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司礼监 > 第778章 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

司礼监 第778章 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51:04 来源:9书院

本来,公公这次出征是准备带几个东林学习班的随军参画军务,当当书记、秘书什么,但没考虑带阮大铖。

原因是,公公指着阮氏家族继承人先好好学习,接触下劳动人民,体验下人民疾苦,尔后再和他交交心。

但一想,学习要和实践结合,才会出效果。

光学习,不给实践,哪能触动人心呢。

于是,点名带上阮大铖,指明要其做自家的文书。

公公是希望通过这次对舟山卫的雷霆扫穴,让阮大铖真实感受到公公的强力所在。

晓得对方的厉害,做事才能有分寸不是。

可茫茫大海之上,能有什么文书可办的,于是,公公就刻意和阮大铖互动起来,比如,让他说说当年的倭寇旧事,说说对沿海形势的认知,就是很有意义的事嘛。

这也算是投其所好,阮大铖这人除了爱写剧本,就是爱读历史。

总体上,这位“没遮拦”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事实上,阮大铖骨子里还是有点怕死的。

但也是人之常情,这世上又有谁真的不怕死呢?况刚中举人,又有那么多人脉可用,正准备大有所为的阮二代。

不过要说阮大铖对魏公公如同赵宝乐那般无耻,倒也没有,用“公事公办”来形容,怕是更恰当些。

不卑不亢,有点过了。

就是你魏太监问什么,人大铖就回答什么。有问有答,有来有往。你不问,人就不答。你不说,人就不主动。

“嘉靖三十一年,汪直率兵攻占舟山的金塘沥港,尔后据此为巢,勾引倭人,劫掠沿海州县,致使吴越中村落市井,故称殷富者,半为丘墟…”

阮大铖继续说着,他是南直人,又有功名在身,对于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倭乱,了解的还是很多的。

“可怜百姓呐。”

魏公公面有怜色,东南倭乱持续数十年,苦的可不就是百姓么。戚继光、俞大猷等英雄的背后,不正是无数叫倭寇祸害的百姓么。

见魏太监怔怔看着海面,似很唏嘘的样子,阮大铖便停了下来,未过几时,就见魏太监朝他摆了摆手,意思你继续说。

阮大铖不得已,只好继续说道:“由于汪直所在的沥港地形险要,官兵一时难以围剿。新任巡抚王抒慎密地查阅了沥港的地形,于嘉靖三十二年派参将俞大猷从沥表门正面进攻,汤克宽从西堠门堵住倭寇的逃窜道路,赦免熟悉沥港地形的死囚侯得,派遣他潜入倭寇内部放火烧营,立功赎罪。侯得觅准机会,放火大烧贼营,官兵乘机攻杀,倭寇大败,只有汪直率少量精兵逃脱。俞大猷在沥港树立平倭碑以示纪念,沥港自此亦称平倭港。”

“平倭港?”公公随口问身边的海军总兵官王大力,“这平倭港就是咱们这次去扫荡的目标?”

“是,袭击咱们的倭寇就是平倭港的那帮王八羔子。”

“扫荡”二字让王大力有些不适应,按他说应该叫报复才对。

沿海就这么几家卫所,又没有倭寇,所以用排除法三下五除二就能把袭击对象给找出来。

毕竟,能一次出动十几条船,数百兵力的除了官军,不可能再有别人。海军上下现在可以肯定,就是舟山卫收了钱,派人伪装倭寇袭击的特区。

所以这次攻打舟山卫,一开始将领们有些犹豫,但一听魏公公说你们不硬咱家硬,你们不去咱家去,将领们迅速达成一致意见——此仇必报!

笑话,连公公都硬得起来,他们还能不硬!

魏公公点了点头,他对地理是大懂,但细节上是略懂和不懂,什么港什么码头之类的,也是晕头转向。

不过确定平倭港就是他老人家这次重拳出击的目标就行,这些龟儿子敢捅公公的菊花,公公就能让他们爆口,要不然,对不住死去的军民。

这次海陆两军连特区都没回,就直接兵进舟山,不但但是“扫荡”那些不开眼的,替死难军民报仇,更是魏公公对沿海的权力宣示。

他要通过这一场战斗,告诉那些心存不轨的家伙,海上,从今往后,是他魏公公说了算!

谁不服,就打谁!

管你是哪个咧!

至于这次行动是否涉嫌官军内讧,是不是会遭到朝廷痛斥,公公就毫无所谓了。

再大的麻烦,也等他打完了再说。

想到个问题,公公问阮大铖:“平倭港打赢了,汪直跑哪去了?”

“汪直在沥港失败后,曾一度占领普陀山,后被官兵赶走。汪直于是东逃日本,驻扎在日本萨摩州的松浦津,自称徽王,号召三十六岛日本浪人建造巨舰,并令手下习倭服,继续骚扰沿海地区,与官军先后在普陀山莲花洋、霍山洋、沈家门港等地发生激战,均告失败,损失惨重,手下一大批得力干将也相继被官兵击杀。”阮大铖说的大致不差,这些都有官方战报可以查询的。

“有我戚帅在,想败也难。”

魏公公言语中对戚帅甚是推崇,同时也惦记着戚帅的余部。如果他没记错,戚帅的侄儿戚金将军手里还有三四千兵马。

这些兵虽然现在不叫戚家军,叫浙兵,但谁都知道,他们还是戚家军!

浑河血战中戚家军的表现可是让魏公公为之落过泪的。

戚家军和白杆兵,也是他老人家最想“收编”的队伍。

白杆兵那边,公公和秦良玉没能结上良缘,也没能帮上忙,一直心有遗憾。这次若有机会,无论如何也要和戚金搭上线,至少,也要给人留个好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司礼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司礼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嘉靖三十六年,汪直亲率三千倭寇占领岑港,要挟朝廷通商。总制胡宗宪见倭寇来势凶猛,决定一面严加设防,一面以官商厚禄诱降汪直,并抓住机会歼灭了汪直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汪直不得不投降,在定海城关的观山受降亭接受朝廷的招降。汪直受降后,即被押往杭州,于嘉靖三十八年被处决。”阮大铖机械的好像背书般。

“这就是胡总宪做的不对咧,人家都降了,还杀人做什么。这汪直,也是人材咧。”这事要换魏公公,汪直的命肯定能保下来,因为这个五峰船主还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阮大铖迟疑了下,道:“人倒不是胡宗宪下令杀的,而是巡按御史王本固。”

巡按御史虽只是七品官,但是权力很大,可以负责监督巡抚和总督,并有权上奏。王本固杀汪直,属于独断专行,先斩后奏。

公公依稀记得好像是这样,放下千里镜,嘿嘿一声:“又是小臣误国啊。”稍顿,问阮大铖,“对了,大铖啊,咱家听说那汪直死前说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我死之后,此地必大乱十年,不知是否有其事?”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阮大铖是有表字的,叫集之,乃是他的恩师高攀龙为他取的。虽说魏太监比他还年轻,不应当呼他表字,可一口一个“大铖”听的阮大铖是郁闷万分。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魏公公摆了摆手,道:“汪直在时尚能控制群倭,他死后无人节制,这倭乱却是闹的更凶了。好在,有戚帅啊。”

“戚帅乃百年方出一个的良将。”王大力也很崇拜戚继光。

“舟山卫现在多少人,多少条船?”

这话是公公问王大力的,阮大铖可不知道。

王大力道:“具体末将也不太清楚,不过三四千人当是有的,他们水营的船只倒是不比咱们多,当年朝廷征调东南沿海水师北上征倭时,就不曾从舟山卫调人。”

“禀公公,舟山卫那帮人打仗不行,当年浙江平倭主要是戚帅的戚家军,打的也基本是陆战,所以舟山卫水营只是个摆设,这些年多是替人贩货。前年末将曾去年舟山卫…”

说话的是许大有,他称前年姜良栋曾让他替几个商人到舟山卫谈生意,住了几天,据他所见,舟山水营的懒散程度比吴淞水营还要过甚。要说吴淞水营这些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舟山那边就是全程晒网了。

不过,因为舟山一带是海上贸易的一个节点,很多商船要在那里停靠补充淡水和粮食,因此舟山卫的油水很足,比空守长江口的吴淞水营要好过的多。

除了“吃拿卡要”外,舟山卫也参与了海上走私,他们将不少战船改成货船,从中获取大利。当然,敢这么干的将领都是背后有人的,不然,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换言之,因为舟山卫于海贸的重要性,卫所军官的任命自然有特别的地方。

“要是公公能宽容几天,末将可以保证将舟山卫的家底给公公摸个一清二楚。”

王大力说这话时有些顾虑,毕竟,连舟山那边的情况都没摸清,公公就要海军全员出动,万一有什么意外变故,那可就危险了。

“知道要打,不知道也要打,倘若事事都要摸清再动手,咱家养你们何用?”魏公公虽不会干涉具体战斗指挥,但大略还是要亲自决定的。

“怎么打,由你们决定。但是,咱家只要一个结果,就是必须打赢!”

公公环顾一众将领,“咱家知道你们心里或多或少还有些想法,但咱家把话摞在这,不管你们怎么想,这仗要是打输了,咱家倒是能跳海寻个痛快,可你们想痛快也痛快不了!”

众将听了这话,自是知道魏公公所指,他们现在不但是要替死伤军民报仇,更是和魏公公穿了同一条裤子,战事不利,要死就一块了。

王大力深吸一口气,重重道:“公公放心,若拿不下平倭港,末将提头来见!”

“不用提头,知道怎么做就行。”

公公打了个哈欠,摸出一幅叶子戏来:“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

喜欢司礼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司礼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