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 > 第七十八章 名师背书

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 第七十八章 名师背书

作者:情系悠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6:26:37 来源:9书院

不多久,贾蔷就来到陈文景的家门口,命身旁小厮上前拜门,递交拜帖。

那陈府看门的小厮,瞧见贾蔷仪表不凡,身着锦衣华服,富贵逼人。

一时间,他们也不敢怠慢,忙进去里面通传消息:

“老爷,外面来了一位少年公子,说是宁国府的蔷老爷。”

“这是拜帖一份儿,还请老爷过目。”

小厮将宁国府小厮手中呈交过来的拜帖交给陈文景后,恭敬站在旁边。

陈文景拿来拜帖,打开一观,略微皱眉:“宁国府的贾蔷?”

贾蔷在京城内倒是没有什么名气。

若非贾珍与贾蓉死后,贾蔷继承了宁国府的家宅,只怕无人会关注这么一个无人问津的小角色。

但现在宁国府是贾蔷当家。

纵然宁国府落魄,不复当年宁国公时显达。

陈文景仍旧认为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宁国府固然不复辉煌,可旁边的荣国府却非等闲。

四王八公,同气连枝,相互作保,攻守同盟。

最近庙堂上北静王水溶连横合纵,将昔日四王八公的人马,全部收入麾下。

看那模样似有争夺皇位的意思。

再合水溶平日里多有贤达的名声传出,具体真假尚未可知。

却未免有在暗中宣传,为水溶造声势、立威望的嫌疑。

陈文景虽然现在年老体衰,辞官归隐,闲赋家中。

对庙堂局势的把控,仍旧如火纯青,老当益壮。

旋即,他琢磨思忖后,便吩咐自家小厮:“去,去将贾公子请进来!”

陈府小厮点头退下,匆匆离去。

站在门口处的贾蔷没有等待多久,就瞧见陈府小厮出门来,笑看众人。

陈府小厮拱手:“贾公子,我们家老爷有请。”

贾蔷遂跟着陈府小厮去府中厅上先坐,陈家丫鬟奉茶,后才见到陈文景。

在陈文景过来时,第一眼就落在贾蔷的容貌上:“好生俊俏的风流公子,论及公子品貌,将来殿试定有探花之姿。”

探花郎只看帅不帅。

状元论才学,探花看颜值。

科举殿试,纵然有状元才学,却难生探花容貌。

皆因为容貌乃是父母所赐,天生地养,却非后天可以逆先天。

唯有人世间才学可后天经过学习长进,状元之才,也多为后天所学。

状元不稀缺,至少在翰林院当中,每年的状元都在里面编书混前程。

探花倒是稀缺,取殿试第一帅,就这容貌第一帅,便可力压天下读书人。

读书厉害也就罢了,还生的容貌端正,风流倜傥。

这当真不让其他读书人活!

陈文景深谙庙堂规矩,才学配合帅气,堪称两张王炸。

在合贾蔷的背景出身,只怕将来前途无量。

一时间,陈文景也有了拉拢贾蔷的心思。

权利人心,无非是利益来往。

陈文景虽是大儒却仍旧要被这名利二字困顿一生。

下一刻,陈文景伸出手来:“请坐!”

贾蔷先是行礼问安,随后才坐下来,看向陈文景。

陈文景抚摸着自己的白发胡须,满上含笑,和蔼可亲:“你的来意,我已通过拜帖知悉,只是圣人收徒尚且有束脩之礼。就是不知道你这次有没有带拜师礼物?”

束脩是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

亦是古代求学入门的敲门砖。

自孔子时期开始就已成了规矩。

《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以前春秋时期的规矩是“十条腊肉”,这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

后来,朝代更迭,这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名师大儒,不仅仅脾气大,而且门槛高。

对待弟子给的束脩,数额小了,未免寒酸。

甚至会被他们认为是在羞辱自己,命人直接将其轰出去。

贾蔷在来陈府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

他曾询问了一些同在陈师门下读书的人,拜师的时候,给了多少束脩。

得到的答案,让贾蔷错愕。

有人对贾蔷言:“百两银子不贵,千两银子不多,如若给的少了,怕不妥当。”

价格有高有低,都根据自家的条件来,至少也得百两银子起步。

此刻,贾蔷早已有所准备,忙拿出礼盒子来放在陈文景的跟前:“这是晚生的一些小心意,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陈文景先是打开来看,透过光亮,见到这盒子里面装着三百两银子的银票。

顿时,心下满足,脸上的笑容更甚:“好,你还算是一个明白人,懂规矩。”

这就是当名师大儒的好处。

只要有这个名誉,财源滚滚来,根本就不缺少银子使唤。

就以这拜师礼来看,少说也得收它个成千上万两银子,赚它个盆满钵满。

陈文景得了银子,遂点头:“你既然有此心意,那你就在我门下读书进学。”

又问:“我听闻勋爵后辈里出了个府案首,那人可是你?”

贾蔷面色从容,淡然一笑:“晚生不才,正是今年府试的府案首。”

陈文景此刻心中更是开心:“你既然是府案首,看来你才学功底应当不差。

那么接下来,你当要全力冲刺接下来的院试与乡试。

甚至是展望将来,为以后的殿试做准备。

我这里有一些在科举上面的文章心得体悟,你若得空可来我这里借阅。

倘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前来向我请教,为你指点迷津。”

说罢,他又与贾蔷闲话一二,话语里面多有欣赏提携之意。

贾蔷无论是自身才学,亦或者说是出身背景,那都是顶级的。

在陈文景看来,宁国府的家道中落,算不得什么。

只要贾蔷能够崛起,往日荣光,都会回来的。

而他有了这么一个极厉害出名的门生,自家后辈也可得到关照提携。

古代的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同盟关系。

名师指路,门生可能发达显贵,飞黄腾达。

门生发达,亦可反哺名师,让名师自身的名气更大。

利益互惠。

这才是庙堂读书人真正的模样。

贾蔷拜访了陈府后,已算是入了门。

接下来他该如何考举,则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喜欢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