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24章 务本坊交谈心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24章 务本坊交谈心事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国子监有上下六学,上三学为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修习儒家经典。下三学为律学、书学和算学,修习专业才能。

上三学都只招收官宦贵族子弟。国子学有300人,取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有500人,取三品至五品的官员子孙。四门学有1300人,取五品至七品的官员子孙和贵族子弟中的优秀者。

李宁的堂舅纪逸、表兄纪昆都在国子监的四门馆求学,而李珩的堂兄们都在国子监的国子学读书,差距显而易见。

下三学每学百余人,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庶民子弟,李振就是书学生员。

李宁跟李振去四门馆学堂癸字房,终于见到了纪逸、纪昆二人。此时天色已近黄昏,二人也正准备离开,再晚一会就错过了。

众人一同离开了学堂,李宁见天色已晚便道:“今日幸得李公子相助,天色已晚,不如我请诸位去东海楼美餐一顿。”

纪昆马上附和:“甚好,我等应好好结识一番。”

李振本也想好好答谢李宁就爽快地答应了。

李宁请他们去吃饭,当然是有私心的。李宁要想开个书铺,总不能自己一个还不到七岁小子单干吧。堂舅纪逸、表兄纪昆是肯定要拉拢的,至于李振、李拙二人则是意外之喜。他们本就是在国子监摆摊卖书的,肯定比刚来国子监的纪逸、纪昆了解情况。

李宁今日已发现,国子监外有不少学子摆摊售买各种书卷。抄书售卖可是不少贫困士子的少有的生活来源。李宁相信有他们的帮助,定能开家书铺。

出国子监的路上,李宁就给纪逸、纪昆说了他巧救李拙的事,然后又气道:“这王段着实可恨,今日狼狈而逃,真是大快人心!”

而李振却面露难色,低下了头。李宁趁机道:“决不能让他继续嚣张,坑害学子。”

纪逸道:“真是欺人太甚,若我遇到,定要打得他满地找牙。”

李振思考一下跟道:“王段之父乃是长安县令,去年曾有一学子于他发生冲突,听说被抓进牢狱,至今未出。”

纪昆道:“这家伙甚是嚣张啊!不如我等蒙其头,打他一顿,威胁一番,看他还敢不敢继续为恶。”

李振立刻道:“王段此人睚眦必报,打了他只会令其更加嚣张。”

众人说着说着,走出了国子监,李振跑去帮其弟李拙背上书籍。

李宁看着务本坊十字街东之南的几家书铺,指着对面最大的王氏书铺道:“不如我们也开家书铺,让这王氏书铺关门歇业。”

纪昆道:“好主意!好主意!”

李振又道:“开书铺没有后台,关门的肯定是我们。”

李宁道:“我父乃是广陵郡王,太子长子。”

李振回道:“王段可不认得你,开了书铺还不是我们维持,王段可不怕我等。”

李宁又道:“我们可拉西平郡王家的李瑞、李珩他们入伙,王段必不敢生事。”

李振想了一下道:“这样倒是可行。”

李宁笑道:“那我等便说好了,开书铺,打倒王段。”

纪昆跟着说:“开书铺,打倒王段!”

纪逸年纪最长并没有脑袋一热,随后提出了他的看法道:“开书铺容易,我等可会经营,如何能击败王氏书铺?”

此时,李拙立刻道:“我会卖书!我会卖书!”

李振也道:“书学众人多是知道我的,不少人愿把练字课业交由我们去卖。”

李宁疑问道:“学子日常练字课业不要上交老师批改吗?还能来卖。”

李振答道:“师傅只是查验,怎会贪墨我等课业。”

李宁这下尴尬了,后世的观念在唐朝怎能适用。

纪逸道:“书学学子文字甚美,国子监众人无不羡慕。不少人争相求购楷书遒美之字,为模本习之。”

李宁对着李振道:“李拙所售之书多出自你手吧。我观之,已有大家风范。”

李振忙道:“当不得,当不得。多是书学贫寒学子所书,维持生计摆了。”

纪逸道:“抄书不易,书籍尤为珍贵。”

纪昆道:“常用经书不难获取,珍稀书籍如何可得呢。”

李振回道:“国子监设藏经阁,学子一旬可去两次抄书。”

李宁听后突然道:“东宫有个崇文馆,里面藏书众多,百家诸经、名家诗集都有。我可悄悄偷来供李兄抄录。”

李振道:“不可,不可,若被发现,你定要被罚。”

李宁笑道:“抄完还回去就是。”

李拙听他们说完插一嘴道:“还可卖笔墨纸砚,镇尺、笔洗、笔架。”

众人看着李拙欣喜万分,纪昆朝着李拙脑袋上弹了一下道:“文房四宝怎么能少呢。还是你小子脑袋瓜灵活!”

李拙捂着小脑袋道:“疼,疼,别弹了。”

他道:“我听说一法,可不用抄书就可快速得到众多书卷。”

纪昆问道:“何法如此神奇?”

李振试着回道:“可是刻印模勒之术?”

李宁回道:“正是。”

李宁早已考察了此时的雕版印刷,它一般刊印用途广泛且笔画较少的佛经咒语和流行诗赋,多是一张一张的。像《千字文》这样的蒙学必备经典,字数又不多,大多刻印。《九经》这种用途广泛的学习类书籍,虽然字数较多,也时常刻印。至于其它不常用的书籍就很少刻印了,反不如直接抄写来的方便。因为雕版印刷一刻一印,费时费力,模勒一般取用质地坚硬的上好枣木、梨木,价格也相对昂贵。

纪逸道:“贫寒学子以抄书为业,换取钱财。若以此术印制书籍,必会遭其抵制。”

李振也道:“这种工艺尚有许多困难,费时费力不说,还不讨好。”

李宁也明白这种砸人饭碗的事,必会引起众怒。不过他仍不甘心,好不容易找到的发财之路怎可轻易放弃,硬刚不行就合作。他思考一番后道:“先广收学子所抄之书售卖,借此博取好感,然后再推行印制之法。”

李振道:“徐徐图之,倒是可行。”

李宁又道:“也可卖些精美书笺、拜帖、书仪,将流行诗赋抄于其上。”

纪逸道:“此法甚好,科举将至,必有不少才子四处投贴行卷,我等或可助其成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得边走边聊,不久就到了东市的东海楼。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