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疗愈韩娱 > 总结1(求月票)

疗愈韩娱 总结1(求月票)

作者:赤诚的钥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6:02 来源:23小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

--

开头叠个甲,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还没有看完前面内容的朋友们不建议看,否则会影响您的阅读体验。

此外,这些内容写给大家,也写给我自己,各位看过且过,不必将其与正文中的剧情过度纠缠。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对自己的文章的理解也不一定对,一切由各位为主。

--

自5月17号上架以来,本书的均订已经顺利地突破500,算是迈入了公务员境,只要未来大家赏脸,作者就有信心接着写下去了。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说实在的,最初怀着忐忑的心情,写下本书的第一个字时,从没想过会走到这一步。

毕竟当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连发布第一章的时候都被审核卡了许久,改了好几天才通过,差一点就放弃了。

之后直至上架,也是一路坎坷,多了不谈……

本书的剧情进展到现在为止,大体上都是按照开书时计划的大纲在走的,别管节奏怎么样,至少没有崩盘吧(笑)。

人总有自不量力的时候。

想当初,我写800字的作文都费劲,却突然跑来写百万字的大长篇,其实扑街的概率更大一些。

深知这一点,于是,我打算隔段时间就做一次自我总结,或者叫自己给自己的小说做一次阅读理解。

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此前小说中的优劣,以此来找出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一点点进步。

但总的来说,这么长时间体验下来,写小说确实是一個更吃天赋的行业,写网文更是如此。

每日都要高质量、不间断地产出内容,简直是逆天而行。

因此,自我检讨或许无法让我登神,但总能不让我突然从空中摔到地上罢。

话说这么多,进入正题。

此前的内容,主体上是雪莉、荷拉、IU三人的剧情,她们各自的性格,相互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相互穿插,前后呼应,算是我写的比较满意的部分。

整体上,我更倾向于使用超前埋伏笔的写法。

因此,文中许多看起来不经意间的文字,都是在为几万字,甚至是几十万字后的内容做铺垫。

比如,李知恩最初在第六章就已经出场,而荷拉早在第八章就露过面了。

刻意提到她们的名字,又不展现她们的形象,就是为了使读者有个模糊的印象,好让她们正式出场时,令读者产生一种恍然的惊喜感——原来当时提到的那一段内容,是这个意思啊。

但我如今细细想来,其实这些举措在写网文的时候是不吃香的。

由于作者本人的阅读习惯,我更倾向于看已经顺利完结的书,或是养了很长时间的书。

阅读的时候,一般会看得很细,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当发现有作者不再尝试纯线性的叙事,而是添加了一些小伏笔时,我会自然地觉得这名作者更为用心。

我想要尝试这种写法,但方式有些不对,邯郸学步了。

埋伏笔的方法太过不起眼。

由于网文的连载方式,也需要更多地照顾追读的读者的感受。

try{mad1();} catch(ex){}

从埋下伏笔到后面的呼应,对于追读的读者来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一般不会有人记得那么久远的内容。

这是第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即,伏笔要更明显一些,而且到最终揭露之前,要再三提及,免得大家忘了。

此外,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我可以称得上是体验派。

写的时候,我会让提前听一听所写人物的歌,回顾她的综艺,然后沉浸其中,依照人物的性格,推演其在某种环境下,会做什么事,会说什么话。

简单来说,就是入脑了再写。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女主们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让她们的形象更为鲜活。

但坏处在于,很多时候会牺牲主角的形象,让他看起来有些舔。

毕竟主角是作者在小说世界中的映射,我都入脑了,主角也就很难控制得住自己。

这一点在写T-ara剧情的时候尤其明显。

对比起少女时代,T-ara的粉丝其实没那么多,读者群体能包容少女时代的一些离谱剧情,但对于T-ara的剧情,就会稍微苛刻些。

当然了,不是说读者的不好,都是我写的有问题。

身为创作者,早就知道了未来的剧情,会不知不觉地有一种上帝视角。

举个栗子。

比如在写“欲扬先抑”剧情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轻视“抑”的部分,低估“抑”的部分给读者带来的不适感。

毕竟早就知道之后会“扬”,难免觉得“抑”似乎也无所谓了。

这一点是不好的。

因此,之后我会有意识地尝试脱离作者视角,慢慢适应吧。

这是第二个需要改善的点。

总体而言。

本书写到现在,满分10分的话,我可以给的自己7到8分的评价,属于是追读有些累,但一口气看完比较舒坦的类型。

其中,开头雪莉的章节,我能给到10分甚至9分。

也包括荷拉的一些章节。

不怕大家笑话,作为入脑流的作者,很多内容,我都是一边哭着一边写出来的。

确实注入了些真情实感吧。

所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紫砂。

人生的虚无感,荒谬感,无趣感,厌世的情绪和失望者的痛苦,是一种无法疗愈的伤痛。

本书书名中的“疗愈”二字,即是从这个问题出发,直面人生的无意义,并尝试着超越这种无意义。

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潜在的死亡。

而这段道路上又是数不尽的孤独。

但因此,只有直面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