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70章 大将来希皓固辞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70章 大将来希皓固辞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李宁在其父李淳问他如何看待收复陇右之事时,大胆提出了先收西河,连通西域,拉拢回鹘,抗击吐蕃的策略。

李淳对此十分诧异,李宁正好说最近接触了悟空法师,又在读霍去病,搪塞过去。

悟空法师乃本朝高僧大德,出使西域四十年,人尽皆知。而年仅二十一岁的霍去病第二次河西之战,便是采取迂回包抄策略,从朔方郡,越过贺兰山,穿行大沙漠,绕道居延海,沿弱水而进,大破浑邪王、休屠王,收复河西全境。

李宁之计便和霍去病昔日策略如出一辙,而且可借助回鹘之力,可行性极大。

霍去病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除了其自身智勇果决,还依靠了轻骑兵的机动迅速。

所以,皇帝李适也极为看中骑兵,下令彻查了军中马匹,将数位隐瞒实情的牧监斩首示众。

所以,福建观察使柳冕上书请求在泉州设立万安监牧一事,李适才会全力支持,纵然太子一派反对也无济于事。

柳冕现在属于舒王一派,深得李谊信任。但是,他本来并未投靠李谊,而是倾向太子之人。

柳冕出身于河东柳氏,其父柳芳是肃宗朝史官。父子两人同在史官,并居集贤院,传为佳话。

柳芳进士及第,历任永宁尉、直史馆、拾遗、补阙、左金吾卫骑曹参军、史馆修撰,礼部员外郎,皆居史任,位终右司郎中、集贤学士。

柳冕博学善辞,文史兼工,且长于吏职,历任右补阙、史馆修撰、太常博士。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太子李诵之母昭德王皇后薨时,左补阙穆质认为皇太子应该遵古制及《开元礼》,需服丧三年。而柳冕和张荐则认为皇太子宜依晋魏卒哭除服之制,需服桑三十日。

三年和三十日相比,实在差距太大。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只能达成公门脱衰之议。公门脱衰是指,可以正常上朝,处理公事,但是归家后仍然要衰麻服丧。

贞元六年,皇帝举行郊祭时,欲以皇太子为亚献,亲王为终献。李适问柳冕有何约束训戒?柳冕则把《开元礼》中亚献祝词“不供其职,国有常刑”改为“各扬其职,肃奉常仪。”

可以,说在贞元初期时,柳冕算是太子一党,为李诵谋取福利,修改祝词。但是柳冕劝谏时言辞直来直去,便得罪了皇帝,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从吏部郎中出为婺州刺史。

但是太子李诵没有给柳冕求情,所以两人关系出现裂缝。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柳冕通过新任宰相崔损的关系,才得任福建观察使。

同年,义成节度使李复薨逝,朝廷让陕虢观察使姚南仲继任。但是多次干预政事的监军宦官薛盈珍听说后,言曰:“姚大夫书生,岂将才也!”

阻止薛盈珍干政的判官卢坦恐有灾祸,便扶陵遁逃。后来薛盈珍果然与姚南仲大肆交恶。

姚南仲帐下幕僚崔位外任遂州别驾时被东川观察使王叔邕无故杀害;(薛盈珍前几年在剑南做监军,与东西川地方势力较好。)补缺马少微被宦官护送渡河时被投入水溺死;判官马总遭陷害贬泉州别驾。

而身为福建观察使的柳冕为了献媚薛盈珍,便将马总诬陷下狱,同时让士卒恣为侵辱。

薛盈珍虽是杨志廉心腹,但已投靠舒王一派。而柳冕自然跟随薛盈珍投效了李谊。所以才会上书请求设立万安牧监。

黔中观察使郗士美任期满后连续上书两次,直言深受瘴毒之害,请求归朝。

皇帝也很同情这位治理黔中、能抗大事的心腹,便把他调任同州刺史。但是没过几天,旨意刚刚下达时,郗士美昔日上司昭义节度使李长荣便突然病逝。

郗士美出任坊州刺史前,在昭义军帐下连续辅佐李抱真、王虔休、李元淳三任节度使。

而李元淳原名便是李长荣。李长荣乃陇西敦煌,十六岁从军。安史之乱时他随平北节度使尚衡与叛军作战,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而后又跟前宰相王屿出镇淮南。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朝廷为了平叛,追征江淮八年赊欠租调,并排人搜刮粮帛。浙东农民在袁晁带领下纷纷反抗,连克台州、温州、婺州、衢州、明州、越州、信州、杭州、苏州、常州,拥民近二十万,年号宝胜。

朝廷任命王屿为浙江东道观察使,李长荣便和李光弼部将张伯仪一起在衢州击败义军。他以功任杭州别驾,后又升任镇海节度兵马使。

建中年间,李长荣因平定李希烈之功,进封祁连郡王。贞元初年,他入为右神策军将军。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长荣升任怀州刺史、河阳节度使,并得皇帝李适赐名为元淳。

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昭义节度使王虔休去世,李长荣继任。

李长荣在河阳任职十一年,阻挡河北兵锋,使其不敢冒进。他又在昭义任职五年,屯田六十余所,宽减农民租税。惠及

李长荣惠及南太行山内外,而今突然病逝,享年六十六岁。皇帝李适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尚书右仆射。

李长荣于七月二十九日遇疾,一旬便卒,令人猝不及防。

昭义、河阳两地居黄河以北,是遏制河北藩镇南下的屏障。如今,李长荣的突然逝世,令皇帝李适猝不及防。因为,黄河以北失去了一位能震慑河北三镇的名将。

李适如今正要欲对陇右用兵,所以昭义、河阳两地极为重要,不容有失。他仔细思考一圈后发现,能动用之人很少。

李适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了刚刚卸任黔中观察使,继任同州刺史的心腹郗士美。因为郗士美曾在昭义军中近二十年,辅佐三位节度使。李长荣还是郗士美曾经的上官。

但是,李适调任郗士美为黔中观察使之诏令已经下达五天。郗士美早已南下赶去黔州。他南下之路经洛阳、过襄樊,然后沿长江逆流而上至忠州,再去黔州。这一路水陆并进,行程颇快,若是更改诏令,不一定能赶得上。

李适也想过让新任同州刺史裴佶继任昭义节度使,但是从得知调任到赶至潞州,最快也要两个月。而且裴佶曾在奏书中说他饱受瘴毒之害,腿脚行动不便,估计还要更久。

李适可等不了两三个月之久,所以便想在昭义军中选个即有名望,又受军士拥戴的将军继任,随后便派遣心腹宦官解玉前往潞州实地考查。

解玉快速赶至昭义军后,稍加走访就发现军中士卒对来希皓将军最为信服。于是,解玉把新任节度使诏令交给了来希皓。但是来希皓一直推辞,坚决不肯接受任命。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