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全世界只有我能看见鬼 > 第64章 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全世界只有我能看见鬼 第64章 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作者:迹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9 12:24:55 来源:23小说

经常接待外地同事的朱方亮,并不是第一次出差,但从未有过今次的期待。

以前出差都是为了办案,无论是处于侦查阶段的,还是处于追逃阶段的,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说这一次出差的目标,并不一定能达成。毕竟在各行各业,真正的专家都是供不应求的。

放在他们这个行业里更是如此,刑侦专家的数量相比于需要专家的案件,完全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拥有着掌握他人命运的权力时,想要成为专家需要接受的考验,远远大于其它行业。包装出来的,吹嘘出来的专家,早晚有一天会被揭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比如……

但朱方亮依然抱有极大的期待,因为之前的每次出差一般只涉及一个有线索的案子,这一次却有可能涉及到很多完全没有线索的积案。

半个月的时间,申城市虎河分局破了一起命案积案,白莲县更是连破三起命案积案。这样的效率哪怕是去了正城之后,只能发挥出一半的水准,那也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以他们把近二十年来的无名尸骨命案积案全都侦破。

这能得多少个一等功啊!

朱方亮内心火热,相比于请系统内部的专家参与侦破案件时,功劳会被分走很大一部分。请骥二郎这种系统之外的专家帮忙,就算是要给很多的咨询费、顾问费之类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也要更划算一些。

因为钱买不来英雄模范,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

所以对于骥二郎的特殊之处,他有很大的包容心。

“说什么喜欢不喜欢,大概率是顾问费没到位吧。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方便,也有小地方的难处,在经费这一块我们问题不大。”

朱方亮无疑是自信的,所以在联系上了骆民伟,并且了解到骥二郎在选择颅骨复原的死者时,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喜好之后,毫不在意的对同事这样表达着。

警察出差,没有独自一人的道理。

倪文振好奇问道:“他的手艺如此精湛,真要是想挣钱的话,何必帮咱们破案呢?考古那一块的经费拿起来,比咱们要容易很多。而且更容易打出名气,再随便制作些艺术品都能拍卖出不少钱吧?”

“……”

朱方亮无言以对,并且觉得倪文振有些讨人嫌。

从正城前往申城乘坐高铁的话,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他们联系好了之后就直接前往,并在高铁站和骆民伟、李胥丽汇合。

前往对于朱方亮、倪文振两人来说未知的目的地时,驾驶着二手帕萨特的骆民伟,在结束了常规客套之后,语气为难了起来。

“骥专家这边是乐意帮我们破案的,只是……他的情况有些特殊,见面商谈的过程和结果,都有可能达不到你们的预期。”

朱方亮依然是不以为意,他对此是早有预料。

正如之前所说,专家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案子的数量是无限的。而且,案子是有辖区之分的。

比如左继龙的案子,就是田川新区那边负责,和骆民伟可以说是没有关系,正常情况下也不应该插手。

你今天插手别人的案子,明天就会有别人来插手你的案子。每個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思路,以及刑侦方面的技术侧重,大家都插手来插手去的,那就会乱成一锅粥。

在这种前提下,申城这边的相关积案尚未侦破完毕,无论是骆民伟还是申城市局这边,都不会想让骥二郎去正城。

这和骆民伟带着骥二郎去白莲县破案有所不同,他们这个系统可以说是以市界来划分各自负责的区域,市内的无论是哪个县区,对于市局来说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别的市,那就是别人的手心手背了。

所以朱方亮觉得,阻力并不是在骥二郎的身上,而是在骆民伟他们的身上。

try{mad1();} catch(ex){}

他对此早有准备,正城市局也给了他很高的权限。当然了,前提是确认骥二郎的颅骨复原水平基本真实。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就把底牌给说出来,而是先恭维了起来。

“骆大和骥专家接触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亲近,少不了要麻烦骆大你在骥专家面前帮我们说说好话。”

倪文振则帮腔问道:“不知道骆大所说的,骥专家的情况特殊,是个什么情况呢?”

骆民伟沉吟了三秒,还是决定说出来。

“骥专家有犯罪记录。”

“恩?”

朱方亮和倪文振两人大惊失色。

虽然说找罪犯帮忙提供情报,或者是当特情线人之类的角色,为破案提供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些关系中,罪犯并不会涉及到调查方向和决策相关的事物。

颅骨复原是一种很神奇的技术,能达到骥二郎这种水平,甚至可以说是破案的无上利器。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锁定死者的身份,给他们确定侦查方向。而如果他们得到的消息有误,那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全盘皆输的结果。

不是所有的死者,在通过颅骨复原确定身份之后,都能通过DNA等手段进行鉴定确认。

而罪犯的身份,和有犯罪记录的历史,可以说是信任方面的减分项——身为警察,他们更清楚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可能性极低,大概率是破罐子破摔。

习惯了挣快钱,习惯了走捷进,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的按部就班呢?

“判了多久?”朱方亮还是有些不甘心,抱有一丝期待的问道:“赵大那边说骥专家只有二十多岁,应该是未成年时不懂事,不懂法所以走上了不法的道路吧?”

相比于成年罪犯,未成年罪犯经过劳改教育之后,改过自新的几率要大一些。

骆民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