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36章 叔文以母丧去位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36章 叔文以母丧去位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第236章朝廷免天下积欠

皇帝李诵接连收到阳城、令狐峘去世消息后,十分悲痛,便追赠高官,赏赐财帛,并让沿途州县护送。

而此时,王党众人也没闲着,他们正通过范希朝、韩泰全力回收神策军兵权。

而神策军中宦官众多,管理多年,且势力雄厚。左神策军宦官有张尚进、俱文珍、刘光琦、第五从直、解玉等人。

右神策军宦官有杨志廉、薛盈珍、第五国轸、薛尚衍、杨钦政、杨钦则、杨钦穆、杨钦义等人。

宦官们单靠所担任的高官要职,自然不能掌控整个神策军。他们大肆笼络军队中下层官员、校尉,许以重利。

投靠宦官的中下层官员、校尉,通常能够快速晋升,还能分派各地藩镇担任要职,再回神策军极速升官。

甚至皇帝派、边镇派、胡人派的一些人员正是通过宦官才得以快速加官进爵。

神策军的薪俸待遇冠绝诸军,兵器甲胄用得都是最好的,战力自然也是极为凶猛。因此,各地边军,中央十六卫均已进入神策军为荣。

久而久之,神策军中四派相互交织,互惠互利,已将其打造成无人敢管的禁地。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二月,关中旱灾之时,朝廷中宰相准备挪用神策军一些钱粮应急,特意派人京兆尹李实调查军中仓储、法制。

可李实根本不敢前往神策军调查此事。正是,李宁用计唆使李实党羽监察御史崔薳去往神策军审查囚犯。

神策军根本不让外人轻易靠近,对于崔薳私闯,当即拿下。而后,先皇李适发怒,笞崔薳四十杖,还流放崖州。

神策军上上下下如同铁桶一般,不是王党任命一个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和一个行军司马能够轻易夺权。

虽然范希朝乃天下名将,韩泰有足智多谋,但他们一时之间也难以有所进展。

即便,范希朝和韩泰将一些宦官调离高官要职,但继任之人也和宦官有所关联,其下将校、众官也是对于新令阳奉阴违。

王党见直接回收兵权寸步难行,韩泰提议,让范希朝以其在边镇和十六卫中的影响力,逐渐拉拢边镇派和皇帝派,至于胡人派则许诺十六卫中高官要职。

韩泰不愧是果决多智之人,以他此法,相信过不了多久,便能孤立宦官派,进而回收兵权。

宦官派对此也只能无可奈可,但他们绝不会任由王党分权。于是,以杨志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便准备对付王党。

王党为首之人王叔文,深得皇帝李诵信任才能在朝中独断专权。宦官们便以王叔文为突破口,准备实施报复。

王叔文自起居舍人升为度支、盐铁副使之后,对于度支、盐铁之事并未做出变动,反而一心放在对抗太子李纯一派和回收宦官兵权。

王叔文不干本职工作,反而多次插手他事。宦官们便想让王叔文到户部,专管度支、盐铁之事。

度支、盐铁牵涉士族富商,关系黎民百姓。王叔文若是做出变革,必然和朝廷各派不和。

宦官此计可谓是一箭双雕,谁说宦官都是没软子的怂货,他们智谋并不下于官场老手。

宦官们虽掌握兵权,但其根基是在宫庭内院。他们自然可以轻松利用自身优势在皇帝李诵身上着手。

要想取得李诵信任,宦官李忠言是绝对绕不开的坎儿。

王党对宦官坚决打击,难免日后对付李忠言。杨俱一派宦官便以此为由,劝说李忠言。

自从上次,皇帝李诵身体突然有痒,李忠言便被李诵警告要谨守本分,不能和王党过从甚密。李忠言便和王党之人来往渐少。

李忠言为了自身考虑,便答应杨俱一派宦官,为其谋划之事行便。

于是,杨俱一派宦官便通过一名御侍宫女向李诵透漏,她家仍要缴纳积年所欠赋税,京城百姓大多如此。

然后,又有御侍宦官无意对李诵说及一件趣事:有地痞无赖仿制纸钱被四海钱庄当即识破,送官严惩。

最后,翰林学士李程在陪侍圣驾时,无意透漏,王叔文不排侍期、久不到职。翰林学士王涯也透漏,王叔文随意进出翰林院,视宫禁如无物。

于是,五月二十三日,皇帝李诵下诏,让度支盐铁副使王叔文兼任户部侍郎,并免去其翰林学士一职。

翰林学士能够出入宫廷,陪侍圣驾。王叔文失去此职,不能常去宫中见到李诵,便不能借皇帝之名随意发号命令。

户部侍郎虽是高官,但朝中四品及四品以上官员不下十几位,实在没多大用。

况且王叔文本来就是度支盐铁副使,地位堪比户部侍郎,为此职位而失翰林学士,极其不划算。

王叔文见到制书后,大为震骇,告诉别人道:“叔文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则无因而至矣。”

王叔文立刻找到王伾,请他帮忙上疏求情,但是皇帝李诵没有同意。

王伾再上疏,李诵才准许王叔文每隔三天或五天可去翰林一次,但没有翰林学士之名。

李诵担心王叔文心用不满,便与给事中归登同时赐紫。户部侍郎是四品,给事中是五品,均不到三品紫袍之列。

但是,宦官在此紫袍之时,单独又给了归登相匹配的象牙笏板、金紫鱼袋,偏偏不给王叔文。

王叔文事后查出此事是宦官联合太子一派翰林学士所为,而宦官也开始分化拉拢帝党之人。直到此时,他才感到恐惧。

在此之前,王叔文刚收回部分神策军兵权,十分得意,没想到反击来得如此之快。

就在王叔文得意之时,还收到了剑南支度副使刘辟的拜贴,他知道刘辟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所派觐见人员之首,深得韦皋信任,便在府中见了刘辟。

刘辟进了王府后,并为行下官之礼,还得意得对王叔文道:“太尉使辟致微诚于公,若与某三川,当以死相助;若不与,亦当有以相酬。”

王叔文没想到,刘辟此人不仅礼数不全,还极为倨傲,公然贿赂,视朝政如儿戏。

王叔文刚回收神策军兵权,便遇到藩镇如此嚣张,极为恼怒,便直接拒绝刘辟提议,还准备刘辟下狱问罪,将其处斩以震藩镇。

幸好,当时韦执谊在王叔文府中商议事情,极力劝阻,不让王叔文得罪韦太尉。

六月十六日,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上奏请求太子监国。

六月十九日,朝廷下诏免除天下百姓积年所欠赋税。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