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寒门权相 > 第49章 纵论古今,殊途同归

寒门权相 第49章 纵论古今,殊途同归

作者:皇家大芒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5:23:34 来源:9书院

看着沈千钟如临大敌的样子,齐政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怎么,前朝的剑,斩不到本朝的民吧?”

沈千钟自嘲地笑了笑,“这倒也是。”

如今已经是大梁,距离大周,中间还隔着一场百余年的大乱世,评说几句前朝压根就没什么影响。

齐政看着他,“那你觉得,如果当时郭荣真的英年早逝,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沈千钟想了想,“当时郭荣诸子皆幼,应当还是后来的高宗郭宗训继位,但他那时不过七岁,还需太后垂帘听政。辅政须得是文臣为主,少有篡权之心,朝中魏仁浦、范质、王溥等人,对郭荣都十分忠心,可为托孤。”

他不愧是江南奇才,又在钟玉阁自囚数年,史书之上的东西,简直是信手拈来。

正说着,他的忽然神色一滞,凝重道:“五代乱世,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齐政微笑,“你觉得谁最有可能呢?”

沈千钟想了想,“按照当时的实力,掌握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最有可能做到,但正因为他最有可能做到,他反倒是最不可能的,除非郭荣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死了,否则肯定会立刻去了他的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至于这个人选......”

沈千钟思索片刻,看着齐政,“我觉得赵匡胤最有可能。”

齐政闻言,不由在心头深深感慨,不怪人家是装逼犯,这确实有装逼的资本啊!

他点了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为了方便咱们聊天,给他取个国号吧,他以前当归德军节度使时就驻扎在宋州,就以宋为名吧。那你认为,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篡位登基之后,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

沈千钟对宋这个国号倒没啥好掰扯的,反正都是假设嘛。

他想了想,伸手捻起几粒蚕豆,握在左手掌心,先拿起一粒放在桌上,“他不像太宗,能够通过武力压制住天下之人,然后徐徐建立制度。毕竟周太祖郭威便是通过黄袍加身的方式登基,赵匡胤也是篡位的话,那他第一步也是最首要的,肯定是想要解除手下这些大将的兵权。”

齐政笑了笑,“但那些都是他的结义兄弟啊,没有他们帮助,赵匡胤怕是坐不上龙椅的。”

“皇权,是绝对不可被觊觎的!”

沈千钟断然开口,而后缓缓道:“以前大家都是臣,现在他是君,当然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了,不然汉太祖也不会让叔孙通制定礼仪。甚至他还有可能给郭荣改回柴姓,用这样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篡位的不当性!从郭到柴很合理,从柴到赵自然也没问题。但解除兵权这事儿,我一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能够顺利且不动荡地完成。”

不愧是奇才,这真是把皇帝心思看明白了,自己这种现代人就缺少这种对法统的敏感性。

齐政一边感慨着,一边微笑道:“既然都是兄弟,那不妨掏掏心窝子?”

沈千钟疑惑看着他,齐政便开口道:“比如啊,他将这些兄弟们聚集到一起宴饮,然后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皇帝都这个模样了,既是臣子又是兄弟的,怎么都得问一句陛下你怎么了吧?”

在沈千钟的点头中,齐政站起身,给他表演了一段杯酒释兵权的经典画面。

看得沈千钟目瞪口呆之后,拍案叫绝,“妙啊!实在是太妙了!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便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还能顾全到兄弟旧情。”

没想到,表演这一幕的齐政却缓缓坐下来,抿了一口酒,神色古怪地道:“真的很妙吗?”

沈千钟今日的情绪几乎完全是被齐政牵着鼻子走,闻言又是一怔,自言自语道:“不妙吗?”

他皱着眉头,开始思索分析起来,“兵权收下来,自然也不能给其余的将军,否则就白干了,只能皇帝领军,但皇帝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领军,那就只能设立一个军事机构,用分权的方式进行制衡。”

齐政点头补充道:“这个机构里面,可能还得掺一半的文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五代换皇帝的事情不再现。”

“可能还得解除自汉唐以来,将军对部队的从属关系。”沈千钟说完,下意识地摇着头,“可是这样,军伍的战斗力如何保证?每个将令都从这个机构里出,那得多麻烦?而且新设规格如此高的机构,下面地方上是不是也要照葫芦画瓢?那又得多出多少官员?”

齐政心头暗叹,你还不知道画阵图照着打的事情呢,要知道了你不得怀疑人生么?

他点了点桌子,“你别忘了,虽然中原的皇帝换了人,可气候不变,背景不变,草原上的外敌依旧是存在的。”

沈千钟的神色愈发凝重,“那又得养许多的兵来御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只能在装备和兵员上下功夫,我的天,这得多少部队才能抗衡。”

“不对,若是在征伐契丹的路上郭荣就死了,幽云十六州还能拿回来吗?若失去了北面地利,那整个河北之地不是一马平川?”

齐政点头,将话题扯了回来,“这个事情的影响我们一会儿慢慢总结,接下来呢,你觉得他还能做什么?”

沈千钟琢磨一阵,又从掌心拿出一粒蚕豆放上,“第二步,那就是健全朝廷的制度规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权相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寒门权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自唐末大屠杀,又经五代乱世,世家大族的势力已经被削减得几乎没有了,这些算是有家学渊源知道朝廷如何运转的人,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如冯道这样的人,也不能被五代诸帝所倚仗,来维系朝廷的基本统治。这位.....宋太祖上台,也还是需要和周太宗一样拉拢读书人,慢慢健全朝廷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

齐政引导般地补充道:“是啊,相比与武将共天下,与士大夫共天下就能让人放心得多了。”

沈千钟点头,“世家磨灭,士大夫阶层自然也会崛起,慢慢形成气候,那这就和大周的情况一样了。”

说到这儿,沈千钟顿了顿,他开始有些明白齐政所说的,不过是换了一家一姓,历史的脉络依旧存在是什么意思了。

齐政看着他,“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科举、文化,是不是也会和大周的发展一致呢?”

沈千钟抿着嘴,“士大夫崛起,享受朝廷给的特权,隐匿田地人口,土地兼并,又凭空多了这么多的官员、士卒,财政自然承压,庞大的军费开支压垮帝国财政,中期改革,晚期续命,最后崩塌......”

他说的都是大周所经历过的事情,但他又摇了摇头,“还是不一样,如果按照你所说的,这个宋朝在诞生之初,就有着软弱的基因,他无法复制大周的铁血和包容,他也没有能力像大周一样扛住草原上陆续兴起的异族。”

齐政点头,并不反驳,只是顺着道:“然后呢......”

沈千钟抬起头,对上了齐政的目光,“永嘉南渡再现?又或者如大周崩塌之后的南北对峙?”

齐政点了点头,“无非就是大宋能坚持的时间比大周要短上许多,而后被新朝取代,就如隋唐之交,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几乎不可能。更坏的情况是,退向江南,这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便是草原异族完成汉化,就如北魏,巩固统治,接着便可以挥师南下,将这个本身就积贫积弱的王朝彻底吞噬。”

沈千钟面露惊骇,“神州陆沉?”

齐政平静道:“听着吓人,但扪心自问,有什么不可能的?”

沈千钟沉默了,按照大宋开国的这些政策制度来看,的确有可能引发这些结果,但同时,这些政策又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那符合当时最大最紧要的统治需求。

齐政看着他,“但无论如何,这两个阶段都是以百年计的,可你想想再来个百年的南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沈千钟挑眉,“你是说江南?”

齐政嗯了一声,“江南本就物产丰饶,以前蛮荒无人开垦而已,永嘉南渡启动了江南的发展,而后几百年徐徐进展,如果和现在历史上一样,再多上一百多年的南朝,江南便有可能积攒下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关中太小,资源耗尽,已支撑不起一个庞大的帝国;河北沦陷,又被打残;巴蜀之地,无进取之地利,从来不是龙兴之所。天下之大,已经只有江南了。”

沈千钟长出一口气,“神州陆沉,但会有有志之士揭竿而起,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很大可能就只能从江南而起。”

齐政重重点头,“这也是为何我大梁能够破天荒地从南方一统北方的根源所在。”

沈千钟的目光在这一刻骤然亮起,“但那个朝代,也会生出一股如我大梁这般强大的势力。”

说着他点了点桌面,示意脚下的土地。

齐政微微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千钟苦笑道:“商贸繁荣,大族、豪商、士绅、巨贾,盘根错节.......彼时彼刻。”

齐政轻叹一声,“恰如此时此刻。”

沉默良久的沈千钟,忽然抓起桌上的酒壶,便朝嘴里倒去,直到满满一大口酒饮尽,才醉眼朦胧地看着齐政。

“既然天下一切都有大势,如大江奔流,不可阻挡,那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喜欢寒门权相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寒门权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