着手上的文件:“电影票房吧最先爆料幽灵场…”

“微博已经沸腾了!”

沈长林拿起文件,翻阅一下,随口道:“…我记得《太平轮》就已经出过幽灵场了…”

“但《太平轮》总票房太低,被人忽视了…”

当初《太平轮:彼岸》上映时候,一天770万票房,基本都是凌晨场。

古时上朝点卯,《太平轮》的影迷可是比上朝还早,而且这种情况还持续了好几天…

午夜场场均163人次,上座率百分之百,力压无数新片大片,也因为其超可怕的午夜场上座率,《太平轮》赢得了《幽灵船》以及《夜场逆袭之王》的美誉…

但没用,《太平轮:彼岸》拢共才五千多万票房,发行公司带了几天,实在带不动…

索性放弃了!

郭松姜接着道:“但这次《叶问3》有点明目张胆了…不仅刷午夜场,还把价格提高到了两百多块一张票!”

“…这宣发方果然够胆!什么来头?”

“是一家以前搞p2p集资的资本公司,跟黄百铭买了《叶问3》的发行权…”

沈长林终于想起来了——这他妈不是影史有名的《叶问3》造假嘛!

三步:票房造假,拉高发行方股价,套现走人。

至于真正有多少人看电影,呵呵,股市套现了十几亿,你还会关心一部电影?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叶问3》并不属于8.3%换100%,而是注水刷成绩,然后要金融…

8.3%换100%就是花费8.3%的资金(交5%的专项资金和3.3%的营业税)制造100%的票房,“幽灵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发行、放映都是你的,你想怎么操作都行。

只不过,从目前的“幽灵事件”来看,院线多选择观众最少的早场和晚场来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购票系统上都能看到这个场次,但均为“售罄”,其实根本没观众到场。

这种方式容易被观众发现破绽,一旦被截图、拍照传到网上,制片、发行、院线都很难自圆其说。

《叶问3》是实打实的自己掏钱买票房…

原时空,发行方仗着总局管不了金融,逼得总局找审计的去了!

审计部门介入…

严厉处罚!

不处罚不行啊,《叶问3》之后还准备如法炮制《大轰炸》呢…

沈长林翻看了一下文件,然后道:“上报给总局吧…就说数据异常,影响不好!”

“总局办事效率…”

“放心吧,去年《捉妖记》闹了一场,总局不是出台了《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嘛,我跟你说,《叶问3》纯属作死,正要杀个鸡骇个猴呢!”

准确点讲,《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针对的就是幽灵场,除了《捉妖记》还有《清风徐来》…

光线的新发明:包半场——制片、发行先悄悄把黄金场次中间的好位置买下来(实际没有人看),但能制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老郭摇头:“真要杀鸡,也应该捡《功夫熊猫3》来杀!”

“《熊猫》也包场了?”

“你说呢?”

沈长林赶忙打开手机,好嘛,《功夫熊猫3》也开始注水了…

估计是想打破《大圣归来》的票房纪录!

没什么用,《疯狂动物城》已经上映了!

原时空,《功夫熊猫3》注水问题也是《疯狂动物城》的影迷爆料的…

双方的粉丝大战,各种撕逼!

什么?

《疯狂动物城》跟《功夫熊猫》有什么可以撕逼?

这年头,杀阡陌和重楼谁是魔界之主能撕起来…

万物皆可撕嘛!

郭松姜接着问:“那我们要发公告吗?”

“…公司就不用发了,我发个微博吧!”

沈长林打开微博,直接输入:互联网 电影 金融\u003d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个导演很靠谱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这个导演很靠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聊什么呢?”

妮妮走过来。

“没什么,扯闲篇呢…”沈长林指了指老郭:“介绍一下,这是郭松姜,我们公司的业务经理…”

妮妮赶紧打招呼:“久仰大名!”

郭松姜很感兴趣:“是嘛?外界有我的传言?”

沈长林插话:“嗯,我也听说过!”

“怎么说的?”

“…说你一手挖掘了我,缔造了长林影视…”

“扯淡,我要是有那本事,早就辞职创业去了!”

……

沈长林的微博并没有指名道姓是哪部电影…

但上网冲浪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叶问3》。

这片太有名了,首日就疯狂注水。

底都被扒了,从2月底爆出“10亿自保底”的消息开始,《叶问3》背后涉及投资方、上市公司、担保机构和P2P众筹等的庞杂棋局便浮出水面。

正式上映后,网上随即出现对其“买票房”的激烈质疑声,异常选座截图、手写影票满天飞…

业内知名的自媒体、公众号“娱乐资本论”、“电影票房”、“晴天雨的2011”等纷纷发声予以谴责。

但一直没有业内权威人士站起来说情况…

沈长林是第一个!

很自然的,成了网友的发声渠道…

即便他没有回复网友,这也够了!

很快的,这段话冲上了热搜…

然后有网友找出了几年前沈长林参加上影节讲话的片段:‘互联网 电影 金融…我感觉都不合法!’

总局反应很快,3月5号晚,电影局旗下的“中国电影报”官方帐号发布了《重磅|电影局就电影市场专项治理严正表明态度》矛头直指《叶问3》…

‘为了维护电影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采用违规手段获取的票房,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及各票务平台将不予统计,不予承认,对已经计入平台的票房数据将予以剔除!’

没错,仅仅上映两天,《叶问3》就成为第一部被电影局“不点名”严令喝止的影片…

喜欢这个导演很靠谱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这个导演很靠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