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唐仙 > 第四十七回 古事无今名,旧传有新篇

唐仙 第四十七回 古事无今名,旧传有新篇

作者:战袍染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24 14:21:25 来源:9书院

“施主,你六贼内蕴有神魂之光。”

正当李易在心里转着念头,跃跃欲试之际,对面那异域僧人再次开口:“但若要问道心之意,当褪去神魂之光,以意行律,直面诸邪,此乃妙之……”

“不急。”李易斟酌片刻,出言道:“一看大师就是有道高僧,定是佛法高深,我自小便喜好佛法,也曾寻高僧求教,奈何诸事缠身、客观限制,总是不得其法,今日见得大师,总算是有了机会。”

异域僧听闻,神色平静,但眼中透露着问询之意,停下口中言,道:“你既来此,不借机问心,则机会稍纵即逝。”

“问不问心的,都是小事。”李易义正言辞,阐述自理:“万事万物、万般法理,都要用到实际,才有意义。如大师这等高人,佛法高深,你跟我讲经,我资质愚钝,一时难以理解,可如果知道了大师的生平事迹,借鉴模仿,纵然一时不明,可做的多了、久了,其义自现,所以知先贤之事,比问自家一心,可重要多了!”

“哦?”异域僧有了神色变化。

“敢问大师高姓大名?何方人士?生前……生平如何行佛家法、渡世间人?”李易终于图穷匕见,问话的同时,心弦紧绷,静静期待,亦将心思缠绕在《众建传记》与心中书签上。

异域僧神色如常,不疑有他,就道:“贫僧汉名安日巡,若以天竺音言,则为‘什摩流’,算是苦修一道,周游汉地,追寻佛理,但并无多少事迹流传,便是有一些,也如古之残篇,鲜有人知了。”

李易奇道:“我听大福先寺的法师说,您乃天竺遮娄其皇族出身,修佛百多年,精通炼体之法,铸毗尼母珠,藏毕生炼体之功,那玄功可诸法不侵、可灭诸恶法。能传出这等名号,理应不是籍籍无名,为何没有事迹?”

异域僧道:“贫僧年轻时,佛法不精,只求金刚之术,好勇斗狠,仗着天生神力,修持金刚密续法,得灵山金刚传法,滋生三世之力,成金刚降魔法,纵横天竺。”

“可惜,肆意而行,终为众所迫,远走吐蕃,却还执迷不悟,依旧争斗不休,最终重伤跌落万仞山,得遇山中僧,得其点化,受戒守律,约束自身,修安般守意经,历三十七年,化金刚降魔法为‘应身守意律’,护持渡世之筏。”

“之后,贫僧于吐蕃、西域游历,倒也略有薄名,最后见唐之使团,随之入中土,但未经几年,就为当年仇人察觉,被伏重伤,达于此地,留下这一篇经文,其实若论佛学之精,贫僧远不及他人,只是寂灭之前,心有感悟,方在此留下经文心念,以传后人。”

李易听得津津有味,从中寻得了脉络。

这位高僧确实不一般,出身在天竺国的皇室,最早注重武功、术法,和人拼杀,惹恼了各方,逼着离开,去了高原。

到了高原还不安生,还是争斗不休,因此重伤,落下山崖碰到了位隐世僧人,养伤期间跟着学佛,大彻大悟,把纵横对敌的手段化作护身强身之法。

“那毗尼母珠中所留的,很可能就是‘应身守意律’。”

似是看出了李易的心思,那异域僧道:“‘应身守意律’乃是贫僧所得,知晓此法之人应该还有不少尚在人世,此法不与灵山合,不通婆娑界,修持自身,以证果位,于世有益,只可惜尚未有传人,贫僧也只是推演功,不曾圆满,为免遗憾,这才留下毗尼母珠,以待有缘人。”

说着说着,他的身影逐渐透明,身形越发模糊,似乎要随风而去。

“贫僧的这道印记只能维持至此,施主便是再动念问心,也是后继无力,而且经此一次,这道印记,至少五年,方可重新凝结……”

说到后来,他已近乎消散!

李易见状,猛然回过神来,随即抬起一根手指,顶在眉心。

“建传!”

在他心中,众建传记骤然翻开到了新的空白页,一道书签直刺其中!

李易心头一颤,静静等待。

几行暗淡字迹,在这书页上隐现!

“还真能成!?”

他又惊又喜,可这股喜悦没有持续多久,空白书页上的字迹迅速暗淡!

李易心中一跳,马上又操控着一道书签直刺过去!

第二道书签一刺,那书页上即将消失的字迹重新显现,甚至出现了《番僧安日巡传》几个字!

只不过这字也只是出现一瞬,整页又逐渐暗淡。

“居然还不够?”

紧急时刻,李易叹息一声,将积攒下来的最后一道书签调动起来,刺向这一页。

“若是这第三道书签还不成,怕就要错过这次机会了,不过至少证明了,除了活人当面、死鬼当前,还有其他方法作传……”

哧!

随着第三道书签刺穿书页,《番僧安日巡传》终于稳固,两列文字浮现其上——

【安日巡,番僧也,原名什摩流,少时善斗,凌众受斥,走吐蕃,坠于崖,见无名僧者,历三十余年,有所成。欲求上乘律宗,乃入中土,为仇所围,重伤,藏于大福先寺。】

【待鉴证生平事七件:一、乃中天竺婆罗门皇族出身;二、少时天生神力;三、得金刚传法;四、坠崖而受戒律之法;五、学禅安般守意经;六、融汇四家乃得应身律;七、兵解于大福先寺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唐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唐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呼——

阴冷之风一吹,吹散梵经之上的诸多异样。

幻象崩解,李易眼前种种皆去,若不是心中传记上,果然新增一页,更有七件待鉴定之事,他怕要以为方才都是为了磨练道心,而生出的幻觉!

“当真成了!这经文非人非鬼,乃是一道印记,竟真让我给刷出了一道传记!虽说直接把三道书签给吸干了,但所得甚多!这七件待鉴定事中,至少有四个,若能验证,必有五类技入账!而且不是一般的五类技,怕是上品之列!”

众建传记的待鉴定事,一旦被验证为真,不光会增添五类技,还会增加传记语句,因此现在这传记上的内容较为简单。

“另一方面,之前都是一道,如今耗费三道才建立传记,可能是那位安日巡法师位格太高所致,也有可能是因方才只是一道残缺印记,并非真人,因此消耗更多。但这并不是坏事!”

李易念头流转,思维发散。

“这事证明,哪怕不是本人、活人,只要满足条件,就可建立传记、刷出五类技。既然连墙上经文晕染了六贼之念都可以,那其他呢?如泥塑神像中,是否也藏着印记?如所谓六贼侵染后的肉身异类?这么一看,大有可为啊!”

正当李易畅想未来之际,慧行和尚从边上走来。

他问道:“看施主模样,似是收获不小。”

“哪有什么收获,不过是……不对!”

看到慧行,李易正说着,忽然心头一颤,意识到了一件事!

“七件待鉴证事项中,虽大部分是安日巡大师的印记亲口所说,但这第一件天竺国皇族出身之说,我虽问了,但他并未言及,这件事是慧行说的!”

一想到此,他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连带着对慧行的询问,都是敷衍以对。

慧行见他语焉不详,又不像是省身圆满之相,只当其中还有隐秘,并不追问,只是记在心里,准备回去后禀报,接着就问起余下两人:“两位可还要一试?”

杨起摇摇头。

王守欢犹豫了一下,最后摇头道:“吾乃道门弟子,还是不做佛家问心了。”

“既如此,咱们便加快脚步吧。”

这一次,李易也是归心似箭,一路疾行,很快前面就见着亮光,走到跟前,竟是一口井。

“三位稍待,小僧先去一探。”

慧行手握井绳,用力一拉,便腾空而起,脚踩井壁,很快就走了上去,过了一会他的声音从上面传来:“三位请上来吧。李施主,可要小僧相助?”

“无需。”李易鼓荡力气,运转狮虎劲,也是翻腾几下攀登上去。

从那井口一出来,他游目四望,入目的是一处园子,不大不小,绿意盎然,石亭假山池水竹林,一个不缺,很是讲究。

“好地方!”杨起翻身出井后,也赞了起来:“不愧是大福先寺,还有这等别院,此为何处?”

慧行合十道:“此处位于清化坊,但并非敝寺产业,而是一位李姓居士的府邸,只是他久不归来,此处便空了出来,为省道出口之一,因平日无人,所以领着诸位从此出。”

“嗯?“李易心中一动,他记得自家宅子就在什么清化坊,此处又是姓李之人的宅邸,还久未归来,莫非……

“清化坊?”王守欢则吃了一惊,“琼楼玉宇黄金地的清化坊!这可是洛阳城真正最金贵、繁华之地!居然有人空着宅子不住?”

慧行低音佛号,道:“这便不是小僧能知道的了,几位,咱们既已出来,便不要耽搁,速速离去吧。”

“是这个理。”王守欢点点头,冲着李易等人行礼,“那在下先行一步,李君,你无需担忧,我等既立下誓言,必不会透露消息。今日诸多变故,他日再去拜访。”他不知李易全名,但听和尚称呼,知道他姓李,又记得相貌,自有办法寻得到人,因此不急,拜别之后,匆匆离去。

但那杨起却不愿走,想跟在李易身边。

“在下是真心求教,别无他意。”

“杨君不是要去科举吗?别耽搁了日子。”

二人说话拉扯,在慧行的领路下,绕过几处,避着稀少婢女、家丁,自府邸后门走出,却未发现对面街角阴影中,一名满身油污、补丁的老道人正往此处窥探。

他见着李易后,当即眼神一变。

喜欢唐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唐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