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泰昌大明 > 第56章 第一道裂痕

泰昌大明 第56章 第一道裂痕

作者:魔法龟Revo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5:28 来源:23小说

刘一燝的心情很糟糕。

今天本来又是一个“今日无事”的平常日子。可下午申时二刻左右,皇上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冷着脸亲临内阁,然后将几封奏疏扔到了刘一燝的桌子上。

从进入到离开,皇上只在值房待了一个转身的时间。

一字不批地把奏疏退回内阁,是比“知道了”这种软钉子要严肃许多的正式封驳行为。

封驳本身也没什么,驳就驳呗,反正每年被驳回的奏疏没有一千也有几百。但皇上亲自跑到值房来封驳奏疏,还是内阁成立以来的头一遭。

这独一份的挂落掉到刘一燝头上,他的脸色自然不会好看。

刘一燝都不需要打开,就知道这几封奏疏是干嘛的。不久前,东林党召开了一次很不愉快的会议。会上,领袖**星与新加入核心圈子的礼部尚书徐光启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星认为,应当将祖籍湖广的楚党人熊廷弼,从辽东经略的位置上弄下来。如此,右佥都御史兼巡抚辽东袁应泰便可以暂代经略。到时候,袁应泰只需打几个漂亮的小胜,东林党再稍加活动,就能让他坐稳经略的位置。

徐光启对此却坚决反对。在徐光启看来,虽然袁应泰确实是个清正、廉洁、精明的好官儿,在赈灾、固堤、粮草后勤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树,跟“熊蛮子”比起来更是显得风度翩翩。

但问题在于,袁应泰此前从没领过兵,干的都是工部的活儿,凿山引水、修河筑坝才是他的强项。

让袁应泰做辽东巡抚给熊廷弼搞后勤还行。但让他顶掉熊廷弼的位置,亲自带兵去和建奴死磕,纯属把正确的人从正确的位置挪到错误的位置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磕死。

徐光启的话,刘一燝是听进去了的。从翰林院检讨到内阁大学士,刘一燝就没在兵部干过。他看好袁应泰的能力和人品,但无法判断袁应泰是否有能力管好辽东的兵事。

而且就算假设袁应泰能干好,也只是用未知的可能去替换已知的确定,这绝非理智的行为。萨尔浒惨败之后,熊廷弼于危难之中稳住了辽东的局势,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刨除党派之见,刘一燝从心底是认可熊廷弼的。

刘一燝深知,除非熊廷弼在辽东打了大败仗,搞得丢城失地,否则任何弹劾都不会有效果。

皇上明显是偏袒熊廷弼的。不仅将一直攀咬熊廷弼的姚宗文一撸到底、削籍为民,还给熊廷弼往上抬了一级。

更有甚者,杨涟连跳八级、巡按辽东时带走的不是“如朕亲临”“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而是一个木雕的“尚方剑柄”。杨涟想要砍人还得去找熊廷弼借剑,这摆明了是不想让监察活动影响到经略工作。

但他不能和**星唱反调。

按理说**星拜太常寺少卿而不就,现在没有官身,和大学士刘一燝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止。但他和韩爌是东林党举上去的。要是公开反对党派的精神领袖,他俩的位置就坐不稳。

刘一燝突然很是羡慕徐光启。徐光启算是东林党,但却是帝师举上去的。只要帝师不倒,徐光启就不稳得不得了。

try{mad1();} catch(ex){}

但帝师怎么可能倒呢?

孙承宗之前是皇帝的老师,现场又成了两位皇子的老师。他只需要在国本问题上保持中立,就能屹立不倒。

而且就算皇上不特别偏袒熊廷弼,方从哲的屁股还牢牢地焊在首辅的椅子上呢,这时候能弹得动才有鬼了。

刘一燝原本以为,弹章到内阁的时候方从哲会直接票拟驳回。可出乎刘一燝意料的是,方从哲拟上去的意见不是反对,而是类似于“留请皇帝自裁”的模糊回答。

午休的时候他还琢磨呢。下午答案就揭晓了。

老贼!刘一燝在心里怒骂方从哲。下一句话却脱口而出:“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啊?”张诗芮还在行李袋里翻钥匙呢,刘阁老这一嗓子直接给她弄愣住了。“没等呀。”

“嗯?”刘一燝老脸一红,但他没法解释,只能拱手赔礼:“失礼。”

尴尬只持续了片刻,刘一燝很快回过神来,心想:对面不是一直空着吗?

他试探性地问道:“请问姑娘是?”

“龙虎山张诗芮,家父是正一道龙虎宗第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张诗芮抱拳躬身还礼道。“请问阁下是?”

“本官乃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一燝。这里是天师府?”刘一燝表情微变。

“是的。”

“烦请姑娘转告天师。‘恕刘某今日公务在身,不能拜访,改日再请天师入寒舍一叙,刘某一定当面赔罪。’”刘一燝其实不想在北京看见张天师。但张府就在刘府对面,不走动走动实在说不过去。

刘一燝开始在心里盘算应该举哪些例子来敲打张天师。要含蓄而得体地让天师知道,自古以奇术惑君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刘阁老。很抱歉,家父并未抵京。”就在刘一燝刚把宪宗朝的例子理顺的时候,张诗芮用遗憾的语气打断了他的思考。

哈?皇上下旨让张天师进京,来個年轻貌美的道姑算什么?

等等!貌美的道姑......不会吧?

按理说,皇帝好色不完全是坏事儿。鉴于武宗朱厚照死而无后,朝廷内外都一致认为皇帝应该拥有许多嫔妃,以广子嗣、固国本。

比如万历皇帝一日册封九嫔,就得到了“元辅”张居正的支持和赞许。

要是皇帝不近女色,大臣们还得上疏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过度操心国事,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后宫。

但当今天子万般都好,唯一的毛病就是太好色了。登基不过十日,就夜御七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