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32章 追赠亡故之名臣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32章 追赠亡故之名臣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五月一日,皇帝李诵任命韩皋为尚书右丞。五月九日,李诵又任命郑余庆为尚书左丞。

而此时,王党众人正忙着通过范希朝、韩泰回收神策军兵权。但神策军派系复杂,宦官实力雄厚,实在让他们分身乏术。

李诵把故相名臣安排进尚书省,监管六部,目的是想让他们能够制衡王党众人。

当初李诵听信王党谗言,大肆更改宰相职权,将贾耽吏部尚书之职免除,调中书侍郎高郢为刑部尚书。

但王党却拉拢宰相杜佑,将其升为检校司徒,还下诏让其担任度支盐铁使。

诏名《授杜佑诸道盐铁等使制》,诏曰:

周制国用,委於冢卿;汉调军食,资於相府。必由中以制外,则政一而事行。所以阜安兆人,平均九赋,弼成富庶之教,驯致雍熙之化,实仗兀老,佐予经邦。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太清宫使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杜佑,体资易直,德合宏大,事君以道,修己以诚,寅亮先朝,毗赞盛业,秉忠直之大节,备文武之全才。保朕躬,载申启沃,发挥政本,开导化源。谟明缉熙,三事允理。必能综领经制,变而通之,权货币之宜,成军国之务,外均庶土,内瞻中邦。俾予一人,恭己而理,宏敷五典,式协於中,可检校司徒充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散官,余如故。主者施行。

王党众人窃权弄政,引得朝中群臣惶恐不安。李诵虽然不能说话,但心里或多或少清楚一些。

当初王叔文、王伾、韦执谊等人受到重用,除了他们是李诵心腹外,还因为李诵身边并无真正可信之人。

只因,王党众人都在李诵最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深得皇帝信任。

虽然王党成员官职普遍不高,但是他们志向都很远大,常常以匡扶天下自居。可他们资历不足,处事不佳,只是志大才疏罢了。

所以,李诵登基后便马上召回故相名臣回朝,用来施展才华,压住场子。

郑余庆、韩皋十年前就已经是朝中高官,如今重新受到重用,自然不惧王党。

尤其韩皋,他父祖都是宰相,叔伯弟兄、子侄后辈都在朝为官者多达二三十人,势力极其庞大。

韩皋得官尚书右丞之后,其族弟韩晔曾拉着韩皋去拜会王叔文、王伾、韦执谊等人,却遭到韩皋直接拒绝。

韩皋对韩晔说:“吾不能事新贵人。”

出身世家大族,资历深厚的韩皋自恃清简忠正,很看不上王党众人奉迎媚上。

本来,韩晔都和王党众人说话会带韩皋前来会面,并说服他加入帝党。韩晔没能请来族兄,失约余人,只好以实相告。

王叔文等人已到私宅备好酒宴,没想到韩皋这么不识好歹,公然拒绝赴会,十分震怒。

此时,王党刚准备回收神策军兵权,却遇到了宦官派的极力掣肘,进展颇为不顺。

王叔文趁机把气撒在了韩皋身上,并准备将其放任地方。

但是,韩皋刚刚接任尚书右丞,有得到皇帝李诵信重,总不能毫无原因便贬谪。

王叔文一党只好拿韩皋曾赈灾不利一事进行攻歼,没过几日,韩府中一名管事克扣送菜农人钱财,并将其重伤。

而这名老农之妻曾死在那场灾情,老农便领着其子堵在韩府门前讨要说法,并大肆宣扬韩皋当年罪行。

两年前的灾情令长安百姓极为惶恐,老农又捅出七年前的旱灾,不少百姓纷纷议论此事。

王党此举意图将韩皋推向李实这等奸臣,于是,王叔文便提议将韩皋外放。

韩皋本是尚书右丞,之前还是京兆尹,外放最低也需任一地观察使或经略使。

王叔文本欲将韩皋外放岭南之地,但是容管、桂管、邕管、安南、岭南等地在几日前已经进行调整,各地并无空闲藩镇。

五月九日,就在李诵任命郑余庆为尚书左丞之时,还将容管经略使韦丹任命为河南少尹,并以万年县令房启继任。

查证京兆尹李实之时,万年县令房启作为李诵细作,出力颇多。李诵本想升房启为京兆少尹,但是群臣以房启首鼠两端而拒绝。

房启只好继续担任万年县令,但李诵知其多年忍辱负重,一心提拔,此次正好接替韦丹之职。

此时容管经略使为房启、桂管经略使为颜证、邕管经略使为张正元、安南经略使为赵昌、岭南观察使为徐申。

且这且人都是这两年才刚刚任命,均任期未满。

而江南各地观察使均有任命,浙东观察使为贾全、浙西观察使为李琦、宣歙观察使为崔衍、福建观察使为阎济美、江西观察使为李巽、鄂岳观察使为郑伸、荆南节度使为裴筠、湖南观察使为杨凭、黔中观察使为郗士美。

王叔文准备从这些地方挑一个,把韩皋外放至此。他还可以去亲近皇帝一派之人,调回京城重用。

这些人中阎济美、郗士美对于李诵颇为忠心,但是他二人都是去年才调任,实在不好马上回朝任职。

朝中宰相贾耽一派主张让浙东观察使贾全回朝任职,崔邠、崔枢一派主张让宣歙观察使为崔衍回朝任职,郑珣瑜、郑余庆、郑絪一派准备让鄂岳观察使为郑伸回朝任职。

贾全和贾耽同属渤海贾氏,崔衍和崔邠同属清河崔氏,郑伸和郑珣瑜同属荥阳郑氏。

先帝李适贞元后期之时,朝中便是贾、崔、郑三家掌权。如今,三派各自推荐同族之人回朝任职。

而王党之人所幸不参与此次选任,坐看三派相争。皇帝李诵不能得罪这三派不选谁为好,也颇为苦恼。

最后,王党向李诵建议了鄂岳观察使郑伸。

其中原有是京兆学子近些年颇为懈怠,而郑伸去年接替赵昌兼任检校国子祭酒一职。

当然,王党还有其他原因,他们想拉拢荥阳郑氏。毕竟,郑氏不仅有郑珣瑜、郑余庆两位宰相,还有郑絪这位宠臣。

六日之后即五月十六日,皇帝李诵下诏册封后宫妃嫔。

其中承徽王氏、赵氏封为了昭仪,崔氏、杨氏封为了充仪,王氏封为了昭媛,王氏封为了昭容,牛氏封为了修仪,张氏封为了美人。

当然这些册封的后宫妃嫔均是李诵妾室,因为都生育有儿女才被册封为正二品九嫔,或正四品美人。

几日后,朝中传来道州刺史阳城病逝的消息,李诵追赠阳城为正议大夫、左散骑常侍。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