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宫斗宅斗 > 江户旅人 > 44.佐贺办法详记录

江户旅人 44.佐贺办法详记录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6:05 来源:9书院

(说在开篇前,佐贺与幕府的合作是历史事件,但是当中的那个牵线人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叫做江川坦庵。也可以叫做江川英龙,又可以叫做江川太郎左卫门,还可以叫做江川九渊,以及江川邦次郎。反正以上这么多个名字,说的都是一个人。)

幕府下令沿海,尤其是西南沿海诸藩加强海防,诸藩都在努力的增强武备,但是这里面发展最好的,显然是佐贺藩锅岛家。

忠右卫门在小本本上把佐贺藩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册,回到江户之后也能有个备忘录,或许将来还能整理成册,上呈德川家庆,以供其参考。

锅岛直正本着不借白不借的原则,派出家老锅岛茂真向幕府请求以大炮换贷款的事宜。而且按照忠右卫门的建议,不妨先开口多要一点。趁着幕府还着急法国海军入侵的事情,这时候是最好借钱的时候,等法国的警讯解除,想要再从幕府刮钱就千难万难咯。

这么简单的道理锅岛直正当然懂,他甚至准备问幕府多借点,连精炼方研究制造硝化纸以及雷汞等军需品的研究经费,最好也从幕府忽悠来。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你江户川到底是幕府带忠臣,还是幕府大内奸呢?

如此尖锐的问题,我江户川只能说一句无可奉告咯!毕竟在好些个鸡蛋上面跳舞,已经用尽了忠右卫门的心力,哪有空再去想这么多呢。

哈哈哈哈哈哈……

从高岛坐船返回佐贺,忠右卫门继续参观佐贺的近代事业发展。为咱们以后做准备嘛,如果能够有幸成为第一任江户市长,那为什么不能去瞄一瞄大藏相呢?困难总归是有的,但人是活的呀,可以想办法的嘛。

有高岛秋帆这个老兄弟以及本岛藤太郎这个便宜小兄弟在,忠右卫门在佐贺藩还不是随便看?大炮和反射炉都看过,佐贺的秘密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咱们也不是要去看锅岛直正行房,要看的乃是佐贺的经济产业部门。根据本岛藤太郎的描述,佐贺的主力出口产品有两个,一个是蜡,一个是陶瓷。

蜡就不必多说了,并非是工业合成蜡,而是日本种植比较广泛的乌桕树所出产的木蜡。如果有人对佐贺藩蜡的产量不太清楚的话,咱们不妨用一个更加贴切的比喻。东北的张大帅用大豆换回来一条巡洋舰,而锅岛直正用蜡也换回了一条纵帆兵船飞云丸。

得益于仔细的标准和认真的培育,佐贺藩出产的蜡质量非常好。换回这样一条标准的西式兵舰,居然只花了佐贺藩大半年的蜡产量,约合白银三千贯。

荷兰还觉得这笔生意大赚特赚了,把蜡运到印度卖给英国人就能得到几乎翻倍的利润,要是运回欧洲,这个价格还能再涨一倍。据说人家见识了佐贺蜡的品质之后,甚至愿意先付定金,直接将来年的产量全部预定掉。

除了蜡以外,就是未来在国际上面也相当有名的伊万里烧!

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有田烧,反正都是佐贺出品的瓷器,经过锅岛家两代人的整治以后,伊万里烧大量的出口外销,其产品受到欧洲的追捧。

众所周知的,在欧洲自己也能烧制瓷器之后,他的制瓷技术突飞猛进,最后甚至有些地方出产的瓷器已经完全不输中国江西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即使如此,欧洲地区旺盛的瓷器需求,以及对遥远东方进口货的追捧,还是使得中国与日本产的瓷器大量外销。道理很简单的嘛,不管什么社会,总会有有钱有闲的人,要玩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全都用国产的,怎么能够显示出他们的逼格呢。

所以就算欧洲产的白瓷再好,你身为有闲阶层,拿不出几套进口的茶具,还是会被隔壁家的太太暗中嘲笑的呀。

只要不是真正的没有攀比的大同社会,欧洲对遥远东方瓷器的追求就不会彻底降低为零。别说是清代了,民国,乃至于建国以后,中国也大量的生产外销瓷。日本的伊万里烧也是这样,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外销。

加上日本国内也因为市民阶层的增加,使用瓷器的习惯开始广为传播,内销的数量也大大提升。

两相共同作用之下,佐贺藩的伊万里烧为藩内提供了数额巨大的收入。这些收入还都是控制在藩内专卖商家的手中,方便佐贺藩调用。远没有其他藩的藩主大名,向豪商借钱时的卑微,锅岛直正完全能够有钱支援自己领内的教育、民生、医疗等领域。

对了,佐贺藩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专门搞这两项的,从数十年前开始,佐贺藩内就有了殖产兴业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但是藩内并没有什么穿越者,他们只能一步一步的去试错,寻找最适合佐贺藩的产品。像萨摩岛津家种植樟树生产樟脑一样,佐贺藩一开始的想法是种植甘蔗。

得知消息的岛津家不断地从中作梗,甚至还暗中杀人,将熟悉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的技工灭口。加上甘蔗需要大量的水源,且抢占水稻粮田,最终被佐贺藩放弃。

此后佐贺藩盯上的则是棉花,但是棉花这个东西吧,非常的损耗地力。在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也是把一块土地分成三四份,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抛荒恢复地力,才能持续种植棉花。

佐贺藩种了几年就发现棉花把地力都给消耗完了,偏偏佐贺藩所在的肥前国,并不是广阔的平原地形。就那么几块小平原能种地,这要是地力都给消耗完了,那全藩上下四五十万百姓就都要饿肚子了。所以棉花尽管有利可得,却最终还是被佐贺藩给抛弃了。

一轮一轮这样的试错下来,佐贺藩才终于尝试出了如今的道路。从这一点看,佐贺藩的改革还真算的上一波三折,但是其结果总归是好的。

喜欢江户旅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江户旅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