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 > 第两百一十八章 虎符案(六)

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 第两百一十八章 虎符案(六)

作者:血色百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3-23 13:07:44 来源:9书院

涂希希先将傅长熙推回原来的位置上坐下.傅长熙怒气难消,浑身戾气压不下去。她定定地看着他,问:“当初你说将事情交给我,还作数吗?”

傅长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涂希希:“好好坐着看看我。哪里要是没做好,再帮我补补吧。”

傅长熙没说话,却也没拒绝涂希希安抚的提议。

御书房中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身上,有试探的,有期待的,也有带着杀气和不屑一顾的。

她却仿若未察,只是对傅长熙没拒绝她稍稍松了口气。

片刻,她松手回头道:“杨司长曾说过,只要民女有足够的证词,他便会差人替民女去取证。但杨司长和民女有些过节,不足以采信,所以我想让我的弟弟和杨司长一同,如何?”

杨天颖没有回话——这种场面,唯一可以应她的只有坐在最高位的这个人。

文和帝道:“大理寺和监察司一同行动,也无不可。”

涂希希低头行谢礼。

“那民女先从源头说起。”

“事情要从十一年前北疆发生的那场北蛮入侵说起。陛下应当还记得那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十一年前,文和帝继位第七年,开了个不是个好兆头的年。春霖落雨的时节,大盛忽逢连日大雨,汨江水祸连淹了周边几个大洲,几乎将盛京边淹出个大池子。

粮食不用说,全都遭了秧。

大盛前几年收成也不算特别好,这一趟更是将前几年的积蓄亏到了底。幸亏有杨**这样的大臣主持政事,稳住了局势。但边关守将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差了。

那年五月,内患压不住还是爆发了,长亭军从边关撤回内陆,四处清扫匪患,连带还要开当地富商的粮仓救济百姓。短短几个月,长亭侯傅海霖几乎将杨**派系里里外外得罪了个透。

文和帝书房的桌子上,除了水患之外最多的就是参长亭军的折子。

即便是不好听的话,听多了也会听进去几句。两个月后,文和帝听烦了朝堂上骂长亭侯的折子,将折子一并丢给了内阁,眼不见为净。

杨**主持政务之后,政务日渐平稳。文和帝喜欢这样的日子,理智理所当然地逐渐偏向了文官。

与此同时,对长亭军的军粮物资也开始急剧减少。

秋末时分,北蛮南下。饿了大半年的长亭军北上迎敌,抵挡地力不从心。初冬降临的那日长亭侯王妃被俘。三日后,长亭侯傅海霖营救失败,一同被俘,双双死在敌营。

南蛮友军撤离,长亭军节节败退,老侯爷临危上阵,顶住了北蛮的进攻。

短短一年的时间,灾厄连连,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文和帝心有余悸——甚至让他生出了期间哪怕是出那么一点差错,大盛就要完了的念头。

老侯爷在北疆一待就是两年多,北蛮到底还是没有得逞,最后不甘心地撤回了营门关外。

大盛国力却也因为这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消耗殆尽。

与此一同消耗殆尽的,还有文和帝对出差错的长亭军的信任——杨**旁敲侧击了长亭军最初的消极迎敌是对朝廷扣粮的不满。

然而,扣粮是事实,不满也是事实。三年的战祸要算在谁头上,却一直没有定论。

涂希希说完那一年的事情,便转向杨天颖道:“烦请杨司长替我找两个人,让他们带上几件东西。”

杨天颖看向文和帝。

文和帝问:“何物?”

涂希希:“户部那一年军粮物资的支出,以及兵部伤亡名册。”

文和帝疑惑:“要这些何用?”

涂希希道:“一会陛下便知道了。”

户部尚书张显和兵部尚书钟信不多时便带着厚厚的书贴来了。刘瑾在文和帝身侧接了两部尚书递上来的贴子,端在文和帝面前。

文和帝对那一年的贴子耳熟能详,并不想看。他将盘子挥向涂希希说:“让她看。”

刘瑾便躬身退到涂希希面前,转了身。

涂希希小心地拿起来打开看了片刻,低着头问:“钟大人,我可否问下这些贴子上的数字是谁报上来的?”

钟信应道:“兵部的数据都是各军呈报,由将军过目之后才会送至兵部统合。……长亭军例外,因为王妃的南蛮编外人员,不算在内。”

涂希希问:“那钟大人看看,这上面的数字,有没不对之处?”

钟信大骇,急忙接过涂希希递过来的贴子,看过之后,抬头看文和帝。

“陛下……”

“死的人在增多,物资在减少?是不是看上去很合理?”涂希希问。

钟信却道:“表面上看似合理,但是这贴子上是物资先减少,人数才减少。说明军中统合是照着口粮来计数。……并不合理。”

文和帝问:“那是兵部户部的差错?”

涂希希却道:“杨首辅不会出这种差错。我认为是统合上的问题。呈报信件都是军中文职之人清算,交给兵部。当时长亭军是陈世友陈大人负责文书撰写,对吧。原撰写的文书应当还能找出来。”

他话音刚落,杨天颖从外面进来,拱手道:“陛下。”

文和帝抬了下头。

“如何?”

杨天颖跪了下去。

“兵部接到的文书和长亭军中记载的有出入。”

涂希希转头看向文和帝。

“这出入的背后,牵扯不了多少银钱。它牵扯的是长亭军和大盛朝堂之间的信赖关系,陛下。红夫人当时应该向您提的就是这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涂希希转头问杨天颖,道:“兵部户部都有详细的记载,那三年中,消耗在北疆的物资到底有多少,还有人命。我猜得没错的话,这笔账虽然明面上没有算出来,可在陛下心中都记在出差错的长亭军头上了。这还不能算是有些人谋划吗?”

文和帝淡漠道:“朕念在长亭后夫妻战死的份上,可没和长亭侯计较这件事。算不得有心人挑拨。”

涂希希道:“但陛下您没有计较导致长亭军出那么大差错的主因这点着实让人费解。您就不怕再来一次这样的事吗?毕竟人被逼到一定的程度上,就会本能反抗。老侯爷能及时清醒,陛下能保证其他人也可以吗?”

文和帝顿了下。

朱沥面色都吓青了。

他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跟自己父皇说话。

文和帝到底还沉得住气,说:“继续说。”

涂希希颔首道:“三年北疆战争结束后,红夫人建议办一个犒赏宴,慰劳三年在北疆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您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也不是因为红夫人才办的。”

文和帝没有否认。

“是有人同我密告长亭军预谋反叛,朕才利用这次犒赏宴。可朕一开始并不觉得这件事是真的。”

涂希希低声道:“这不怪您,当时大盛国力耗尽,已经经不起再来一次动荡了。您会想要将所有隐患掐灭在未发生时是明智的决定。”

“唯一的缺点是,您听了一面之词。”

文和帝眉头挑得老高。

“何谓一面之词?他傅远自己都承认了,那是假的吗!”

涂希希道:“老侯爷承认的是反叛?不,他原本只是想同您说,朝内有奸人,希望陛下能够彻查。他一个失去了亲生儿子儿媳,以年迈之姿为大盛在北疆打了三年仗的老臣,想要查自己儿子儿媳生死真相,陛下也觉得那很过分吗?以老侯爷的身份,他就算是想要查杨**,那也是情有可原,不是吗?”

喜欢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