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外型,是周有武提供的,模仿的自然是前世未来市面上最为流行的几种经典款式。
为了确定外型的一些具体尺寸,周有武还让宋晓光去市里买了好几辆国内流行的轻型摩托车当做参考。
在工学院教授们的指导下,在老师傅们的配合下,一直到五月底六月初,第一批六种款式的电动自行车的定版,才终于组装了出来。
这一批电动自行车在组装过程中,用了不少工学院教授们提供的思路和技术,续航能力超过了50公里,充满电需要6到8个小时,车身重量在55到65千克不等,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于是周有武在县里最好的饭店订了两个大包厢,所有辛苦了几个月的教授、师傅们都大吃大喝了一顿,饭后又塞了红包。
接下来就是试车阶段,周有武便通过大嫂的关系,在县电视台和广播台做了招聘广告,准备开始大规模招收工人。
这是小县城的电视台第一次出现工厂招聘广告,于是第一天就来了至少三四百人,早早就等在了天行机械厂的门口。
周有武自然不可能亲自面试招人,他已经将厂子的组织结构架设梳理清楚,行政、财物、人事、后勤、生产、技术、质检、销售、保卫等诸多科室和车间主任的人选,他大多已经确定。
在这个框架下,具体的招聘事宜就交给了相关的专业人员,然后周有武和徐召远,便开车去了县城北。
县里有个雨伞厂,前些年为了创汇,还特意去江南地区学了油纸伞技术,但总归是技术工艺落后,和县农机厂一样,几乎到了倒闭的边缘。
雨伞厂的厂长是个中年人,一脸憔悴,他前几天跟周有武见过一面,得知天行机械厂要下一笔订单,虽然不清楚机械厂要雨伞做什么,但还是按照要求,召回了一小批工人,将厂子打扫了一番。
看到周有武的桑塔纳停在了厂区门口,已经候在那里的关厂长连忙迎上来主动打开车门,热情地说:“欢迎周厂长来我们厂里视察工作啊!”
周有武同他握手,看他比前几天要精神了一些,但仍旧是掩盖不住的憔悴,顿时就想到了县农机厂的王厂长,便笑着说:“关厂长,那咱们就四处看一看?”
关厂长领着周有武俩人各个车间走了一遍,热情地介绍了一番,这才回到会议室。
有个临时充当服务员的大姐端来茶水,关厂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厂里效益不好,我这里也没什么好茶,待客不周,还望见谅!”
周有武笑着摆摆手:“我这个人对茶也不讲究的。”
他便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说:“关厂长,你也知道,我们天行厂是生产电动自行车的,所以需要一些配套的装备,比如单人雨衣、双人雨披、遮阳伞、可伸缩式外罩等,这些装备的规格尺寸都列在表里了。”
“咱们都是一个县里的,这样的生意总归是要先照顾自家人。我的第一批订单不大,每套五千件,我会派一名质检人员来监督,我的要求很高,如果第一批装备合格,那么后续我厂所有的相关装备都交给你们做。”
关厂长顿时脸上笑开了花,五千套其实也不少了,他仔细将文件看了一眼后,便急切地说:“周厂长请放心,这活儿我们保准做好,绝对让你满意!”
不管怎样,周有武给出的订单价格,也能给工人们再发俩月工资了。
于是详细谈了一番后,双方就非常爽快地签订了合同,周有武婉拒了关厂长请吃午饭的邀请,便驱车离开。
下午他还约了人,要去县纺织厂看一看。
由于国家当年搞三线建设,颇有一些工业厂房迁移、新建,为了解决职工的婚姻问题,县纺织厂也跟着建了起来。
相比农机厂和雨伞厂,县纺织厂从建立以来就一直不温不火,计划经济时代,总是能得到一些订单。
这些年虽说县里各厂效益不好,但县纺织厂凭借着产品的便宜,还是能在本县和周边农村占据一定的市场,所以勉强还能生存。
同上午一样,周有武也是参观了一番后,就下了三千件的电动车挡风被、车把手套等,同样是第一批订单,视产品质量、合格率情况,再考虑接下来的后续订单与合作情况。
县纺织厂的杨厂长就很高兴,他担任厂长十多年,一向是只要有订单,不论大小,只要有利润,厂里生产能力跟得上,他就接。
蚊子再小也是肉,所以县纺织厂能支撑到现在都不倒闭,跟他这种大小单全收的经营理念关系很大。
然后接下来周有武在县里以及临近各县的小工厂都跑了一圈,下了许多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装备产品订单,订单有大有小,但大多数厂长们都是来者不拒。
毕竟现如今在外国货和沿海地区国货的冲击下,内地省份有太多的小厂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工艺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破产倒闭的边缘徘徊。
等周有武回到天行厂后,第一阶段的招聘工作基本结束了,崔林明就拿着材料来汇报。
旧粮库原本只有一栋不大的二层办公楼,安排不下诸多科室,所以新的砖混三层办公楼已经在施工了,仍旧交给了彭元庆的施工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八七,立志成为实业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生八七,立志成为实业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多一个月,新的办公楼就可以投入使用,所以崔林明只得暂时将一部分科室安排在空闲的一处小粮仓里。
看到崔林明要汇报招聘的情况,周有武疲倦地摆摆手,他这一圈跑下来,有些吃饭喝酒的应酬实在推脱不掉,酒喝得难受。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说:“接下来要进行新员工的培训,然后开始流水线生产作业。咱们俩谁去跑广告的事情?”
“你去啊,能者多劳啊!”崔林明笑嘻嘻的,然后丢给周有武一支烟,还是黄鹤楼。
周有武接过烟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揉了揉额头,说:“那行,我跟远哥去首都一趟,休息一天就出发,厂里的事情你多费心。”
崔林明便不住点头:“你放心,周叔在总装车间当主任,我多找他老人家顾问一下,真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我随时给你打电话。”
周有武生怕老爹因为无聊去当了钓鱼佬,干脆给他找点儿事做。但又怕老爹太累着,本打算给他个相对轻松的职务,但老爹不服气,最后还是当了总装车间的主任。
至于老妈,周有武觉得她忙碌了半辈子,没有必要再操心,说什么也不让老妈来厂里继续当质检。
好在随着周有武的厂子办起来,在照顾大哥的儿子这件事上,老妈这位奶奶,逐渐与外婆的争抢中占据了上风,所以梁碧华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跑去带孙子了。
“那行,广告推广的事情我来办,你还是抓紧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咱们毕竟是跟机械打交道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周有武看了看桌子上的台历,将夹在手指半天的香烟点着:“本来预计五六月份就能大规模生产,现在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还得延后。但是最晚七月中旬到八月,咱们必须将电动自行车推向市场!”
崔林明就掏出本子记上:“好的。”
“工学院的那几位教授专家,咱们还得邀请做技术指导,等产品稳定后,我一定去省城跟他们学校签技术研发合作协议,请转告他们,这事儿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忘的。”
“好的。”崔林明快速记下,然后抬起头来:“广告预算会不会多了点?”
“咱们都商量好了,新产品就得找大明星做广告,在中央一套播,在各省直辖市播,名气打出来,还怕产品卖不出去吗?”
“这倒也是!”
“销售人员的培训也得抓紧,去省城找有经验的专家来培训,这事儿也不能耽搁了。”周有武说完,就继续揉脑袋:“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我也不啰嗦了,一件一件来吧。”
俩人闲聊了几句,第二天周有武又忙碌了一天,各种文件审看签字,又抽空去厂区巡视了一遍,去才建好投用没几天的食堂看了看,这才满意地回到办公室。
厂区食堂不大,雇佣的大师傅是从潘嫂饭店找来的。潘嫂饭店的老板娘自然姓潘,她父亲是乡里专门操办红白事的大师傅,也教了几个徒弟。
毕竟去潘嫂饭店吃了许多次,味道还可以,周有武考虑着食堂总得有个大师傅坐镇,于是便发出邀请,但老板娘推荐了自己的师兄。
厂区食堂周有武并不打算外包出去,而是将采购交给了后勤科,这样至少能保证了员工伙食的质量,他是从来不愿意在吃饭这件事上斤斤计较的。
按照厂子规定,入职员工都有餐补,提供三餐,不允许外带,而员工们只需要付一部分伙食费,就有数十道菜品可以选择。
而且每半个月,食堂会推出一道新菜,按照季节轮换。
由于厂里主要面向本县招工,所以暂时不提供住宿,有一些从各乡里招聘来的工人,也由厂里出面,租了房子提供给这些员工。
可以说,虽然条件说不上多么完美,但周有武还是尽可能地给予员工们一些隐形的福利待遇。
从去年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周有武都忙碌着开办工厂这件事,没有任何闲暇时间和机会再去赚钱,大把大把的钱花了出去,他相信,总会得到该有的回报。
喜欢重生八七,立志成为实业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生八七,立志成为实业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