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04章 得意洋洋报大仇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04章 得意洋洋报大仇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这一幕也被正在饮酒的皇帝李适看到了,问道旁边的太监:“此乃谁家之子?”

李适身边宦官孙荣义惶恐答道:“奴婢不知。”而一旁的太监俱文珍道:“似是从广陵郡王处走出。”

李适随后又问了下首的韦贤妃,韦贤妃道:“这孩子是广陵郡王之长子,今日寅时还见了,模样甚是可爱。”

李适又问道:“可满周岁?”

韦贤妃回道:“应是刚满十个月吧,我瞧着都快能跑了。”

李宁此时已走到大殿中央,他弯下身子去抓小铃铛。可由于穿得太厚、小手太短,一时竟没抓住,还栽了跟头。所幸这一栽让他抓住了小铃铛,脸上还露出可爱的笑容。

此时广陵郡王李淳和王妃郭氏立刻前往殿内跪到殿着,李淳求饶道:“陛下息怒,恳请陛下勿怪小儿顽劣。”

李适看到如此后只笑道:“刚满十月就会走了,真乃麒麟子!”

众人也都恭维道:“恭喜陛下!恭喜广陵郡王!”

在铃铛被弹走后,凭着李宁成人的心智,意识到这是一个在皇帝及众人面前表现的机会。所以使出浑身的力气,引得众人称奇。

当然这要归功于他自己勤奋的练习,自从差点被害后,就意识到自己要快点长大,首先要能走。于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经常沿着他那婴儿车练习,故意藏拙的他没让任何人发现他已会走。

李宁听到皇帝的赞赏和众人的恭贺后,装出一副很惊讶又害怕的样子,也朝着皇帝李适跪坐着,发出一些些抽泣的声音,还偶尔抬头看向远方母亲那里,渐渐地哭泣声音越来越大,像极了做错事被家长发现的好孩子。

皇帝李适顿时开怀大笑,觉得这小婴儿确实可爱,又喜欢玩具便道:“吓到了小孩子可不好,吩咐内库多找些玩的用的赏了。”

广陵郡王李淳夫妇赶紧谢了恩,郡王妃郭氏便抱起李宁回到座位,还未坐下便发出了“啊···”的声音。

李宁在皇帝李适说赏他东西后就又想出一计,李纯夫妇已在殿中,母亲只是宫人出身的妾氏,想来不会再前往殿中谢礼,必是郭氏将抱他回座位。

他穿得还是开档的棉衣,所以使劲把所有的尿都尿在郭氏身上,也就有了她出丑的这一幕。

皇帝询问何故,郭氏只得如实相告,李适顿时哈哈大笑,同时命她们下去更衣了。

随后李宁和母亲纪氏、郡王妃郭氏一起由太监领着去偏殿更衣。刚出大殿分开之时,李宁就看到郡王妃郭氏好像要吃了他一般的眼神。李宁又故意哭出很大声音,似乎在得意的笑。

李宁在偏殿换过衣服后,就在那玩了一起来,看到桌子上有一把剑就一步步走去拿。被旁边的太监眼疾手快得拿走了,李宁发现桌子上有橘子,又伸手去拿。随后母亲纪氏抢来剥皮给他,怕他再弄脏衣服。李宁抬头发现桌子上有个纸舆图,在他看来画得不好,跟后世相去甚远。李宁终于安静一会儿,在那静静观看。

母亲纪氏则一边拿出一袋钱悄悄塞给那太监,一边问道:“麻烦俱公公了,您是圣上跟前红人,圣上不会又生气了吧?”

俱文珍回道:“我可算不得圣上跟前红人,不过从小侍奉,还是能看出一些,圣上怎会为这件小事动怒,您不必担心。”

母亲听后心里才放心回道:“真是谢谢俱公公了!”

李宁看一会就不看了,听到母亲谢那位姓俱的太监,难道他是那位帮助他父亲李淳上位的大宦官俱文珍?李宁抬头细细看去,那俱公公面白无须,不过三十多岁,十分精明。

李宁灵机一动,随后叫了一声自己也听不出什么的声音。纪氏和俱公公忙去查看。只见李宁在之舆图的两处画了一个叉。俱公公好奇一看那个叉叉正是汴州和朔方的位置,心中疑虑,随后又释然。他心想:“必是广陵郡王心忧国事,常看舆图,他才在同样的地方画个叉。”

原来处置过宣武军兵乱数天后,又突然传来朔方盐灵节度使杜希全病故的消息。西北大将去世,虽然边军未乱,但如何处置西北藩镇的问题让皇帝李适迟迟不决。西北直面吐蕃,必须极为甚重。

话说俱文珍原名刘贞亮,从小被养父宦官刘忠翼安排在李适身边侍奉。刘忠翼深受代宗皇帝李豫(李适之父)宠爱,是继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之后的首席大宦官。他非法贪财、收受贿赂、积聚重多,而且曾残害宗嗣,图谋废太子。太子李适即位后,他便被义子刘贞亮告发遭诛杀。

十分懂得察言观色、逢迎上意的刘贞亮做好了双面间谍的角色,虽是刘忠翼的义子却没被牵连,反而受到皇帝李适看重。刘贞亮自此改名为俱文珍。

但在不久后的“奉天之难”中他没能跟随李适出逃,侍奉左右。而护驾有功的霍仙鸣、窦文杨、杨志廉等人成了李适的心腹宦官。从前被俱文珍之父刘忠翼打压的霍窦二人,自然痛恨于他。

要不是从小侍奉皇帝李适,加上曾为他养父刘忠翼心腹的杨志廉搭救提携,他都有可能性命不保。现在还有个上司孙荣义处处压制,他也深为自己的前程担忧。

突然,他灵机一闪,在李宁画叉的纸地图上想到了破局的方法。

“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的权力得以扩大,但皇帝又不想藩镇做大无法制约,往往会派心腹之人担任监军。但节度使也不想权力转移受制于人,在多年的较量后,双方就达成了不成文的协定,由宦官担任监军。

现在宣武军节度使一职刚刚由通王李谌接任,朔方节度使又悬而未决,加上春节前夕朝中诸事繁杂,两处监军之人尚未商议得出。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一月初一大朝会,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举行。皇帝李适坐在高高龙椅上听取朝臣一年的述职、番邦使节的朝贡。朝会十分顺利,天下一片太平。

皇帝李适自从登基后就一直战战兢兢,建中年间藩镇攻歼叛乱、贞元初年吐蕃大举进攻,直到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才算安定,虽局部有小规模摩擦,但也算得上太平,而今已过了三年。两个月前还举行了“朝献”祭礼,随后又祭祀太庙、祭天,施行大赦,大唐帝国正蒸蒸日上。

这天晚上,皇帝李适又在麟德殿宴请群臣与番邦使节,普天同庆。

俱文珍对监军职位动心后,暗中贿赂韦贤妃为其谋求。通过韦贤妃的枕边风和朝臣推荐,俱文珍如愿得成为了风险较小的宣武军监军。

而皇帝李适故技重施,任命皇子虔王李谅摇领朔方灵盐丰节度使之职,让朔方行军司马李栾为观察留后。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