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22章 臣子避讳太子名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22章 臣子避讳太子名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三月二十八日,王党成员和太子一派为册封诸王与太子日期多有争辩,从而导致巳时四刻左右才下朝。

随后,王叔文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先回翰林院和王伾商议事情。即将至午时二刻时,他才延英门出宫,接着便又到中书省和韦执谊商量事情。

午时二刻是正值午膳时间,按旧制不受百官拜谒。所以,门房直省告知王叔文此旧制,请他午后再来。

王叔文刚在朝会中大展神威,逼得太子册封之期延后,没想到转身就被一个小小的门房直省阻拦。他立刻震怒不已,随即又大声叱责直省,并扬言要夺去其职务。

直省害怕丢了工作,畏惧王叔文,只好硬着头皮进去禀报韦执谊。此时,韦执谊刚放下手头工作,正准备和杜佑、高郢、郑珣瑜三位宰相去厅堂用饭。

韦执谊自然知道中书省午膳时间不见百官之旧制,他心中有所顾虑,因此在房间中而徘徊犹豫了片刻。

韦执谊虽是宰相,但投靠皇帝李诵时间比王叔文短,他知道王叔文现如今是李诵头号心腹。

既然王叔文已经到了中书省,韦执谊总不能不让王叔文进来。而且韦执谊深知王叔文睚眦必报的性格,若是有所怠慢,许会遭到针对。

况且前段时间,韦执谊因为李淳通过宦官得以册立太子一事和王伾有所嫌隙。而这段时间,王叔文和王伾频繁会面,经常一同出入翰林院。

韦执谊只是稍作犹豫,随后便亲自在门口把王叔文迎入中书省,并请他进自己房间议事。

韦执谊和王叔文二人密谋此次科举及第人选、册封诸王及太子主使等事,谈论了良久。

此时王叔文肚子也饿了,在得知韦执谊也未用午膳后,便让直省准备他二人的午膳。他还让直省将饭菜送至韦执谊房间,他两人要边吃边谈。

门房惧于王叔文威势,只好照做。幸好宰相们饭菜菜肴颇多,门房便将部分宰相菜肴和其他官员饭食拿到韦执谊房中。

按照旧例,在中书省、门下省值班的宰相们都是一块吃午膳。而且饭菜是由宫中庖厨精心烹制,十分美味。

历代宰相几乎全部年过半百,大部分还年过花甲,更有年过古稀之人。所以,宰相饮食极为讲究,堪比宫中妃嫔。

如今朝中五位宰相,贾耽、杜佑二人年过古稀,高郢、郑珣瑜二人也年过花甲,唯有韦执谊不过四十二岁。

午膳时间是午时二刻,刚到此时,杜佑、高郢、郑珣瑜三位宰相便去午膳堂准备用饭。韦执谊手中确实有些事没处理完,便没跟着杜佑三人一起离开。

而且韦执谊是皇帝李诵登基后新任命的宰相,本就和其他四人交情不深,用饭之时也少有同行。

杜佑三人不见韦执谊前来,还以为他像平常一样有琐事耽误了片刻,只好在座位上等候韦执谊。

但是,三位宰相等了许久也不见韦执谊前来用饭,只好命门房去请韦执谊。

不久之后,门房打听后前来回话,说王叔文索饭,已和韦执谊在房间内一同进餐。

王叔文可以说是明目张胆享受宰相待遇之权,挑战宰相权威。

杜佑、高郢二人听后明知道不可以这么做,这种行为是挑衅旧制,但是他们畏惧王叔文、韦执谊,只得默不作声,没有发言。

过了一会,只有郑珣瑜独自叹息道:“吾岂可复居此位!”

随后,郑珣瑜没有用午膳,吩咐吩咐左右侍从扶他上马,直接回家,不再上班。

郑珣瑜也学贾耽写了一封奏书,称病请求罢免其宰相之职。他实在不愿再当宰相了,因为这段时间他天天受气

自从皇帝更改宰相职权后,按理说贾耽、高郢失去实权、杜佑负责先皇丧葬,唯有郑珣瑜不仅门下侍郎之职没变,还兼任吏部尚书,。

虽说郑珣瑜统率门下省,还执掌六部之首吏部,大权在握。但是,他的工作极为不顺,处处受到排挤。

帝党成员随意任命皇帝心腹,且都是超资授官,还没提前和郑珣瑜有任何商议,还没经门下省审查便直接决定。

甚至门下省王伾、归登还联合中书省韦执谊、王叔文等人,扣留了朝臣请求早立太子的奏书、随意打压贬谪上书官员。

这些天,郑珣瑜在门下省坐班,吏部便出事,在吏部当值,门下省就生乱。他着实被帝党成员气得不轻。

贾耽、郑珣瑜二相皆是天下重望,先后称病去位,使得王叔文、韦执谊等人越发没有顾忌,很是嚣张,连朝中官员也都大为恐惧。

次日乃三月二十九日,朝廷张榜公布了新科进士沈传师、李宗闵、牛僧孺、韦珩、陈鸿、萧籍、窦傪、刘述古、罗立言、张公儒等二十九人。

此次科举五道题目,有其中三道都是再说朝廷选官得人、文士举荐入朝之制。连诗赋也是以《沽美玉》为题。

这当然是皇帝李诵联合帝党成员所出,其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想选拔一些有才能、敢变革之人。

四月三日,皇帝李诵将三位皇弟、十九位皇子封王,并颁布《封钦王等诏》,诏曰:

王者之制,子弟毕封,所以固藩辅而重社稷,古今之通义也。第十弟谔等,宽简忠厚,生知孝敬,行皆由礼,志不违仁。乐善本於性情,好贤宗於师傅。朕承天之序,稽古展亲,宜举徽章,俾开土宇。第十弟谔封钦王,第十一弟諴封珍王。男建康郡王涣封郯王,改名经;洋川郡王沔封均王,改名纬;临淮郡王洵封淑王,改名纵;宏农郡王浼封莒王,改名纾;汉东郡王泳封密王,改名绸;晋陵郡王封郇王,改名综;高平郡王淑封邵王,改名约;云安郡王滋封宋王,改名结;宣城郡王淮封集王,改名李缃;德阳郡王湑封冀王,改名絿;河东郡王浥封和王,改名绮;洛交郡王况封珍王,改名缮;第十三男绚封衡王;十四男纁封会王;十五男绾封福王;十七男纮封抚王;十八男绲封岳王;十九男绅封袁五;二十男纶封桂王;二十一男绰封翼王。

随后,四月六日,朝廷正式册封广陵郡王李淳为太子,改命为李纯。

而兵部尚书王纯为避讳太子之名,将其名改为王绍。台州刺史陆淳为避讳太子旧名也进行改名,叫做陆质。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