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15章 归宗寺拜访禅师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15章 归宗寺拜访禅师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与南泉寺普愿禅师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杉山智坚禅师,他们上船后,李宁在十五丈船的大厅里大摆宴席接见了他,算是正是结识了南方禅宗。

李宁对于佛教禅宗或是道教茅山,即不排斥,也不迷信。但是,陆简礼对于宗教不论佛道,都颇为信奉,连带陆婉也有所信服。所以李宁才会大方得送禅宗高僧去往庐山。

昔日,陆简礼得知,李宁曾带着陆婉去过茅山,还拜访了名士顾况和洞真先生,也是艳羡不已。

一路上,陆婉之所以能不时给李宁介绍名山大川,还是受其父影响。如今的宴会中,陆简礼对普愿禅师和昙觊禅师,极为殷切。

他们不时还在探讨法理,辩论不停。不过,李宁和陆婉倒是都对这些不感兴趣。陆婉说是信奉宗教,还不如说喜爱游山玩水。

左首的普愿禅师看出李宁对佛理不感兴趣,于是岔开话题问师弟昙觊禅师道:“师弟为何只带一名弟子?此次庐山祭拜,听说智藏师兄和怀海师兄都会前来。怎不多带些弟子见见世面。”

昙觊禅师看到师侄灵鹫闲和尚,不断向他使眼色,只好自谦道:“正是因为不少师兄也会前去,所以才只带一名聪慧弟子。其他弟子不成器,免得出丑。”

普愿禅师一听师弟昙觊禅师如此说,便又询问道:“可是受九华山地藏禅师影响。”

昙觊禅师只好默认此事,不做辩解。

智坚禅师题师弟昙觊禅师回道:“新罗地藏禅师在宣池之地久负盛名,其下弟子广传佛法。

普愿禅师接着道:“新罗地藏禅师在宣池之地久负盛名,其下弟子广传佛法。此事都怪师兄,若不是我说在池州宣法困难,你也不会从启秀寺离开。”

昙觊禅师马上回道:“此事怎能怪师兄,宿松县人烟稀少,不及宣池之地,我是自愿前来。只是地藏禅师弟子大肆宣扬菩萨转世之说,师弟也是无可奈何有。”

普愿禅师劝解道:“我派佛法,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可强求世人全信。”

昙觊禅师恭敬道:“受教了。”

原来,新罗高僧在宣池歙一带,门徒众多,久负盛名。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他圆寂后,菩萨转世之说盛行。

而普愿禅师曾游览过池州舞山,对此地甚是喜爱。所以才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来到舞山畔锡池阳南泉山,兴建南泉寺。

普愿禅师诗意隐居,自然比不上地藏禅师弟子传法。他说与在启秀寺的师弟昙觊禅师,所以昙觊禅师才来池州灰山宣法。

对于争夺百姓信奉之事,心高气傲的昙觊禅师也没能挣得过,化城寺。毕竟新罗地藏禅师在此已有数十年之久。

下午申时五刻左右,天空中下起了大雨,李宁就问了吴师傅附近可以停靠留宿之地。

他一听,前面不远处有一处江湾名叫“盛唐湾”,便决定把船停在此处。盛唐寓意极好,李宁自然乐意至极。两刻钟后,船只安全停靠。

盛唐湾乃皖江汇入长江之地,就是后世安庆市迎江区。汉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郡县,为祭祀南岳——天柱山,自九江顺流而下,然后在盛唐湾入潜水而去。

五岳之中的南岳衡山,原为天柱山,亦称霍山,不少王侯皇帝都曾祭祀过。

盛唐湾因为江边盛唐山而得名,盛唐山又称登云坡。而此处江湾还有一个名称是“宜城渡”

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道学风水大师郭璞,登临盛唐山,见到此地紧临大江,风景秀丽,不禁连声赞道:“此地宜城。”

李宁等人在此避雨并留宿一晚,第二日辰时天刚亮,他们就出发。一刻没停,晚上夕阳西下时,才感到彭泽县小孤山。

小孤山与澎浪矶,二山东西相望。山上的“启秀寺”就是昙觊禅师没来池州前的传法之地,昔日他一直在修行。

当初,马祖道一云游天下名山,行至宿松县灵隐山时,在此传授佛法,兴建灵隐寺。后来,因为小孤山比灵隐山还秀丽,便又至此开山建“启秀寺”。

昙觊禅师本是池州人,便继承其师傅马祖道一衣钵,成为启秀寺主持。他应师兄普愿禅师之邀,也为给乡人传法,才去的池州灰山。

而如今启秀寺的主持,乃是昙觊禅师最为满意的弟子——静虚禅师。静虚禅师幼年体弱多病,便随昙觊禅师修行。

小孤山高耸孤绝,寺庙健在山腰上,好像悬崖峭壁之间一样。静虚禅师在江边恭迎师傅及两位师伯。

在去往寺庙的路上,李宁看到山壁上有一首诗提在上面。他停下轻松念道:“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李宁觉得诗写得不错,将启秀寺形容得很贴切。当他看到这首诗最后注明的作者时,一下眼睛亮了。他赶紧问昙觊禅师:“此诗果真是天下名士顾况所写?”

昙觊禅师点头道:“确实如此,记得此诗乃顾学士十六年前被贬饶州时所作,当时他还留宿于此。”

李宁这时道:“我前些时日在茅山还见到顾大师,他已潜心修道,不问世事。”

昙觊禅师感慨道:“此事我亦知晓,昔日我与他虽信奉不同,但相谈甚欢。自此之后,便未曾相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后,众人进入启秀寺,简单用了斋饭,睡了一觉。翌日辰时,他们又带上静虚禅师一起早早出发。

船行了八十里后,在彭蠡口驶出大江,进入鄱阳湖。又行了十几里左右,他们看到湖中有座孤立高耸的山岛,远远望去形状如鞋。

于是陆简礼问道:“前方山岛可是鞋山。”

旁边的灵鹫闲和尚抢着回道:“正是,正是,此山远望如鞋,传说渔夫胡青与瑶池玉女大姑相爱成亲。天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抓走。渔霸盛泰觊觎大姑美色,趁机抓捕胡青。大姑便情急之下,丢出一只绣花鞋压住渔霸盛泰,护住渔夫胡青。”

沿着鄱阳湖西岸行了六十里后,他们来到星子湾。此时红日西挂,霞光漫天,与碧蓝天空,翠绿湖水,三色相得益彰,极为震撼。

众人在此停留一刻中欣赏美景,李宁命人把船只安置妥善后,他们便向西前往十几里外的归宗寺。直到夕阳完全落下,天色暗淡,他们才到达庐山金轮峰下。

由于灵鹫闲和尚已提前上山通知,一行人到达归宗寺山门时,看到有很多人在此迎接。

为首一人身披紫色袈裟,眉毛皆白,年近古稀。左边一人,也身披紫色袈裟,眉毛半白,约是耳顺之年。右边一人,身披赤红袈裟,眉毛未白,年过五十。

同样身披赤红袈裟的普愿禅师、智坚禅师、昙觊禅师,在最前方与众人合掌见礼。李宁只听这三人分别对着刚才那三人恭敬道:“见过智藏师兄、怀海师兄、智常师弟(师兄)。”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