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 > 第71章 赵普:完整话是这样!两道名词解释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你这话,竟然被考场采纳了。”

北宋,太宗朝。

这一题的出现,赵光义、赵德昭等等的目光都落在赵普身上。

出题人,竟然在自己身边。

那他们可要好好问一下了。

“陛下,臣也有些意外的。”

感受到众人目光,赵普都有些不好意思,不学无术竟然都被拿到给前面很多开国皇帝身上了。

哪怕他是成熟的政客,也有点挂不住。

“不说这个了,那这句话,你说对还是不对?”

“考场也有意思……还说了半部《韩非子》治天下……半部春秋……”

“韩非子、春秋、墨子这些东西,能治国?”

赵光义直接问赵普这个原作者,阅读理解,还得看原作者。

“陛下,臣也不敢判断臣这句话对不对。”

面对读书人初具规模的朝堂,还有精通儒学的赵光义,赵普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反正,臣觉得……当年王莽,可能就是整部论语治天下,才……那啥的吧。”

“此前……其实考场也提到了,外儒内法……”

“汉宣帝、光武帝他们,也都提过……”

“结合外儒内法,臣这句话准确的意思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韩非子》治天下!二者合而为一,外儒内法治天下!”

赵普当然是聪明人,说话自然会捡好听的说,法家这东西……对儒家来说就是禁忌,尤其是对普罗大众来说。

但站在皇室治天下的角度,从汉武帝以来,都是外儒内法在治国。

因此,他故意隐去半部《韩非子》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传出去好听嘛。

从五代十国过来的实践家,陈桥兵变的策划者,他对读书人,尤其是儒学读书人……一言难尽。

自然,宋初,士大夫阶级才崛起,有点威胁……但不多。

此时赵光义都这样问了,他只好把话说全。

“外儒内法……”

“二者合二为一!”

赵普这完整的话一出,赵光义都被惊到了。但他却一下子复盘脑海之中的东西……那么多朝代,可不是外儒内法合二为一!

“因此……单单说这句话对的……其实,是错的吗?”

赵德昭总算知晓了意思。

这题完整答案既然是这个……题目就说得太绝对了。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看考场怎么解释评判吧!”

赵普不再多说。

……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考场都这么认为了……”

“这岂不是,我们大秦,也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秦,咸阳。

这题一出来,扶苏再次被钓鱼了,略带惊喜的看着李斯、冯去疾等人。

“公子,题目也说了,半部《韩非子》也可以治天下……半部吗?为什么不是全部《论语》?恐怕我们得好好想一想了。”

李斯自然也小争了一争,他也发现,这题出得……能够讨到一部分人的认可。

还有,其中……半部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全部论语他当然是看过,若要真的用全部论语治天下,那肯定不行。

但他也不可否认,论语有些东西,对治天下有好处的。

所以……治天下,需要一半论语,一半韩非子吗?

外儒内法……李斯感觉自己的法家思想体系,在不断地动摇,重塑……

一种新治国思想,好像在灵光乍现。

……

“这个题目,有那么绝对吗?”

“朕感觉,我们的大魏……什么都可以来治天下吧!”

“只要这天下能够井然有序,就行了啊。”

“因此,朕觉得,这段话是错的,太绝对了!”

考场,经过一阵闲聊,拓跋珪果断选下答案,并且和皇帝们分享。

拓跋珪以一己之力,把鲜卑部落社会拉到了封建社会。

对怎么治理国家,他取长补短,效仿汉制,完善职官制度,为加强封建制度,还崇尚佛、道。

儒释道在他这里,都可以。

在征战中原之际,对和尚、道士都秋毫无犯,加以尊敬,曾致书征召僧朗、法果等高僧。定都平城之际,专门下诏营建佛寺,以便“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同时,他又“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并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

当然,最重要的是……北魏的朝廷当官,不需要给官员发工资和俸禄,官员们的收入,全都自己去想办法压榨搞钱。

能有这种官制,他绝对不是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朕倒是觉得……说的对!论语有用……但效果不大,如果在我们这个乱世,真用论语治天下,怕早就不行了!”

“最多半部可治天下,全部采用,就如同王莽陛下了。”

刘裕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反对不反对,王莽这个全盘使用儒家治国的例子在前,还是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参考。

“哈哈哈……”

“对对对……”

“半部是可治天下,但全部……可能就没了!”

这个角度理解,萧道成、高洋、石勒等等都忍不住笑了,做题之前,还纷纷打趣王莽一眼。

王莽:……

“这一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莽陛下也可以选错!因为根据他的实际,他的国,是全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对他而言,是错的!”

黄巢认真的看了一下王莽,还给王莽分析此题怎么回答。

“朕错了吗……”

“不用儒家治天下,朕还用什么?”

“儒家,只能用半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莽此时倒是在皇帝们奚落打趣之中,终于也意识到,他的全部儒家治国,可能不行。

可是……他都是儒教圣人了,不用儒教治国,用什么治国!

刘彻那一套,对当前的大新而言,已经不适用了啊!

土地兼并如此严重,他的确是要恢复周制,把豪强手中的土地,分润出去啊。

王莽做题归做题,却在题目和皇帝们的干扰之下,开始思考他如何治国的问题了。

……

【本题答题时间结束!】

【下面加载综合题第三类题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类题目,请根据给出的词汇,写出其蕴含的深意或者释义,或者其背后的目的,即可全对。】

【题目一:改稻为桑。】

【题目二:土地兼并。】

【两题答题时间为四十分钟,可用笔答也可以用口述作答。】

考场,判断题结束后,果断再次出现了新题型,而且,一出还是出两个,答题时间,也全都整合到了一起。

“改稻为桑?这……这是什么?”

“土地兼并,这又是什么?”

“不是吧,给我们两个词语,让我们解释?说出他背后蕴含的深意,释义,目的……”

“这,这算什么题?”

这个题目一出,刘邦就麻瓜了。

土地兼并问题,他还没有遇到过。

大汉之前,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的,确切来说,是那些贵族士族拥有的,百姓只能依附贵族的庇佑,给贵族种地换取粮食和安全,贵族也负责保卫他们。

是吕后掌权开始,才把土地分给农民的,农民也才拥有自己的土地。

至于改稻为桑,刘邦更加懵逼,这四个字代表的背后内容,他完全没印象。

“太祖,改稻为桑,是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和齐桓公实行的一个政策。当时,鲁国的纺织发达,织出的缟又薄又细,天下闻名,管仲就让齐桓公穿缟做的衣服,引导、鼓励齐国人都穿鲁缟制作的衣服,这样,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就大量进口鲁国的缟来齐国销售。鲁国人看鲁缟利润丰厚,纷纷改稻为桑,于是农业逐渐荒废。”

“管仲看到鲁国粮食产量下降,让齐王突然下令禁止国人穿鲁缟,商人闻风而动,立即中断鲁缟的贸易。鲁缟的价格一落千丈,结果鲁国粮价飞涨,很快崩溃,只能屈从于齐国。这是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政策!”

刘秀急忙给刘邦科普了一番,这一题,如果不科普,还真不好回答。

“至于……土地兼并……”

看到另外一个名词,刘秀都皱起眉头,他一时间感觉不好说,不好解释。

“土地兼并,就是……很多豪强他们有很多土地,但是一些农民就没有任何土地,甚至原来的土地,越来越少。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把土地卖给豪强,豪强从中获取了很多土地!”

王莽当即解释了,这可算是他大新和汉哀帝刘欣上台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他也是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他规定不能超过一百亩,超过一百亩,要强制分给不足一百亩的邻居和百姓,以此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他和汉哀帝刘欣,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解决,大汉王朝可能暴雷。

然而,刘欣遇到了阻力,再加上遇到了挚爱董贤……就摆烂了。

他好不容易上台后,不怕强权,不怕阻力,就毅然决然的发动了这样的改革,因为他也知道,不改革下去,王朝无以为继。

王莽还是积极解决问题的。

然而,结果……

“慢着……什么意思?”

“改稻为桑,土地兼并……”

“你们说慢一点,朕……怎么感觉还是听不懂呢?”

然而解释归解释,刘邦依旧感觉像是在听天书。

“寡人大概知道改稻为桑,但……土地兼并,到底是什么?豪强、农民、土地?”

始皇也一脸疑惑,王莽的解释虽然够直白,但……他依旧没概念!

大秦的土地,又没分给百姓。

“始皇、刘邦陛下……”

“这题,别说你们不懂了。”

“朕感觉也不是很懂……”

“改稻为桑,土地兼并……这题,怎么答?名词解释,还要说出意义、目的,释义?”

陈霸先也抓耳挠腮的看着试题:“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没有选择题了?要我们亲自写出来?写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写啊?”

“赞成!这一题……要我们写?我们是皇帝,还要写?”

“就没有简简单单的选择题吗?刚刚那些选择题,虽然有点难,但好歹有答案吧?”

“这个……不明不白的名词解释,让我们怎么写?”

大胖子安禄山,更是感觉头疼……

“是啊……让我们怎么写?朕感觉让朕写这个,还不如让朕去打仗吧!”

“笔杆子的事情!是朕手下那些读书人干的啊,朕都不会写字……这不是为难朕吗?”

石勒当场也感觉头大如斗,再次感受到了考场的强度。

这两题,对他们而言,就真正的是陌生的题目了。

“说实话……这真的也为难我们了!”

“我们那么多开国皇帝,让我们动刀子可以……动笔解释这个鬼东西,怎么解释?”

刘裕也头疼了,甚至抬头看着那么多皇帝……感觉此题,让他们猛虎绣花,难为他们。

“各位陛下……不会写字也不要慌啊,没听到考场说……你们念出来也可以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题……”

“加上这一题,就八十分,八十年的寿命题目了。”

黄巢果断提醒:“十年寿命……大家看着办!再说了,刚刚刘秀陛下和王莽陛下都解释了,这一题……应该是送命题吧,只要我们把他们两个刚刚说的,写上去,也不妨碍我们得分得命吧?”

“可是……王莽陛下和刘秀陛下,只是解释而已……”

武则天皱着眉头:“此题,还要我们说出,这两个词汇背后的意义,目的……改稻为桑,什么目的,什么意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土地兼并……豪族是要兼并土地啊,他们兼并多了,是不太好……但,但……目的,就是为了积累财富吧?”

武则天也发现了此题的回答难点,她……当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觉得问题不大。

不仅如此,她还让武家人占据更大更多的土地,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大唐的土地兼并,也就是从武则天到唐玄宗这个时期最为活跃。

这土地兼并,对武则天搞皇帝继位合法性,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总之,此时此刻,哪怕有皇帝知道这两个名词的概念,但让他们解释,叙述,作答,他们还都是挺懵的。

这两个题目,总算给到了他们强度。

“各位陛下,不妨听朕一句话……”

“你们不知道怎么做,还是可以求助的,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做,不如,求助?”

而在这乱糟糟的氛围之中,高洋果断提议。

“是啊!求助……”

“还可场外求助!”

这个建议一出,让一些皇帝们纷纷心头一动,果断进行场外求助了。

这题,没有现成答案,他们真不行。

“陈临陛下……你,你让我们过早求助了!”

然而,始皇、刘邦、刘秀……杨坚、李渊等等看着其他皇帝消失的场景,一道道幽怨目光看向陈临。

喜欢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