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泰昌大明 > 第九章 乾清门朝会

泰昌大明 第九章 乾清门朝会

作者:魔法龟Revo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5:28 来源:23小说

八月二十二日,旷工十一天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再次召集早朝。

虽然午门在卯时(凌晨5点)开启,但参加早朝的官员必须在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在寅时(凌晨3点)抵达午门候朝。

午门开启后,百官按照官品高低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从候朝到散朝,官员必须时刻注意仪容,别说咳嗽、吐痰,就连没吃早饭脚步虚浮,都会被纠仪官记录下来,等候参劾。

由于神宗多年不上朝,官员们习以为常,泰昌即位后,文武百官骤然上朝竟不知所措。

当时,还是“泰昌皇帝”的朱常洛对此极为不满,当即传谕内阁要求立即整顿:“朕今早御门,见各官随从多执洒金大扇......朝仪严肃,岂容亵慢!传示大小九卿科道等官,以后凡遇临朝,俱要十分谨慎。如仍肆行违禁者,纠仪官指名参来重处!”

所以当八月十一日朱常洛被抬到皇极门躺着听政时(清顺治二年皇极门改名为太和门,这一叫法延续至今),礼科给事中史孟麟对他的谏言也算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皇极门不是到了吗,怎么还在走啊?”内阁首辅方从哲询问带路的太监。

“方阁老,是这样。皇爷吩咐,从今天开始,上朝就不再皇极门而在乾清门了。”太监回答道。

“乾清宫,那是寝宫啊?这成何体统。”太监并没有压低声音,所以隔得很远的御史左光斗也听见了。

“哼!”太监阴阳怪气地说道:“只是让你去乾清门,又没让你进乾清宫,聒噪什么。就你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想进皇爷还不一定让你进去呢。”

“哈......哈哈哈!”不知道哪个人起了头。大半数官员突然笑了起来。

从这一笑一默间能很清楚地看出两派的势力对比。东林党单党人数最多并以言官为主,但齐、楚、浙及其他小党加起来的人数却多于东林党。

“肃静,成何体统!”再怎么说方从哲也是百官之首,就算再看不惯东林党,也不能让内臣看了外臣的笑话。

半刻钟后,百官趋进乾清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从哲领头,对皇帝行五拜三叩大礼。

“众卿平身。”

“谢万岁!”

这一幕看得朱常洛五味杂陈。

“太子”朱常洛在父皇的重压下熬了三十多年,只一夜风流就将这来不易的无上宝座让给了另一个人......希望他不是死了,而是代替了我,虽然研究员的工作也不轻松,但少了亡国之危的千钧重担,多了会真正爱他的父母双亲也是极好的......

官员行礼完毕后,鸿胪寺卿唱:“奏事”。

实际上,每次上朝,奏什么事、奏哪几件事、哪些衙门的官员需要进殿奏事或是陛辞,都是提前定好的。像杨涟那种擅自跳出来,一口气把户部、工部、兵部、先皇內帑、皇帝內帑拖在一起批判的行为是有很大风险的。

如果换个脾气稍微差点的皇帝,再遇上哪個人参他一本,就算不进去也得丢官。不过话说回来,对明代的言官来说,丢官入狱不见得是坏事。

当某位官员奏完一件事,皇帝当场就会有简单的批复。这是因为上奏的事情早就提前挑选好了,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的流程也走完了。皇帝只是重复一遍他的意见。除个别还有争议的问题外,这个意见通常是“照准”。

try{mad1();} catch(ex){}

如果奏疏及皇帝的决定涉及某个具体的办事衙门,那相应的衙门主管就会回答,“某某衙门知道”或是“某某衙门领命”。

比如八月十一日,吏部尚书的周嘉谟递上来的人事任免名单,其实已经得到了“泰昌皇帝”的同意。如果前晚他没有“连幸数人”,而是精神矍铄地来上朝,走完最后一道过场式的程序。那么齐、楚、浙三党将一败涂地。

但历史上的“泰昌皇帝”一病不起,不仅没来参加十一日的朝会,反而紧接着就是“红丸案”、“移宫案”,直到一个月后泰昌皇帝龙驭上宾,年仅十四岁的天启皇帝登基,东林党人才又拿出名单并得到新帝的首肯。

今天的朝会上,吏部尚书周嘉谟被安排到了礼部尚书兼东阁殿大学士沈?,及刑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黄克瓒的后面,这让东林党非常不安。

不过有另外一件事让他们心里感到些许安慰——被指与刘一燝勾结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御药房掌事崔文升,正与内廷第一红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王安,一右一左地分站在皇帝两侧。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政治信号。

“咳咳!”礼部尚书兼东阁殿大学士沈?咳了两声,然后从方从哲身后走出来,行至御前跪奏道。

“郑贵妃,以于理不合为由,上表提请圣上收回大行皇帝封后遗诏。望圣上恩准。”郑贵妃上的表奏是找人代笔的,引经据典地将杨涟说的那两条扩写得洋洋洒洒、情真意切,但总结起来就这点儿意思。

“准奏。”朱常洛微微点头。

沈?奏毕,起身退回原来的位置。紧接着刑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黄克瓒出列跪奏。

“‘给事中吴亮嗣劾左都督郑养性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已拣选本部官员如奏。望圣上恩准,并遣司礼监太监协办此案。”三法司官员的名单就摆在朱常洛的案前。

“准奏。”朱常洛看了一眼。不愧是无党的黄克瓒,审案官员的里既有东林党又有浙党、楚党,还有黄克瓒自己。

黄克瓒很清楚,所谓的“给事中吴亮嗣劾左都督郑养性案”,只是“贵妃移宫案”的延伸。贵妃既然服软,这件事就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