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39章 沧州出横海留后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39章 沧州出横海留后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六月十九日,王党众人在朝会上议定了免除百姓所欠诸色课利、租赋、钱帛,共五十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一贯,得到皇帝李诵鼎力支持,下达了诏书:《放免积欠诏》。

王叔文此举不但解决了天下百姓积年欠税之难题,还解决了太子监国之困境。因此,他收到了李诵大力褒奖,再次深受重用。

当日,王叔文便在翰林院摆设酒席,宴请各位翰林学士,还将李忠言、俱文珍、刘光琦等宦官请来。

王叔文深知他母亲已是命在旦夕,将不久于人世,那他自己很可能会去官离朝。

虽然,有皇帝免丧,不让臣子丁忧之前例。但是,那些臣子如一不是宰辅重臣,

王叔文此时虽然地位堪比宰相,深得皇帝信重。但朝中众臣多和他对立,定会联合起来劝谏李诵遵循古制。

王叔文自知往日行事霸道,蛮横专权,之前连同阵营的韦执谊都得罪了,早就引得朝中群臣记恨。

若是,王叔文真的丁忧之后,必会遭到众人诽谤、落井下石。

于是,王叔文在宴会上郑重地说道:“叔文母病,以身任国事之故,不得亲医药,今将求假归侍。”

同属王党阵营的凌准急忙劝道:“王公身负重任,天下黎庶皆盼公之良政,怎可轻易告假?”

王党中的王伾也劝道:“王公方进良策,倏尔告假,国之百姓若知此事,必会非议朝政,乃至君臣。恳请王公三思。”

王叔文虽然专横跋扈,但此议确实有利天下百姓。郑絪、卫次公、李程、李建、王涯、张聿等翰林学士,皆默不作声。

此时,宦官俱文珍出言道:“本朝以孝治国,王侍郎侍母之心,怎可夺情!”

宦官刘光琦也跟着道:“王公孝顺之举,深得陛下称赞,必然准如所请。”

王叔文接着缓缓道:“叔文比竭心力,不避危难,皆为朝廷之恩。”

宦官俱文珍打断王叔文谈话道:“王公以翰林待诏之职,一夕之间,骤然升户部侍郎,全赖圣上提携,理当尽心竭力。不知王公所遇何危?所至何难?”

王叔文确实不到半年,便从无官无品的翰林去棋待诏,高升至户部侍郎,纵观历史,实所罕见。

王叔文被俱文珍当众揭短,又无法反驳其发问,总不能说,文武百官诘难,朝政深陷危局。

王叔文不看俱文珍,只得拿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一直抬头望着房梁。翰林院大堂上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不久之后,王叔文才接着语重心长地道:“王某一旦去归,百谤交至,谁肯见察以一言相助乎?”

宦官俱文珍马上反驳道:“王侍郎深得陛下信重,何人胆敢诽谤?王侍郎身正行端,怎俱诽谤?王侍郎莫非自认品行不端?”

接着,宦官刘光琦又道:“孟子曾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王公切勿妄自菲薄。”

宦官李忠言连忙解释道:“俱常侍、刘常侍醉了,王公勿怪,勿怪!”

王叔文本来请俱文珍、刘光琦前来,是想心平气和地交谈,希望双方放下愁怨。他没想到,俱刘二人还如此无礼,得寸进尺。

王叔文不能自降身份,与俱文珍和刘光琦二人争辩,回答其咄咄逼人之语。他只好自顾斟酒,和王伾、凌准劝饮。

数杯之后,这场宴会不欢而散。

宴会结束后,王叔文留下王伾和凌准,向他们告知其母即将去世,请二人务必在皇帝李诵身侧替自己多多美言,希望能免丧。

第二天凌晨寅时左右,王叔文之母去世。一时之间,长安不少官员府邸相继亮灯,少有人能继续睡得下。

这天朝会之时,文武百官大多得知,王叔文之母病逝。

但是,《放免积欠诏》刚下达一天,免除天下百姓积年所欠赋税一事颇为繁琐,总不能让王叔文以悲痛之身统领,更何况王叔文还要丁忧守丧。

所以,太子一党的太子左庶子武元衡便率先提出,让户部另一位侍郎潘孟阳主官此事。

但此项提议遭到王党成员反对,京兆尹王权道:“百姓期盼此良政日久,王侍郎倏尔丧母,理应派遣德高望重之辈震之,杜司徒堪为此任。”

武元衡反驳道:“杜司徒即为宰辅,又任先皇山陵使,还担度支盐铁使,身兼数职,劳心劳力,不宜再加他职。”

考功员外郎裴垍也出列道:“王侍郎身兼度支盐铁副使,如今守灵,事务悉数总归杜司徒。杜公年事已高,还望陛下体恤国之老臣。”

王党一派的司封郎中韩晔出列反驳道:“杜司徒身康体健,先皇山陵之事已成大半,掌管户部度支盐铁之事定然无虞。臣以为可加杜司徒为户部尚书,总领财政。”

自从,贾耽、郑珣瑜,称病去职之后,朝中诸相便以杜佑为尊。而王党众人则一直拉拢杜佑,让其担任先皇山陵使和度支盐铁使两个极为尊崇之职。

太子一党之人竟想以杜佑年老为由,不让其主官放免积欠赋税一事,甚至还想夺其已任度支盐铁使一职。

杜佑心中自然有所不快,只是脸上并未表现出来。

武元衡接着道:“户籍、井田、贡赋之事,例来由户部之司掌管,潘侍郎担任侍郎一职已有两年,统管户部、仓部二司,经验丰富。臣伏请陛下圣裁。”

最后皇帝李诵用手语比划道:“先皇山陵之事不可忽视,烦请杜司徒多为劳心。放免积欠赋税一事交由潘侍郎主持。”

李诵最终采取太子一派建议,让户部侍郎潘孟阳主管放免积欠赋税,算是向太子一派妥协了。

不久之后的七月十一日,潘孟阳又接替王叔文之职,兼领度支、盐铁使副。

七月二十四日,横海军节度,沧州刺史使程怀信去世,其从侄唐昌军节度使程执恭自称留后。

七月二十六日,报丧书信到达长安,朝廷同意程执恭继任沧州刺史,并担任横海军节度留后。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