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07章 利劝苏州裴刺史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07章 利劝苏州裴刺史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由于昨日下了一场雨,竹林内存有积水,陆婉这才脚滑。李宁也因被陆婉所拉,这才倒下,无意间稳住了她。

两人脸贴着脸,面面相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旁边传来惊呼声:“你们、你们,狗畜生快放开阿姊!”

李宁立即被陆婉推开,瘫坐一旁。而陆婉快速起身,拉着满脸惊愕的陆宾虞就走,同时还不忘警告他:“你快带我去四姊那换身衣服,记住,不许将此事说出去。”

陆婉走到小径拐角处又补充道:“你衣服给他一套换上。”

陆宾虞一脸不情愿道:“阿姊,你怎能和他···和他?”

陆婉气道:“此事不许再提,否则,否则,我不教你跳方格了。”

李宁听后“噗呲”一声笑了出来。不久后,刚才打扰李宁好事那小子,不情不愿得来给李宁送来一套衣裳:“登徒子,你若不许纠缠我阿姊,我便给你衣服。”

李宁看这小子手中拿得是一件全绿圆领袍,他若是换上,怕是整个陆府都因这套明绿之色衣服,知道他换了衣服,指不定怎么猜测呢。

更何况刚才撞见李宁陆婉二人,以那种方式摔倒之人,还有两个孩童。若是瞎传,估计陆婉之父肯定拿刀出来砍他。

于是,李宁嫌弃道:“这衣服太丑,你去换件黑色圆领。”

陆宾虞气着说:“爱穿不穿,还挑三拣四,等见了你家大人,我非告你一状。”

李宁笑着回道:“告我状?如何告?难道告说我轻薄令姊,弄得人尽皆知吗?”

陆宾虞气得跺脚怒道:“你···你这小人。我告你打我。”

李宁阴险一笑道:“你既如此说,我当助你一臂之力,不打得你鼻青脸肿,别人岂会相信。”

“你···你别过来,别过来啊!你会武功。”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来吧。”

最终当然是李宁把陆宾虞打倒在地。顽童打架自然比男女私会要不引人怀疑。李宁不仅牛刀小试了一下武艺,还换得了一套好衣裳。

不久之后,李宁被陆淳和杜会长亲自领走。一旁陆婉之父陆简礼也只低着头,莫不做声。李宁纳闷,这陆简礼此时沉默不语与之前喊打喊杀,变化甚大。

半路上,陆淳对李宁笑着说:“我把你身份告知了陆四郎,我只知你救过他家那小娘子,不想还与她有婚约。你二人相互救过对方一命,缘分还真是奇妙啊!”

陆淳所说不假,李宁幼时救过陆婉后,陆简礼上门拜谢时二人定下娃娃亲。当时陆贽罢免宰相任太子宾客已近一月,太子李诵为了拉拢与他才定下婚约。

此事,李宁自然知道,不过他掳走陆婉时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陆婉也没有主动透露。

陆婉也知道她与皇家有婚约,但李宁当时装作海盗。她开始并不知道李宁真实身份,后来得知李宁与她未婚夫重名时,也只是觉得巧合。

后来李宁拜访隐士顾况、劝了孟郊辞官、与名人陆羽、苏冕交往密切,她就已经起了疑心,不过未曾证实罢了。

这些猜测自然不是陆婉一人所为,还有跟着陆婉那男仆。他是陆贽书童,宰相伴读,常年在官场众人打交道,眼界自然不会低。

苏州吴县陆氏乃江南第一大族,与朱、张、顾并称吴中四姓。

齐宣王少子田通封平原陆乡,其后代沿用陆姓。其玄孙汉初陆贾追随刘邦建立大汉,力倡儒学,协同陈平、周勃灭吕,拥立汉文帝。他曾两次出使南越,使其臣服。

其子陆烈任吴县令、迁居吴地成为吴中陆氏族先。两汉时期陆氏人才辈出,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陆逊凭借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官拜丞相,其弟陆瑁官拜选曹尚书。

南北朝时,陆氏更是名人辈出,有陆抗、陆凯、陆胤、陆英、陆晔、陆玩、陆晏、陆机、陆云、陆恵晓、陆恵彻、陆修静、陆探微、陆瑾、陆琛等等。

唐朝时期陆德明为秦王“十八学士”之一,乃经学、儒学之大家,撰有《经典释文》三十卷。其子陆敦信为唐高宗时期宰相。

武后时期,陆元方为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子陆景初为唐睿宗时期宰相,赐名象先。余子陆景倩、陆景融、陆景献、陆景裔均为高官。下一辈的泛、潨、偃、溥、沛、涓、涤全部为官。

玄宗时期陆齐望任秘书少监,封润国公,其八子泌、瀍、涧、淮、灞、浐、渭、沣,皆为高官,人称“八貂”。

如今陆氏最出名之人,毋庸置疑当为前宰相陆贽。连后世苏轼都称赞他为:“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智如子房,辩如贾谊。”

李宁幼时曾在陆贽脸上画过乌龟,所以曾让人调查过他。其父名叫陆侃,做过溧水令,其祖名为陆齐政,乃是陆齐望堂弟。(这与后世记载陆侃为陆灞之子、陆齐望之孙不符)

陆元方这支在苏州府地,而陆齐望这支世居嘉兴县。陈淳辈分上与陆泛、“八貂”相同。陆贽为相也多亏了陆淳这一族叔相助。

后世上海浦东陆家嘴一带,就是由陆氏族人迁居于此才得名。

陆淳和杜会长带李宁去了一处雅间,里面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李宁猜测这人应该就是苏州刺史裴澄。

李宁以礼拜见,并道:“广陵郡王长子宁拜见李使君。”

裴澄忙让李宁起来,已经从陆淳处得知李宁来意。李宁直接了当说:“希望使君助朝廷度过难关,我必回让阿翁为你请功。”

裴澄本来就打算给朝廷送粮,他已运送五万石粮食,只是被李琦扣下。如今得到李宁作保,于是欣然答应继续冒一次险。

李宁问裴澄:“苏州尚有多少运粮之船?”

裴澄回道:“超过十丈之船,多在李使君手上。苏州现有十一搜运粮货船,三艘十五丈、八艘十丈。五丈官营商船约有二十余艘,三丈官营商船约有百余艘。约可运送五万石粮食。”

李宁一听只能运五万石,还是很少,于是问道:“民间可有货船?”

裴澄答道:“民间货船多为五丈,约有二三十艘,十丈之船怕是不多,具体数目我尚不知晓。舟船营造之事为司士参军所管,他人就在此处,我马上派人请来。”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