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六卷 五十七、兵未发,敌已至!

穿越时空的蝴蝶 第六卷 五十七、兵未发,敌已至!

作者:老老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4:54 来源:泡书吧

五十七、兵未发,敌已至!

五十七、兵未发,敌已至!

伴随着传令兵的一声锣响,几个临时雇来的炮手,由于不幸抽中了坏签,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一边满头大汗地捏着护身符,嘴里念叨着神明保佑,一边战战兢兢地将火把凑近炮门,点上火绳。一看见火huā闪烁,回头就丢下火把开始拔tui飞奔,仿佛是在与死神赛跑一般……

——以上就是费立国大学士所看到的八旗火器营操演场景。

———————————————分——割——线————————————————————

与其他那些穷困潦倒的普通官军兵马不同,八旗火器营由于是皇家的直属精锐,官兵尽是八旗大爷,又驻扎在天子脚下,素来地位崇高、薪饷优厚、福利甚多。

但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火器营内部悄悄发明了极为先进的劳务派遣制度——正职士兵只领军饷不上班,跟其他八旗大爷们一样整天遛鸟喝茶看戏,只有发军饷的时候才懒洋洋地过来点卯一回。营地里则用低价雇佣来的临时短工凑数,只求上级抽查的时候有人在就行了。

人员既然如此惫懒,器械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火药在制造的时候就被大量克扣硝石、硫磺,只要能打出声就行,实心炮弹软得如同松糕一样,经常是一飞出炮膛就能变成霰弹。火炮本身既笨重又粗糙,挪动起来甚是艰难,而且表面锈迹斑斑,一遇到检阅就得赶紧刷油漆。哪怕是实战演练之时,也顶多只能装药三成到五成,做到炮能放响,炮弹能飞出,就算是成功,至于能打到什么地方,就根本不管了。

费立国大学士之前就听说过一些猫腻,此次前来检阅,看看火器营好歹是有枪有炮,人员也还整齐,不由得大感欣慰,甚至有了将其作为骨干主力的想法。于是在放炮操练的时候,就设法弄来一批上好火药,又逼着炮兵们严格按照兵部颁发的操典,填了十成的发射药,再进行演习测试。

结果,这些炮手们在装药填弹的时候,两tui就已经仿佛筛糠似的哆嗦个不停。待到要放炮的时候,几个炮营管带就带头哎哟一声,捂着肚子告病退下。而下边的炮手们,也跟着纷纷出了状况,什么吐血的、吐白沫的、发羊癫疯的、家里突然死了老娘的,样样都有,甚至索xing直接脱了号褂就溜!

按着这帮人的心思,就算日后要被责罚,拼着这碗兵粮不吃,他们也是决计不敢来放这炮了——昔日只往炮膛里装进去三五成的药量,也是每次检阅都会炸炮,若是一门炮都不炸,那可就是奇闻了。如今非但装满了十成药量不说,还换上了大威力的上好火药……这不等于是要人家送死么?

由于是正职兵丁雇佣的临时工,他们的收入水平,其实还不如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呢!纯粹是贪图这份工作非常清闲,才肯来hun饭吃的。又有谁肯为了这么几个小钱,把命都送掉?要知道,兵部的huā名册上可没有他们的名字,就算是因公殉职,朝廷拨发的抚恤金也是交给雇主,而不是自个儿啊!

眼看着火器营居然就要哗变溃散,费立国大学士立时大怒,命人封闭了营门禁止出入,又借了几家相熟豪门的护院si兵过来武力弹压,总算留住了大部分的“火器营临时工”。

结果,在明晃晃的刀枪逼迫之下,众人只好用抽签的办法,选出了一帮倒霉鬼,让他们仿佛上刑场的死囚一般,各自喝了壮行酒,留下了遗书,发下“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言,然后带着无比悲怆的气氛,一步一回头地走向炮位,颤巍巍地前去点炮……随即赶紧往回拔tui飞奔!

——这可是真正的生死时速啊!若是跑得太慢,就要给炸得尸骨无存了!

果然,伴随着一片轰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试放的四十门火炮,当场就炮身炸裂了十门!一时间铁块纷飞、气浪翻腾,一名瘸tui的炮手当场炸死,四个炮手重伤残废,轻伤者更是数以百计。最令人叫绝的是,一块炸裂的炮膛碎片,居然连续打穿了营房和院墙,飞到了外边的街道上,正中一个凑巧经过的卖糖葫芦小贩,把他的双tui齐根切断,当场大出血毙命……

而原本在靶场对面放置的一排四十个草垛靶子,却全都完好无损……

——这就是八旗火器营“空前绝后”的火力!!!

事后,大惊失sè的费立国痛定思痛,派人将剩余的火炮统统检查了一番,发现八旗火器营几乎所有的炮管,全都早已锈蚀不堪,在一层掩饰的黑油漆之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蜂眼,最大的蜂眼居然能灌进去四碗水……这到底是大炮,还是鱼缸?!!

看到如此扑街成大坑的悲催情形,费立国大学士顿时一股气血上涌,随即两眼一黑,身形一晃,便人事不知了。诸位幕僚随从赶紧泼凉水的泼凉水,掐人中的掐人中,总算是把他给救了回来。

然而,醒来之后的费立国,也是不言不语不动弹,只是一个人独自坐着默默流泪。众人劝了又劝,却一直没什么效果,最后还是有个幕僚灵机一动,对他建言道,“……大人,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京中诸军,皆已是不堪使用,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儿,传令外地兵马入京检阅,看看状况如何呢?”

对此,费立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下来。

而这一“英明”的决定,则在数日之后,终于给他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惊喜。

———————————————分——割——线————————————————————

刚刚平整清理过的校场之上,一面面旌旗迎风猎猎作响。一声声威武不凡的呼喝声,以及整齐划一的踏步声,还有尖锐的军号声和哨子声,铿锵的金属撞击声,让这里充满了军人的肃杀之气。

“……左右左,左右左,各路兄弟来入伙,穿虎皮,背响火,皮鞋草鞋都认可,左右左,左右左,肯玩命就发财多,喝完咖啡吃火锅,我们营头票子多……”

虽然这些自编的军歌颇为粗俗,远不如翰林院那些饱学大儒们,给各部禁军编制的军歌文采飞扬。但唱歌者喉咙中回dàng的昂扬士气,却是颓废不堪的禁军们根本无法比拟的。

随着镇江洋枪队的进京入驻,禁军第二镇荒废多时的军营,终于显lu出了几分军事重地的本sè。

“……不错不错,这才是精兵的模样啊!安尔乐管带,你可真是练出了一队虎狼之师啊!”

看着眼前这支规模虽然不大,但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腾腾杀气的队伍,以及雪亮的刺刀、黑黝黝的西洋步枪,机括光洁的西洋野战炮,闻所未闻的进口魔法道具……近些天来被各式废柴奇葩折腾得几乎精神崩溃的费立国大学士,当真是笑得合不拢嘴,“……也难怪你在上个月能够大破阉党余孽,肃清镇江地方,使其免遭各路邪教叛党的祸害,为朝廷在京畿重地保存下了一片净土,真是居功甚伟啊!”

“……大人您真是过誉了,卑职不胜惶恐。上月侥幸迎战逆贼雅易安的旗下党徒得胜,也都是将士浴血奋战,诸位大人从容运筹的结果,在下实在不敢厚颜居功……”

镇江洋枪队管带安尔乐都尉,毕恭毕敬地向费立国大学士单膝下跪,态度颇为谦卑地如此说道。

这是一位看上去相当秀气的青年军官,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圆圆的眼睛,貌似全无那些兵痞子的油滑jiān诈,而是非常的诚恳谦逊,容易让人放心的模样。因此费立国大学士就看得更开心了。

“……有了你的虎狼之师,老夫此次出征,也多少有些底气了。可惜就这五百人的数目,似乎略微嫌少了一点儿啊!不知尚未抵达的剩下四千镇江驻军,也都跟贵部一样精锐吗?”

“……启禀大人,镇江诸军戍守京畿门户,深知责任重大,一直夙夜训练,不敢有暇……”

安尔乐异常圆滑地如此对答道,虽然言辞恳切,却很巧妙地避开了关键问题。

“……唉,想不到在京师近旁,还有这样一群尽忠职守之人,真是难能可贵啊!若是朝廷诸军皆如汝等一般精悍敢战,从不懈怠,又何愁北虏侵袭、反贼滋扰、藩镇坐大呢?”

对此尚未察觉的费立国大学士,看着一排排列队行进的洋枪队,不由得半喜半忧地如此感慨道。

———————————————分——割——线————————————————————

看到东家跟这位新来的人有说有笑,言谈甚欢,把别人完全忘在了脑后,原本跟在后面观礼的诸位幕僚们,顿时不由得有些吃味,很快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这个叫安尔乐的家伙是从哪儿来的啊?怎么以前似乎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号人啊?”

“……呵呵,这厮的名头我倒是听说过,是个福建佬,也算是咱的半个同乡,原本是豪门出身的官宦子弟,夏天的时候才刚从福建调职到了镇江。据说过去朝廷要办新军的时候,他曾经依靠家里的关系,hun上了一个公费留洋派遣生的名额,去西夷的地盘上学炮兵。

结果等到他学成回来,正赶上各镇新军相继哗变,朝廷不堪其扰,遂下令裁撤缩编各镇新军,这安尔乐原本板上钉钉的炮营管带,自然也就没戏了……”

诸位消息灵通的幕僚们在一番交换信息之后,便初步弄清楚了这位安尔乐管带的来龙去脉。

——两年前,在原本预定好的炮营管带职位打了水漂之后,安尔乐只得灰溜溜地回到老家福建,凭着会说一口洋话的本事,加入福州一支洋枪队担任联络官,给洋人顾问当翻译。

后来,在某次镇压革命党的战斗之中,这支洋枪队先是被围困在闽南山区内,接着又给敌人突袭了中军大营,全体军官几乎尽数阵亡。而唯一侥幸存活的联络官安尔乐,则被剩余众人推出来和革命党谈判,用全部的步枪贿赂对方,才得以携带残兵撤出战场,抬着一堆棺材返回福州……于是被促狭的同僚们戏称为“大将南征胆气豪,缴枪不用打收条”!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丢脸的惨败,导致残余的洋枪队员害怕被追究责任,反而团结在了他这个临时主官的周围,气势汹汹地跟军中同僚与上司硬抗。由于讨伐革命党的战事频繁,军中将领不愿意ji起哗变,此事便不了了之,安尔乐还因祸得福,一举荣升为洋枪队管带之职!

只是既然已经得罪上司和同僚,这支洋枪队在军中自然也别想会有好日子过,粮饷军械的补给从此全都被七折八扣。安尔乐和他的手下因为生计问题,开始不得不做些不怎么合法的小买卖,到后来就改成了全体兵马专业做买卖,打仗反倒是副业了……而到了打仗的时候,这支部队糟蹋地方的本事也被锻炼得最为强悍,不光是把老百姓家里的金银细软、鸡鸭牛马统统搬走,甚至还挖坟掘墓搜集珍贵陪葬物!

虽然这年头的朝廷官军普遍军纪不佳,但安尔乐这支洋枪队的行径,也未免有些太过分了,更要命的是在搞到了好东西之后,还因为积怨不肯上缴给长官们分润(这条才是最重要的)。上司对此很是厌憎,偏偏一时又抓不着他们的把柄,只好找了个借口,将这队武装商人远远地打发去了镇江,从此眼不见为净。

安尔乐带着洋枪队到了镇江之后,正赶上魔教信徒肆虐作乱,遍地都是大师姐大师兄拉起了队伍,在乡间敲诈勒索、打家劫舍,那些官绅地主全都缩进城池惶惶不可终日,急着想要找人救命。

所以,对这支初来乍到的外地洋枪队,镇江的官府和士绅都是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竭力供应,只求他们能够尽快弹压地方。安尔乐也是不负众望,拿出在福建战场经年累月地打拉锯战,屠村灭寨剿杀革命党的本事,下狠手杀了上千人,很快就让民风文弱的镇江地方恢复了平静。

只是这世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魔教党徒的sāo乱刚刚平静下来,镇江官绅就开始起了排外的心思,对自己头上多了这么一帮要钱要东西的丘八大爷,是越看越不顺眼,越来越不肯掏钱。

而原本驻扎于此的朝廷绿营,也同样不希望多出一拨人,跟自己在同一个碗里抢饭吃。虽然他们没本事打仗,对于施展yin谋诡计排挤同僚这类“基本功”,倒是异常的精通……结果,安尔乐跟他的五百洋枪队,在镇江度过了最初一段舒服日子之后,很快就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排挤得立足不住,处境日益艰难。

就在这个时候,江东征讨行营总帅,文华殿大学士费立国大人在焦头烂额之下,为了寻找救命稻草,向周边各府县发布了调兵入京的命令,安尔乐便趁机带着洋枪队离开驻地,打算进京城瞧瞧世面。

很显然,这一次他终于交上了好运,得到了未来上司费立国大学士的青睐……但是,对于安尔乐接下来堪称bo澜壮阔的经历而言,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

———————————————分——割——线————————————————————

就这样忙忙碌碌地折腾到了九月中旬,费立国大学士总算是江东征讨行营的架子给搭了起来。

通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从京中禁军、外地绿营兵、尚未被遣散的小股新军,以及志愿投效的乡下团练之中,凑齐了六千多“可战之兵”。然后又向京畿百姓摊派了一笔“平夷捐”,勉勉强强搞到了几十万两军费,并且搜刮到了可以维持全军食用四个月的粮米。

至于剩下的兵员缺额,费立国大学士准备一边走一边招募,尽量在抵达上海战场之前,把军队的规模扩充到一万。同时也要边走边搞训练,让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兵马磨合一番,以免上阵之后指挥失灵。

于是,在九月十八日,他便向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皇帝陛下上奏,宣称兵马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出征讨敌。皇帝也立即批复核准,授予了军旗和御赐宝剑,并且让礼部官员安排此次出师的典礼程序。

然而,还没等那些礼部官员们确定好兵马离京开拔的良辰吉日,商议完出师典礼的具体安排,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九月二十日,江yin县令急报,西洋战舰数十艘突然出现于江面,帆影遮天蔽日。江防炮台开火拦截失败,配属火炮大半被毁。敌军在突破江防之后并未停留,现已溯江而上,直逼帝都南京!

九月二十二日,西洋舰队继续西进,镇江陷落,守将与知府皆不知所终!次日,在南京郊外的燕子矶上,已经有人看到了洋人侦察快船的身影!

一时间,仿佛一石ji起千层浪,朝廷震动,京师戒严,石破天惊,满朝文武尽皆惶恐不已。

第一次南京攻防战,至此终于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