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狼行三国 > 第1084章 荆襄之战(15)

狼行三国 第1084章 荆襄之战(15)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53:39 来源:9书院

汉军八大主力的统领都是在天子架下东征西讨建功无数的沙场宿将,论起抢功纵使是徐晃张辽也不会相让,可隽乂恐怕就是唯一的例外,当年那一刀虽说是各为其主可后来二人深交文远心中多少要有些愧疚之情,换做旁人便也罢了,张隽乂却是要将一切利用起来的,加之最后军师支持的也是自己的意见,虎卫军更不是为了抢什么利益,作为最先的主力攻击雄关,军中之人皆知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站在全局的高度,刘毅的战略是先荆襄而后再各个击破,但对于张合张辽这些大将而言却是没有一刻放松过拿下眼前雄关的念头,那些古往今来的攻城之法早在他们脑海中优胜劣汰了无数次,此前还有试探性攻击作为实践,因此当张虎一声令下汉军全力攻击葭萌关之时,虎卫军奋不顾身的斗志和娴熟之极的战术动作立刻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沉重压力,三天之内就被汉军四次杀上城头。

对于张虎张辽等人不行偷渡阴平的战术张合可以理解,但不代表他心中不保留意见,兵家之事本就充满着出奇行险,有哪一场战役是一味正兵的?不过这些绝不会影响他坚定的执行军师制定的战术,虎卫军在葭萌关下也施展出了看家的本领,攻击阵型,人员配置、步炮协同,梯队设置无不发挥的淋漓尽致。虽是施展浑身解数力保葭萌不失可曹洪也不得不立刻传书向身在成都的曹操求援,雄关在手并不能给他稳如泰山的感觉,敌军的攻势犹如排山倒海更是连绵不绝。

成都城中的曹孟德接到的求援信还不止葭萌关之处,襄阳江陵二处遭受敌军攻击之猛烈亦不在其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曹军不缺钱不缺粮缺的就是经过操练的士卒。在汉中兵败退回蜀地之后曹操荀彧等人碍于形势已然冒着激起民变的风险在蜀中征募士卒了,但刘毅接踵而来的不间断打击却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现在新兵的招募训练还没有彻底完成,以这样的训练素质去和燕军抗衡绝对是不智之举,摆在曹操面前的亦是两难之局,保蜀中还是保住荆襄?

汉军的战略属于军中最高机密只有统领一级的战将方可得知且只限于本人,任何人敢于泄露分毫刘毅都绝不会留情,且两处汉军发动的攻势又是一般的凶猛,曹操很难判断到底何处才是对方的用意所在!以他目前手中不多的兵力同时增援两处已然不能,也许刘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在两线同时对自己发起攻击,这也就是二者实力差距的体现,燕军此时的战力恐怕不及兖州之时但曹军更是强弩之末。

面对如此形势,智如荀彧法正等人亦无两全其美之法,兵力的不足是无法通过计策来加以补充的,不过一番殚精竭虑之后他们还是为主公提出了两条可行的方案、其一葭萌关便交给曹洪率领的六万曹军镇守,能够挡住燕军的攻势自然最佳,若是挡不住就在剑阁设置第二道防线继续拖延敌军的进展,似如此曹操便可亲率大军前往荆襄之处救援,争取能够与夏侯惇曹仁等人同心合力在此处将燕军击溃!

其二立刻给曹洪派遣援军,尽全力守住蜀中门户葭萌关,荆州江北五郡已失其三,此番燕军在江陵襄阳摆出的架势很可能就是要将此处曹军尽数歼灭,若两处城池迟早难守不如令夏侯惇曹仁等将合兵一处由荆州荆南水军合力撤回江南,再朔江而上前往蜀中集中兵力凭借地形之险死守,先稳定蜀中之地以期今后待机而动再图反击!

无论采取哪一种策略曹军都必会有所失,除非曹洪镇守的葭萌关可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面对燕军主力的攻击安然无虞而曹操又可在荆襄之战中成功反击取得胜利,可在如今的形势下这些情况要同时发生即使是一向从不言败的曹操都有些信心不足。几乎整整一天一夜他都在犹豫不决之中煎熬,或许在旁人看来这不是一代枭雄应该有的情绪可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他可从没有处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不过曹操终究是曹操,这个时候他不能再犹豫下去,让荀文若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剑阁并亲自作书将如今形势尽数告知曹洪之后便倾尽如今所能调动的兵力至上庸准备从永安杀往荆州,便是要败他也不愿闭目等死。

葭萌关守将曹洪可能在将略上比之其兄长曹仁及夏侯惇等人略有不及,但亦是曹氏宗族之中难得的将才,亦为忠勇刚直之辈,求援之举只是出于大局的考虑而绝非怯敌畏战!得兄长手书之后亦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日皆亲上城头指挥关上守军抗击敌军不断的冲击,曹军士卒众志成城即使以张合虎卫军之能也难再有前几日的优势,汉中战局由此而陷入了僵持阶段,一攻一守双方皆是竭尽全力毫不留手!

而得知曹操即将亲率大军来援,江陵襄阳二处曹军低落的士气亦为之一振,北平军与龙骧军也都陷入了苦战之中,夏侯渊率领虎豹骑也一番常态的数度主动出击骚扰穿插深入的汉军铁骑营各部,荆襄之战也在这一刻进入了最**。对敌军的反应赵云贾诩郭嘉等人是有所准备的,身为统领全局之将他们更会将困难估计到最足,曹孟德终究是不甘束手待毙的,这一战的成败就会彻底定下刘曹之间的胜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狼行三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狼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半月以来襄阳江陵城下的喊杀之声自早至晚就从未有过停歇之时,无论是攻击一方的汉军还是守御一方的曹军都倾尽了全力,前线的一众将领对于每日攀升的伤亡数字早已麻木,徐晃太史慈等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拿下眼前的城池,曹仁夏侯惇亦是一般,坚守等待主公之兵前来增援。汉军的步炮协同战术及器械之利经数次大战越来越为纯熟,而曹军作为天下有数的强军也对此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对胜利的渴望和坚持到底的意志便成了关键。

曹军的顽强抵抗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孙策荆南军所受到的压力,严纲樊稠二人随时都要策应太史慈北平军对江陵发起的攻击,并不能像战役初始阶段那般全力对付小霸王了。可正面受到敌军的压迫虽是稍减,摆在孙策面前的选择却是如前一般艰难,曹军这样的抵抗到底能维持多久,曹操亲率大军前来就能在荆襄之处翻转局势吗?真若如此他倒可以全力相助,可让他现在就倾力出击却未必有此胆量,倘若曹军的顽强只是回光返照再度回头的他被汉军盯上定无幸理。

大战进行的同时,前线战况亦在不停的被传往北平汉中及徐南之处,九月二十八,靖海王甘宁得天子旨意立刻下令身在豫州的高览疾风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向荆襄靠拢,麴义的烈火军亦分出一半紧随其后!汉军徐州方面也就战局做出了反应!而如此一来汉军八大主力军再度尽数投入战斗,荆襄之战似导火线一般又点燃了全局战火!

甘宁庞统徐庶等人身在徐南负监视刘备以及扩大飞虎军之责的同时也在随时观察着各个战场的进展,天子的本意虽在以局部战来消耗南方三雄的实力使之难以得到安稳的发展可现在曹操已然表现出了决一死战的意图他们的战略更要随之调整,十数日以来甘庞徐三人给天子上书就达数万言之多,细致商议之后他们的提议就是与敌进行决战,只要拿下荆襄哪怕放扬州刘备过江也在所不惜,至多便是失去一些郡县遭受一些损失,可比之拿下荆襄的利益该要当弃则弃,况且徐南豫州之处还有飞虎军及烈火军一部守卫,并非绝无还手之力!

曹军聚集在江陵襄阳两处,加上荆南孙策便好比是一颗硬核桃,汉军想要将之彻底砸碎就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眼下疾风烈火二军也是刘毅手中唯一可以用之于机动的兵力,更到了将之投入战场的时刻!与之同时兴霸在长江水道加强了巡游与对扬州水军的打击,刚经历大战的刘备暂时还未有集结兵力的动作,毕竟与汉军相比南方三雄之间的协作是无法做到犹如一人的,抓住这个时机动作就要更为迅猛!

哪怕是在汉中兖州之战最为艰苦的时刻刘毅也没有像这半月一般费神过,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必须要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无数次的反复斟酌征询前线各大将的意见之后他同意了甘宁庞统等人将战局扩大化的主张,眼下统一才是最急切的需求,为此付出一些延缓发展的代价是可以接受的。身为主帅刘毅还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此次也不会例外,既然要进行决战,他就要御驾亲征!

第###第1084章荆襄之战(16)

御驾亲征,这个念头一直存在与刘毅的心中,本来是打算在此次荆襄之战后稍稍休养一段时间再举大军为之,可现在随着战局的深入与变化却是要立刻提到日程上来。登基以来已近三月的时间,京城之中的一切都开始踏上了正规,有着一干尽心效命的属下和种种专才竭尽全力,自己在与不在倒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此次出征在刘毅心中将会是最后一次,假使曹操像他所展现出来的一般要在荆襄与自己决一死战那么此战过后就是将之一举击倒之时,头号大敌一去剩下的孙刘二人便要相对简单,相信自己再回京城之日就是真正的大局已定。

出于战局的考虑刘毅御驾亲征显然对汉军的攻击极为有利,可似乎从高祖以来汉朝历代君王都很少会有出京的经历,即或有之亦是被逼为多。刘毅身为燕王之时身负讨伐逆贼之任如何出征都不会为人诟病但此时身为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事关社稷兴亡,便会有很多官员按造祖制对此提出异议了,所谓万金之乘不立于危。对这些言论刘毅都可以接受,甚至会去给予稍稍的鼓励,想要这个时代在自己的影响之下渐渐变得不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人的思想,最高权力的滋味的确很好可此时却还比不上刘毅心中的那份信念,当然亦要循序渐进。

天子表现出了一种较为柔和的态度,站在说理的角度与众臣去讨论这个话题,对大汉而言眼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江山一统政令通达,曹操虽在汉中兖州两线尽皆败下阵来可无疑还具有极为强大的实力,加上刘备与孙策的策应,没有刘毅亲自坐镇显然不可操必胜之局,如今京城之中治政有陈群钟繇、治军有戏志才,八部职能分明各有所任,百官亦可尽忠竭智报效朝廷,天子御驾亲征还有太子监国,短期之内朕即使不在京中有各位爱卿也可确保无虞,当以前线为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狼行三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狼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朗生的刻意引导之下这场理论进行的十分透彻,天子的宽宏大度与有礼有节令得每一个臣子都心有所感,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前朝的老臣。董卓之时暂且不论,那凶残暴虐是出了名的,谁敢有不同言论?及时是灵帝又哪里有开元皇帝这般从善如流?只要你说的有理陛下都会给予肯定甚至还会加以征询,这对很多臣子而言都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因此最后刘毅是驳回了众人的劝阻可却并未产生任何负作用。

天子亲征非同小可,与礼还有着较为繁琐的程序,但刘毅是马背上的皇帝,深知军情如火的道理,既然已有定论用起兵来又岂有半点的迟疑?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利用此事大张声势,他是最为清楚自己的威望可以给手下士卒带来的战力提升和给敌军带来的威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利用信息传递的快捷他要让南方三雄惊疑不定,当世亦只有刘毅有着这个资格,他在不在战场很可能就是截然不同。

大汉开元元年十月初一,天子自北平御驾亲征,调集大军号称三十五万誓要将南方三雄一举剿灭!各路大军将会在邺城齐会之后再挥军难进!其实以汉军现在的兵力分部,曹操刘备孙策都能猜测出刘毅根本调集不出超过二十万的人马,更别提什么三十五万大军,但北地郡国兵的战力是谁也不敢轻视的,大战之后刘毅麾下的恢复整补速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也是现在汉军战局大优的关键所在,哪怕明知不太可能但也不能不针对此做足准备,这便是刘毅的目的所在。

站在曹操的角度而言刘毅的虚张声势虽然让他颇伤脑筋却还不是最为难之处,针对荆襄战役他与一众谋臣在成都城中有过详细深入的分析,刘毅的堂堂之阵几乎无懈可击,亦将各方面的优势运用到了极处,况且眼下曹军由于接连战败士气大挫,对方选择这个时机进行决战无疑十分精准。可能眼下汉军唯一的弱点就在于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过长,虽然田豫的协调能力近乎完美但北方到荆襄毕竟还有千里之遥,假使能够有一支奇兵可在此时突袭补给线便是大有可为之局。

曹军众人对形势的分析不可谓不正确,但可以想到未必就能做的到,奇兵,奇兵哪里来?现在葭萌关荆襄两处作战曹操对兵力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极限,更令他失望的还是刘毅在接受领地安定民心这方面的能力。一般而言打下一块地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稳固治理,可汉军在此处的同步却让人无隙可乘,相对南方北地实在太富,刘毅有着充足的力量和物资去投入达到稳定民心的目的,老百姓都是现实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他们又怎会轻易受人挑唆放弃眼前的好生活?

到最后曹操近乎有些绝望的发现除了在荆襄与汉军决一死战之外他竟然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眼前的局面,假如弃之不顾安收守蜀中凭借地形的优势的确可保一时无虞但荆襄被汉军拿下南方三雄彻底割裂开来他的灭完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换了旁人他还可能心存侥幸,但对手却是刘毅,说起军事他还能与之抗衡但要谈到发展曹操与麾下一众大才都不得不自愧不如,今日的局面也正是基于北地厚实之极的基础,他们的补充能力要远远超越南方三雄的联合力量。

身为乱世枭雄,曹孟德岂能忍受毫无希望的被慢慢磨死?就算要败他也要和最强的敌人做决死一战,兵家之事的偶然性是存在的,谁也不敢言自己就是必胜,可能这个希望非常的渺小却已然是他眼前唯一可行的对策。基于这种心情,曹操对刘毅的御驾亲征甚至还有着一些期待,刘郎生,就让曹某在这荆襄战场上和你痛痛快快杀上一场!

曹军众人对形势的分析和刘毅如出一辙,这世上没有绝对之事,朗生御驾亲征也就是要将那个偶然性减小到最低,当然亦有亲手击败这个一生之敌的意思,那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随着刘毅兵出北平,幽州冀州所有的郡县已经彻底调动起来,各地郡国兵声势浩大的前往邺城汇合,这些调动无疑都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但在此时刘毅心中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要让敌军将领犹疑不定,相信如此声势一出,邺城将会吸引对方很大的目光。而本着兵贵神速的原则,自出北平之始朗生就将领军之任交给了次子鲁王刘信,自己则亲率亲卫铁骑日夜兼程直扑南阳,此时已快到信阳地界。

天子出北平的同时前线诸将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襄阳江陵两城的攻打,曹军汉军亦始终处在激烈的交战之中,于禁、曹仁等曹军大将在困境之下爆发出了绝强的战力,即使面对汉军的步炮协同他们表现的也坚如磐石,敌军的城池比兖州更加坚强难以攻克乃是汉军前线将领的共识。不过对方的顽强并未出乎汉军众将的预料,对荆襄最后的这场攻坚战他们早就做足了困难的准备,即使伤亡再大在详细总结经验之后攻城的力度从未有过降低,现在比的就是双方谁更能坚持!

论及城池的牢固江陵要在襄阳之下,但汉军率先打开突破口却是在后者之处,在此战当中有着亚夫之才之称的汉军王牌战将徐晃徐公明将攻坚战术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之后这一战的所有战术包括人员安排都被刘毅称为完美的杰作!到了大汉开元元年十月底公明甚至还有希望一举拿下襄阳,如果不是曹操亲率援军来的如此快的话。

看见曹军出现的一刻徐晃心中不可避免的有着深深的悔恨,倘若自己早一点全力以赴,早一点将所有的力量投入进去说不得襄阳城此时就已经在汉军的掌控之中!可战场上是不会有如果存在的,战局的变换也不可能被尽数掌握,徐晃能够做的就是迅速的回缩兵力并尽快的将心头的悔恨压制下去再打消士卒心中同样的念头,将曹军主力尽数吸引在襄阳也算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这比拿下城池更对汉军有利。可能这看上去有些自欺欺人但在此时却是最为振奋士气的方法。

曹操领军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前来乃是因为他们朔江而下走的长江水道,及时赶上增援襄阳也令曹操后怕不已,假使晚来一步导致此城陷落恐怕他除了撤军就别无选择,同时亦是一种心理暗示,老天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本来还对于禁的守城颇有微词,但在见到城头的惨烈以及听众将说起汉军如何攻城之后这一点点的不满也烟消云散,在那种近乎完美的攻击之下,即使换了自己也未必能比于禁做的更好,现在他还有机会,至少襄阳城还在曹军手中。

喜欢狼行三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狼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