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品仁心 > 第134章 诧异

一品仁心 第134章 诧异

作者:33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5 15:01:30 来源:9书院

“王后娘娘前阵子搬回凤凰台去了,随行的有五千精兵……”

“娘娘送去阳城的礼物,又添了三成……”

“除了后锏打死了个贵公子,以至两家交恶打了几架,死了几百人,后氏最近很安分……”

“听说燕国与赵国又开战了,好像是曲池公主难产没了,燕王打算再向纪帝求娶个公主,纪帝派了使者对着赵王哭……”

……

商户出去走了一圈,带回来许多消息,有的叔鱼早就知道,有的他其实并不关心,但他还是认真的从头听到尾,脸上的表情几乎就没变过。

因为他坚信一个道理,同一件事,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肯定不会完全一样。

只有综合各方消息,才能得到最接近真实的信息。

商户说得口干舌燥,把这些日子打听到的事全都说了个遍,见共叔鱼点了点头,这才如蒙大赦闭上嘴,随即低下头偷偷咽了口口水——在这里,他从不指望喝上水,更别说点心什么的了。

这位主子虽不是那种动辄打杀奴仆的,却是个实打实的吝啬鬼,水不算什么,山泉多的是,专门为奴仆准备喝水的器具,绝对能让他心痛到滴血。

商户带回来的消息很多,叔鱼半阖着眼,正在那整理思绪,就见从人来报,说是盐场那边来人了。

“让他来吧!”

前几日盐场管事说要琢磨新的煮盐方法,还要了几十个奴隶过去,想来应该是有了成果,过来回话了,盐商还有管理商户的家臣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回避,叔鱼干脆让他立刻过来。

盐场管事捧着托盘进来,见叔鱼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隔得老远就低下了头,生怕脸上的不安被他看到眼里,会心生不满。

管理盐场,可是个肥缺。

对海边的人来讲,海鲜是很常见的东西,在本地根本卖不上价,只能送到外地。

受限于保鲜技术与运输方式的落后,海鲜难以长途运输,制成干货,内陆的人又大多不会吃,大老远运过去也卖不上价,所以共叔鱼的领地可以说全靠海盐支撑,他这个盐场管事就变得格外重要。

平日里他可是众人争相讨好的对象,万一因为办事不力被撸下去了,那就太惨了——摊上个做事认真,又锱铢必较的主人,这种事情很可能发生。

叔鱼没有说话,从人也就不好开口,只沉默着接过了托盘,轻轻的放到他面前的原木木案上。

微微泛黄的海盐粒粒分明,在木盘中堆成尖尖的一堆,共叔鱼没有搭理来人,而是捻起一粒盐放进嘴里,越品,眉头越皱。

“主公,这盐……没那么黄了……”

管事小心翼翼汇报着进展,生怕主子发怒。

“前几天盐工不是说,熬卤的时候往里倒豆汁,可以去除杂质吗?为何味道还是那样?我要更咸的盐!而不是苦的!明白吗?”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若浪费了那么多人力舂豆子,结果就只让这盐看起来没那么黄,对他来讲,是得不偿失。

叔鱼很不高兴。

盐场管事忙跪下:“臣有罪。”

这些家臣都是精挑细选,共叔鱼并不是残忍的人,只说了句“若再煮不出更好的盐,你就去山里采石吧!”,就任他跪坐在旁,继续询问管理商户的家臣:“最近鲁盐售卖情况怎样?”

盐很重,且沾水就化,若是运到遥远的地方售卖,成本就会很高,若是大肆在楚国卖,又会引起国内注意,共山的盐,就多卖到大纪与荆山。

而大纪与荆山,又一向是鲁盐的市场。

因此,共山的盐这几个月大量进入市场,难免与鲁盐发生冲突。

鲁国土地狭小,除了文化方面有特长,综合实力几乎是六国中垫底的存在,海盐贸易对鲁国来讲,可以说是支柱性产业,若是做得不够隐蔽,共山与鲁国之间迟早会发生战争,这不是共叔鱼所愿意看到的。

家臣听到这话,立刻笑了起来:“我们的盐更好,我们的盐不卖光,他们的就没人买呢!”

听到这话,盐场管事也挺直了腰杆。

之前他很怕主人责骂,并不是因为自家熬的盐不好,而是因为不能比以前更好。

家臣们欢欣鼓舞,

叔鱼却拧紧眉头,吩咐道:“下次不可再往这两国卖了。”

“那卖到哪里呢?”家臣立刻着急起来!

郑国有井盐,金国又有湖盐,赵国虽产盐不多,却与金国世代交好,也不缺盐,难道要卖到燕国去吗?

燕国虽然不擅长煮盐,白费了漫长的海岸线,可它也挨着鲁国,完全可以进口鲁国的盐,没道理舍近求远买共山盐啊!

燕国行事不讲究,让诸国不耻,可不耻的同时,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尤其是相对贫困的鲁国。

两国供求关系也很稳定,想要横插一脚,可不容易。

再说,好不容易建好的商路就这么断了,实在可惜!

“卖到国内吧!”

楚国有盐,却不是所有地方都不缺盐。

叔鱼下定决心,便不再多言。

之前只是为了示弱,并不是说他在楚国的势力随着他分封共山,就一下子消失了,现在王后已经回了凤凰台,那就不用再这样了。

相反,他还要显露出自己强大的一面。

把事安排好,远远看到海滩上潮水已经退下,叔鱼站起来,刚想让他们退下,好去海滩上捡拾蛏子、蛤蜊,就见从人又过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品仁心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品仁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又怎么了?

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个人时间,突然遇到意料之外的事,让他很不高兴。

任谁早就打定主意去玩,却不得不继续干活,都会不高兴。

“老爷,公子白的信使来了。”

从人十分了解自家主子,见他面色不悦,眼神儿隐隐瞥着山下海滩,声音立刻柔和几分,语气里也带了笑,尽最大程度舒缓他的烦躁。

“哦?”

听说那从不亲近他的大侄子竟然让人送了信来,叔鱼立刻打消赶海的念头,抖抖袖子坐了回去。

风尘仆仆的信使立刻从怀里掏出包裹得很好的木匣,又从木匣里拿出装着信纸的竹管,高举着跪下。

从人接过信件,先检查了,见没有问题,这才呈了上去。

叔鱼表面淡定,心里其实十分好奇,不等撬开竹筒上的蜡,就把它捏碎,取出了丝线缠紧的信纸,小心翼翼展开。

公子给自家主子写信?这可真是稀罕事。

以前在凤凰台的时候,除了公共场合,私底下这叔侄俩是从来没有私交的。

俩人偶尔相遇,公子也总是摆王太子的谱,对叔父面上恭敬,实则防备轻视。

对此,这些从人最了解不过了。

几人眼神交流不断,见主子看个信表情这样丰富,全都好奇公子信中写了什么。

只见叔鱼飞快看完信,满脸诧异藏都藏不住,看完一遍还不算,又翻到第一张从头看起,众家臣再也忍不住:

“主公,不知公子写了什么?”

信的内容实在荒谬,任袖再是郑国公主,再是年华正好,嫁进了楚国,就没有另嫁他人的道理,否则楚国的脸面往哪放?等他继位以后,还怎么抬得起头?

简直胡闹!

将信叠好放进怀里,叔鱼沉思许久,这才吩咐从人:“备马!去阳城!”

家臣忙跪下阻止:“主公不可!不可啊!”

喜欢一品仁心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品仁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